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潘玉莲 宋德红 黄海彦

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753200

摘要: 目的:研究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和护理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一2023年12月于我院门诊初期诊断的抑郁症病人52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都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以 HAMD17为指标,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前后和4周后评价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4.6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更年期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护理干预;治疗;更年期抑郁症
DOI:10.12721/ccn.2024.15772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般人的更年期基本在45-55岁,这个时期是性成熟向性功能下降的生理转变,通常伴有抑郁。另外,妇女绝经期抑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情感障碍疾病,其发病较慢,其临床特点主要有: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精神运动迟缓或激惹,自尊下降,自我感觉恶化,自杀倾向等。本文报告了选择2022年1月一2023年12月于我院门诊被诊断为抑郁症的病人52例为研究对象,并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22年1月一2023年12月于我院的抑郁症病人52例。年龄46-57岁之间,平均年龄(49.67±3.47)岁,病程2~9年。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抑郁、紧张、焦虑、失眠、易感乏力等。所有的病人都了解并签署了这项研究的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轻重及诊断上均无明显差别(P>0.05),有可比性。入组标准:(1)符合CCMD-III关于抑郁的诊断。(2)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17个条目)≥18分;(3) 妇女在围绝经期。(4)还没有接受过抗抑郁剂的治疗。(5)严重的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酒精及药物依赖,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混合及快周期类型,以及有严重的自杀企图的人,均被排除。

1.2方法

两组患者服用同样的抗抑郁药物。观察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运用陪同技术和非言语行为来表达对病人的关心。比如抚摸,安慰,让病人发泄自己的情绪,让病人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与病人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让病人明白,更年期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生理过程,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神经和内分泌失调的一种表现,这样可以减轻病人的精神压力,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一种诚恳、尊敬的方式与病人交流,通过倾听、鼓励、解释指导、宣泄和保护等方式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病人的健康情况、心理感受等情况,并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看喜剧等方式来缓解焦虑。协助病人寻求社会支援,向病人说明治疗检查的步骤,将病人可能经历的种种感觉都告诉病人,让病人有信心去治疗,克服疾病,同时也让病人对世界感兴趣,体会到身边的人对他的关怀。要对患者家属和其他亲属进行思想工作,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气氛,获得家人的支持,让他们对病人的情绪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病人进行关怀和照顾,在心理上给病人一些心理上的慰藉和鼓舞,让他们在心理上重新树立起自信,从而消除忧郁,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更年期。为病人营造良好的情绪氛围。

1.3抗抑郁疗效判定标准

以 HAMD 17为指标,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前后和4周后评价药物的疗效。治愈:缓解率在75%以上;显效:50%以上不超过75%;有效:25%以上或不超过50%;无效:得分低于25%。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资料以 SPSS12.0软体进行 t检定、x2检定。P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比较两组药物治疗前后以及护理后的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4.6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见表1。

表1两组药物治疗前后以及护理后的疗效比较

截图1741857202.png

3、结论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在临床上有较高的患病率,有13.7%的自杀率。随著人口老化,更年期抑郁的发生率也显著上升。更年期的时候,内分泌发生了改变,雌激素水平降低,同时身体机能下降,血管硬化等都会引起更年期抑郁症。抑郁的人往往情绪低落,不爱行动,也不爱思考,经常会被人误会成是有什么想法,然后对他们进行批评和抱怨,在工作中或者在家中都不能得到理解和同情,这让他们非常痛苦。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多人都会选择自杀。因此,护士要让病人有信心,有安全感,热情,真诚,亲切,以赢得病人的信任和家人的合作。让病人明白更年期的症状,在精神、生活和运动方面给予指导,让他们对更年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他们把心中的苦闷都告诉他们,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心情,然后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

在与病人的交流过程中,护士要善于听取病人的诉说,并多使用安慰性和解释性的语言。通过经常性的、内容广泛的言语交流,病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情绪,并在不知不觉中表露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交流,减少病人的陌生感和孤独感,这样才能让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解决护理问题,并在适当的时候,对病人进行个别疏导,避免出现事故。

单纯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本研究以更年期抑郁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除了常规的抑郁症药物治疗外,还对其进行了临床护理,让病人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内心的冲突说出来,并对他们扭曲的认知观点进行矫正,让他们学习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增强她们的心理与社会压力,以此来缓解她们的抑郁、焦虑,最终实现对更年期抑郁的治疗。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4.6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综上所述,以抗抑郁药物为基础,结合临床护理,可明显改善更年期抑郁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涂红艳;肖启;秦力坤;李雅洁.更年期抑郁症女性心理状况与经济负担调查分析[J].健康研究,2022(01)

[2]高强;孟繁词;丛慧芳.浅析经断前后诸证的脏腑辨证与治疗[J].中医学报,2021(12)

[3]屈爱英;马莉;崔严敏.地屈孕酮片与安慰剂治疗对女性更年期患者临床疗效、性激素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江西医药,2021(08)

[4]李依丽.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女性更年期广泛性焦虑症的调控效果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