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情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探析

刘伟群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中学,721000

摘要: 本文通过对情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探析,旨在研究如何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首先介绍情境化教学的作用,然后探讨了情境化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情境化教学;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DOI:10.12721/ccn.2022.15710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古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普遍存在欠缺的情况。情境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本文旨在探析情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提升学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促进古诗词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情境化教学的作用

现如今,“情境化”教学法在教育领域的地位日趋上升,不管是在初中课堂中应用,还是在中学课堂中应用,都有明显的教育成效,这与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创新有着必然的联系。情境教学法主要是在课堂中,教师根据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的活动,使课本中的内容能更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运用一些工具在课堂中辅助教学,但需要注重的是,教学工具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选择,同时,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营造一个活跃的氛围,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添加一些优美的音乐和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教师讲解,轻学生感悟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介绍写作背景,讲解诗词的含义,但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没有接触作品,就算知道背景信息也难以联系作品。而当学生懂得作品表达的情感后教师再去提示补充背景知识,效果是不一样的。古诗词不是文言文,翻译并非首要任务,教师也不应该低估初中生语言的感知能力,知识讲授用时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教师单方面的输出确实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但容易使学生机械地解读古诗词,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2.缺乏教学实践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相对于古诗词的教学,语文教学通常更重视对重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样的刻板学习导致学生并没有体会到诗歌所蕴含的真正意义和韵味。同时,也缺乏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主的实践教学,没有做到诗歌与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这样学生只能固守刻板知识,难以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很难进行融会贯通。缺乏了课堂教学在实践方面的趣味性,很难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古诗词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

三、情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1.探索古诗境界,感受人文精神

初中阶段选择的古诗词课文内容比较有深度,这些古诗词的创作也饱含了古代作者的思想,如果进行深入阅读能够感受到文章中的境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章内容的深刻属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古诗的境界,以现代角度解读古诗内容,感受古代文人的时代精神,实现学生古诗词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古诗《观沧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诗歌内容,让学生了解诗歌背后的曹操。虽然曹操有着远大的抱负,但是其内心世界依然有着文学追求,他的作品中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象,这些景象都是他常年征战生活中观察到的,更是他个人心境的体现。在征战的生涯当中,他感受到了人性的多变,以及复杂的战况,他会感受到常人难以体会的压力。但是诗歌中的曹操又是另一番模样,他对秋风中的树木、星光、日月都非常珍惜,这些自然风光陶冶了他的情操,使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能够以更加平静的心态面对动荡的局面。学生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可以对曹操的另一面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审慎面对小说和民间传说,能够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2.创设相关情境,改善教学不足

不恰当的古诗词教学会使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教育的进一步展开。而由于古诗词年代久远,其与现代中国文化已经有了较大的差异,所以这些古诗词内容看起来是比较抽象的。对此,教师应该从创建适合的情境入手,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诗词情境,这样能够使古诗词教学更具成效。例如,在《登幽州台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略诗人当时的情境。诗人在幽州登高远望,他没有被眼前的景色所感染,而是在景色当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明白人在自然的壮阔和时间的长河当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诗人的这种感受与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壮美的景色,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能够与诗人的境遇感同身受,了解诗人在远方履职,但是却怀才不遇,不能进一步升职使他产生了对人生的无奈感。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种挫败感,并且应用文字的方式记录这种感受,这些都是生活的赠予,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3.设计情境化教学活动和任务

情境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习过程中的情境因素作用。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适宜的情境和任务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带来深远的影响。

首先,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化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古诗词。在这个活动中,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古代文人。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创设一个古代文人聚会的情境,设置桌椅和饮品等道具,营造出古代文化的氛围。然后,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份包含10首古诗词的诗选,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准备一场古诗词朗诵比赛。

在准备过程中,学生将扮演古代文人的角色,深入研读分配的古诗词,并选择其中一首进行朗诵。他们需要仔细分析诗歌的意境、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等,以确保自己的朗诵能够准确传递出诗词的美感和内涵。同时,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所代表的古代文人的特点和风格选择适合的服装来增加古代文化的氛围。

活动的最后,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选定的古诗词进行朗诵,并对其进行解读和评价。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互动,增加整个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最终,通过评委和其他小组成员的评价,选出最佳的朗诵者。

这样的活动设计充分考虑了情境化教学的特点和要求。首先,活动创设了真实的情境,通过道具、服装和背景营造出古代文化的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古代文化的氛围中。其次,通过比赛的形式,提供了一个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研读和朗诵古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活动还注重互动和多样性,通过评委评价和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和互动,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样的情境化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比赛的形式,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提高了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情境化教学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提高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和感悟。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情境创设的深化和多样化、教师的角色转变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以进一步推动情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发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