PDF下载
疼痛管理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护理效果

李欢

顺义区第二医院,北京顺义,101309

摘要: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模式用于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共100例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50例观察组行疼痛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改善情况及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变化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VAS评分、睡眠质量明显更优,疼痛程度控制效果明显更好,(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改善效果更明显,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行疼痛管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神经痛感,改善心理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状态,提高睡眠质量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着可观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疼痛管理;带状疱疹神经痛;护理
DOI:10.12721/ccn.2024.15769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症状之一,即患者在带状疱疹皮肤症状愈合之后并发明显疼痛,这类疼痛症状对患者的情绪与生活状态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护理干预中,如何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疼痛感,成为近年来关注的重点[1]。有研究表示,疼痛管理可以有效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痛感[2]。接下来,本文将探讨疼痛管理模式用于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共100例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50例观察组行疼痛管理干预。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带状疱疹神经痛诊断标准,观察组包括男患者26例,女患者24例,年龄集中20~72岁之间,平均年龄(49.26±3.21)岁,病程在2天至29天之间,均值(10.22±0.36)天。对照组包括男患者25例,女患者25例,年龄集中22~71岁之间,平均年龄(50.09±3.01)岁,病程在3天至30天之间,均值(11.05±0.49)天。两组的临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护理,对患者身体体征变化情况详细记录,对患者科学指导合理用药,以及健康宣教确保皮肤保持干燥。

观察组行疼痛管理,包括内容如下:(1)用药护理方案,每日根据患者身体体征,保持3次/日的用药频率,口服甲钴胺分散片,用药规格保持0.5mg/次。记住维生素b1、b12,保持每次间隔1日进行1次肌注。(2)健康宣教。对患者深入浅出的讲述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病因机理、临床治疗方法与具体疗效,用药及日常生活相关注意事项。增加患者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健康认知水平,全面提高患者在疼痛管理中的配合度。(3)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注意态度温和有耐心,使用安慰性话语安抚患者,帮助维持平和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在治疗全过程的自信心。(4)非药物护理,与患者的性格特点相结合,指导患者平日可以通过散步、聊天、听歌、看视频、打游戏等途径,转移注意力环节疼痛。并且教会患者掌握腹式深呼吸方法,或是按摩疼痛部位的正确方法,维持患者身心处于放松状态环节疼痛感。(5)物理干预,通过红光激光照射治疗,能够发挥抗炎止痛的效果,有利于改善睡眠状态。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改善情况及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变化与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数据处理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完成,将研究中有关计数的相关指标,均用%表示,统计检验结果x2,将有关计量的相关指标,均用(x̄±s)表示,统计检验结果t值,以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疼痛情况与睡眠质量改善相比

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的VAS评分、睡眠质量明显更优,疼痛程度控制效果明显更好,(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情况与睡眠质量改善相比

截图1741846979.png

2.2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相比

发现护理前,焦虑与抑郁心理状态两组对比并不明显,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相比

截图1741846989.png

2.3两组护理后患者满意率相比

统计发现,护理后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患者满意度相比

截图1741846997.png

3讨论

带状疱疹作为临床皮肤科常见多发病症,神经痛作为此症的常见并发症,目前研究界尚未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病发机理得出统一定论。由于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深受痛感干扰,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而且长此以往患者的情绪状态也逐渐变差[3]。因此,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成为近年来的热门研究话题。

通过对本研究观察组行疼痛管理,从用药、心理、健康宣教、非药物护理与物理干预等不同方面,对患者予以疼痛干预。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明白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症状,具体治疗方法与有效性,在护理过程中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并且增强患者对疼痛程度的忍耐力。通过心理干预与用药指导,以及物理干预等不同方式,更加全面的帮助患者缓解身体疼痛,并且引导患者改变负性情绪,强化治疗信念,可以转移身体的注意力,降低痛感的感知力[4]。结果发现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与睡眠质量都明显改善,而且患者的负性情绪在护理前后也变化明显,这些都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临床以往研究相符,证明疼痛管理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应用效果十分可观。

综上所述,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行疼痛管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神经痛感,改善心理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状态,提高睡眠质量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着可观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梅,李丽春,刘竹惠.人文关怀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 2023, 39(29):140-142.

[2] 耿慧,杨支兰,段丽珍,等.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护理管理的最佳证据汇总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 20(17):2596-2603.

[3] 张玉华,蔡玉,李燕艳.团队式疼痛共控法对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影响分析[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2, 5(4):4.

[4] 曹黎静,潘欣欣,吴瑞莲,等.带状疱疹神经痛预防,管理健康科普活动在社区居民中的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22(02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