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当前,我国城镇用水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不仅在水资源短缺的区域,而且在过去还没有发生过水资源短缺的区域,现在也发生了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所以,要使一个城市达到现代化,一定要有足够的水资源。节约用水是解决城市用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1节约用水的必要性
我国大力提倡科学发展,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节水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在我国,尤其是在北部地区,由于缺少充足的水资源,必须大量抽取地下水,因此极易引起地面塌陷、地表沉降等地质问题。在此背景下,要使城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需要实施水资源节约。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首先,要通过南方调水和其他渠道来实现对水资源的补充;二是节流,节约用水,以自身利益为前提,减少对用水环境的破坏,还全社会一个蓝天碧水,这样才能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节约用水的主要难点
2.1节约用水的目的不清晰
目前,除少数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以外,大部分地区的单位和个人都没有很清楚的认识到节水的目的,有的单位和个人认为,节水就是成本下降,他们也就不关心节约与否;有些人认为:“节约的水资源最终会流入江河,因此节约和不节约没有什么区别。”当前,在实现节水目标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节能减排、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在节约用水的目的不明确的情况下,广大群众对节约用水的认识不足,导致了节约用水的工作仅有规划、无分工、无落实。
2.2水价偏低节水动力不足
长期以来,我们把城市供水当作公共服务,由政府的资金补贴公共项目,并采用便宜的利润分配模式。近几年,虽然在城市自来水公司的改革中提高了水价,以减轻企业的运营压力,但其成本并未完全反映出来,也未反映出我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北京市的水价为5元/立方米,为国内最低水平,是城市生活用水的主流水价;丹麦是世界上最贵的水资源,它的人均生活用水费用约为70元/立方米。北京市人均水价仅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3%,与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人均水价相比仅有1%左右,远远低于联合国设定的3%可承受标准。虽然非农业部门的用水价格比较高,但是在全国范围内还是比较便宜的。
目前,我国城市用水成本占家庭总的比例还很低,节约用水成本对城市居民收入的拉动效应不大,对公司成本的拉动效应也不大。在财务方面,市民和机构都没有节约水资源的动力。
2.3促进节约用水的奖惩机制不健全
在价格偏高的情况下,采用奖惩相结合的方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因为节约用水能直接减少耗水量,自然会使污水总量下降,从而增加对生态环境的需水量,既能降低个人、公司、单位的费用,又能带来积极的外部影响。然而,节水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用水大户而言,若不能获得相应的赔偿,将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造成“越节水就越亏”的怪圈。因此,必须有相应的奖惩机制。一些地区提出:“在制定节能减排等专项经费时,要优先支持节水企业;“优先支持节水标杆企业组织开展节水示范工程”,由于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等支撑文件,此类优惠政策难以落实。
由于水价格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大多数地区由于害怕人民群众的反映,而缺少政策激励。另外,由于水价的调整要召开公开听证会,要进行很多的宣传和说明工作,各地及有关部门常常抱着“多一份力,少一份力”的想法,从而造成了目前水价过高的问题。二是增加对外投资,增强对外投资的竞争能力。实施低价的自来水价格,是提高国家投资环境的一项主要措施,尤其是在目前的减税政策下,涨价的可能性很小。目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都很好,因此,能否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仍值得探讨。三是对节水的社会效益认识不足。当前,因为没有充分意识到水污染所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因此,人们更加注重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而对节水就能降低污水排放的意识却缺乏足够的了解,更没有意识到,节约水资源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方法。
3城市节约用水的策略
3.1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建立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节约用水的重点在于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此背景下,各地都采取了通过法律手段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仅要有完善的法规,而且要有国家在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此外,要运用法律的强制性,对一些滥用水资源、不遵守有关规定的公司和个人予以惩罚,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更好的城市节水大环境。另外,在进行水资源管理时,可以通过对节约用水的模范人物进行奖励,使其以模范人物的形象带动大家的节约用水,而激励机制作为水资源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节约用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利用价格杠杆约束,调控用水总量
我国制定了水资源管理费用制度,以保证我国供水工程的顺利运行,推动节水、高效利用和保护水环境。因为水价过低,人们就不会注意节约,最终,一方面导致用水量增加,用水更加紧张,另一方面也导致污水排放增加,水质恶化。根据现行的水行政体制,适时合理地引入市场机制,合理确定水的价值,利用价格杠杆来制约和调节水的流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调控手段。在城市里,对生活用水要实行阶梯水价,要对用水实行严格的管理,要按照不同的生产特征和使用方法来划分非生活用水等级,要实现适者生存,尤其是对于工业用水,要逐步采用增量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水价的制定。
3.3正确处理污水,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中国,水体污染已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危害。当前,重工业已经是中国城市的主导行业,但由于化学药剂的大量应用,城市用水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根据调研发现,我国城市中存在着大量的工业污水,而且很多地方没有进行合理的治理,造成了城市水质恶化,如果能够对该区域进行合理的治理与利用,将在某种意义上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因此,要继续加强研究,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并加强对企业废水排放的监测和监督,促进工业废水的循环使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
3.4加强宣传,提高居民节水意识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应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新媒体,进行节约用水的宣传,提高全民的节约意识,在道德上建立“节约是一种光荣,浪费是一种耻辱”的荣辱观。例如,在社区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关于节约用水的相关的信息,例如: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传播,使人们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宣传节约水资源的意义,以及其他。
结语
节约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职责。节约水资源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这样才能使生活更加健康。节约用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各部门应共同努力,实现城市的“开源节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节约用水是国家的责任,只有在不同地区和区域之间进行统筹规划,加强各国和区域之间的合作,人类的生活才会更为和谐。
参考文献
[1]王晓明.加强城市节约用水保障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经济市场,2017(3):75-77.
[2]米美丽.如何实施有效管理 深化城市节约用水工作[J].城市地理,201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