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

张旭萍

长兴县中医院急诊科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82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分诊护理程序,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数据存在差异(P<0.05);另外比较护理有效性评分时,对照组患者情况远低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患者抢救中效果显著,该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急诊患者;抢救效率
DOI:10.12721/ccn.2022.15704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82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中,男、女例数比是22:19;年龄最小、最大分别是18岁与79岁,年龄均数(45.12±3.31)岁;观察组(41例)中,男、女例数比是24:17;年龄最小、最大分别是18岁与76岁,年龄均数(45.23±3.29)岁;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包括在进行急诊时,护理人员带患者进行各项身体常规检查,并送至急诊室进行抢救,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安抚家属的情绪,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研究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增加优化急诊护理流程:①组建专业急救护理团队。这就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培训,除了常用的急救常识,还应当熟悉急救流程,针对特殊情况具有灵活的调整能力,能够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患者的急诊救治。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要能够发现异常情况,善于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为医师的治疗提供护理支持。在各项护理专业能力考核合格后,可进入到临床工作中,并且按照规定流程开展临床急诊护理工作。与此同时,要定期开展分享会,目的是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从而更好的完善急救工作。②在接到急诊电话后,需要了解患者的基础情况和病情讯息,短时间内做好疾病的评估,从而调整个性化的护理流程,准备急救药品、设备,通知相关科室医师进行会诊,安排手术等。在患者进入到医院后,也可以对陪同人员家属进行询问,了解是否有其他病史、药物过敏史。同时应当开通绿色通道为抢救节约时间。紧接着应该熟悉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案,并且实施抢救输液治疗,及时的采取血液样本,开展关键数据尖刺。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心电图等多项检查,这些能够为医师判断病情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最大限度的抢救患者生命。③如果患者出现不安焦虑等,也需要与患者进行必要沟通,舒缓心理不良情绪,告知不良心理情绪不利于急救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为患者树立治疗信心。④在转运急诊患者时,准备好相关的急救用品、设备,并及时与对接的医院及科室进行沟通。⑤对护理文书进行优化,要认真的书写护理文书,并且可结合计算机电子文书的方案进行病情记录,能够将真实的情况、数据记录在案,也有助于后期了解患者的病情信息,为患者治疗负责。

1.3观察指标

①评估护理质量评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反之表示护理质量较差。②调查满意状况。其包括三项评估指标,每项指标的评分区间分别是80分-100分、60分-79分与<60分,分别代表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每组总例数*100%=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的处理均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检验值分别是(x̄±s)和t;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检验值分别是率(%)与x2;两组比较经P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分

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对照组是(71.52±8.54)分,观察组是(90.32±9.64)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P<0.05)。

2.2满意度

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数据存在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1.png

3讨论

急诊科室是医院进行接诊、抢救及复苏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急诊科多为危重患者,病情种类较多,且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无法预见等特点,医护人员工作量较大,护理工作较为繁忙,是发生医患矛盾、护患矛盾的高风险部门。因此,针对急诊患者的抢救治疗有较高的要求,护理人员的工作必须得到全面的梳理,并针对流程进行优化,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从而提升抢救成功率。

急救护理往往面对不同病情的患者,所需要的准备的急救物品不同,病情变化快,治疗难度大,但这些都不是护理人员可以退缩的原因。面对每一位患者,护理人员要加强护理协助的效率,整合医疗资源,合理的开展护理救治工作,并按照护理流程、护理规范,为患者的救治提供支持。同时,要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能够建立一定的默契关系。同时,还可以开展日常演练,更好地提升工作的稳定性,能够在面对重大灾难、事故的时候,有条不紊的开展救治,提升急救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准,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通过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提高整体急诊科急救质量。

对急诊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并能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此外,积极开展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工作,可显著减少护士工作量,有效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综上所述,对急诊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黄春,漆月,万安云.分析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6):125+128.

[2]袁利华.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3):196-198.

[3]曾阳,苏晓丽,赵江宁,李兴珍,罗静.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19):127.

[4]刘红霞.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04):6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