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在小学中段进行古诗词教学,对于学生涵养品德、培养审美、丰富情感、传承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古诗词雅致精炼,画面感强,情景交融,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诗词素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诗词,并在生活中应用古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自身的语言表现力。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的意义
(一)体会诗词魅力,提高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地感知到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从而加快学生的理解速度,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古诗词通过精炼的文字传递意境,小学生受到个人经历、语文基础的限制,往往难以快速感知到其中的意境,而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就能够快速体会到文字所传递的情感,体会到古诗词融情于景、寄情于物的无穷魅力。
(二)丰富学生情感,提升学生修养
情境教学法能够利用生动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在此基础上,学生逐渐能够养成对表象的知识、事件进行深度思考的习惯,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自我修养的全面提升。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的路径
(一)融入生动场景,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应该保证情境内容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对于教学情境的感知水平。在具体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教师可以灵活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情境的内在元素,激发学生对于教学情境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一年级《江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营造江南水乡的氛围,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内容的理解水平。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江南水乡荷花池的相关视频,使得学生对荷叶和荷花池有初步的认识。接着教师引领学生一起学习古诗词《江南》,让学生认识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工具播放小鱼在荷花池中嬉戏的场景,并结合古诗进行强化理解。很多小学生都有较强的表演欲,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小学生跟其他同学一起表演小鱼在荷花池中游动的场景,配合“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等诗句做出对应方向的动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较好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保证最终学科教学的效果。
(二)基于学生视角,调动学生情感
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应该先对小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保证教学情境可以较好契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比较有限,对于抽象情感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弱。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应该紧贴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一些亲切的生活情境。通过这些生活情境,小学生就可以利用自身所熟悉的生活经验来了解古诗词内容,同时也能够更好感知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要素,提高他们对于古诗词知识点的掌握水平。
在小学语文二年级《敕勒歌》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依托于学生视角设计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应该先展示一些草原风光,让学生感知游牧民族的生活,并感知草原四周苍茫的景色。在学生对古诗内容有较好理解以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品读古诗中“风吹草低见牛羊”所表达的意境,激发学生对于大草原风光的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特色风光,或者大自然中的独特风貌。这样学生就可以依托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乡土情怀,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学习与成长。
(三)借助情境互动,引发学生想象
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也应该切实提高课堂互动水平,引导学生想象古诗词的场景元素,提高他们对于古诗词知识的掌握水平。基于这方面考虑,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问题情境,引领学生结合古诗词内容探索各类教学问题,并尝试进行解答。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充分考量到小学生的身心层次和学科基础,不要设计小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在提出问题以后,教师也要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索,激发他们的学科思维。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即便出现了明显的错误,教师也不要进行批评,而应该多使用正面鼓励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样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在古诗词教学中维持相对和谐的互动氛围,优化小学生的课堂互动体验,使其更好参与到古诗词教学中。
在小学语文三年级《山行》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内涵的掌握水平。在课堂教学开始的时候,教师先面向学生提问秋天的景色。此时学生就会结合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回答教师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情境,教师就可以引出古诗《山行》,并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这首古诗。古诗《山行》有径、斜等多个生字,教师在进行这些生字教学的时候,可以提出这些生字都可以组成什么词语,并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学生经过交流以后,很容易发现“径”可以组成“山径”“小径”等词语,斜可以组成“斜线”“斜路”等词语。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提出古诗词审美的问题,让学生说出古诗《山行》的艺术美,在互动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古诗词鉴赏水平。
(四)做好评价反馈,落实素养培养
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的时候,也应该做好评价反馈工作,明确情境教学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可以在后续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改善与调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具体开展教学评价活动的时候,教师也应该充分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积极性。这也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灵活使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生对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依托于小学生的视角分析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开放性学科作业来检验课堂教学成果,并培育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在小学语文五年级《山居秋暝》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情境、生活情境等多种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进行自评、互评等方式,并通过自评和互评的对比,明确自身在本节课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整节课的感受,以及情境教学法应用效果的感知情况,写在匿名小纸条中。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就可以立足于小学生视角感知课堂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布置仿写古诗等作业,通过这类作业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并达到提升综合学科素养的目的。
三、结语
总之,小学中段是奠定学生精神素养的关键基础阶段,在小学时期发挥着承上启下的衔接过渡作用,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诚然,小学中段古诗词情境教学的落实并非轻而易举之事,需要教师努力提升自身情境理论素养、深入研究教学规律,才能为小学中段古诗词情境教学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吴志建.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15(24):35-36.
[2]雷亚丽.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7(05):114-115.
[3]王贤伍.以写促读品鉴古诗[J].学语文,2018(01):71-72.
[4]倪丽琴.文本细读,让古诗教学更有滋味[J].知识文库,2020(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