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高速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工具,其运行速度和安全性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是高速铁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供电可靠性高、电压质量好等特点。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短路故障频繁发生,对铁路运行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一、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基本原理
1.1 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结构特点
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是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并联结构: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采用全并联结构,使得各馈线之间的电压相位差保持一致,有利于提高供电质量和稳定性。AT供电方式: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采用自动转换(AT)供电方式,即在一条馈线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另一条正常馈线继续供电,减小故障对铁路运行的影响。分布式供电: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采用分布式供电方式,使得供电设备更加接近负载,降低了输电损耗,提高了供电效率。
1.2 牵引网短路故障类型及特点
牵引网短路故障是高速铁路运行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故障,主要类型包括:单相接地短路:一相导线与地之间发生短路,故障电流较大,易造成设备损坏和供电中断。两相接地短路:两相导线与地之间同时发生短路,故障电流较单相接地短路小,但仍然会对设备造成损坏。两相短路:两相导线之间发生短路,故障电流较大,易造成设备损坏和供电中断。三相短路:三相导线之间同时发生短路,故障电流最大,对设备的损坏程度也最深。
牵引网短路故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故障发生突然,故障电流较大,易造成设备损坏和供电中断,对铁路运行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1.3 短路故障仿真研究方法概述
短路故障仿真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包括电网结构、设备参数和故障类型等。选择仿真软件:根据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如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S/E、DIgSILENT PowerFactory等。设置仿真参数:在仿真软件中设置相应的参数,包括电网参数、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等。进行仿真计算:启动仿真软件,进行短路故障仿真计算,观察故障过程中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变化。分析仿真结果:分析仿真计算得到的故障过程中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变化,研究故障对电网的影响,为故障处理和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二、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短路故障仿真模型建立
2.1 牵引网等值模型
在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短路故障仿真研究中,首先需要建立牵引网的等值模型。牵引网等值模型主要包括供电系统、接触网、牵引网、负载等部分。为了简化模型,我们假设供电系统为理想电源,接触网与牵引网之间的传输特性可以用等值电路来表示。牵引网等值模型中,主要包括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通过这些元件模拟牵引网的实际运行情况。
2.2 短路故障模型
短路故障模型是仿真研究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故障类型、故障位置、故障电阻等参数。根据实际情况,短路故障可以分为接地故障、相间短路故障等。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这两种类型的短路故障。故障位置可以随机设置在牵引网的任意位置,故障电阻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短路故障模型需要详细描述故障发生时,牵引网各部分的电压、电流变化情况,为后续的仿真分析提供依据。
2.3 仿真参数设置
在进行仿真分析时,需要设置一系列参数,以保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仿真参数主要包括仿真时间、时间步长、初始条件等。仿真时间需要足够长,以确保故障过程完全发展;时间步长需要足够小,以确保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初始条件主要包括牵引网各部分的电压、电流初始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外,还需要考虑仿真软件的相关设置,如收敛判据、迭代次数等。
三、仿真结果与分析
3.1 短路故障时牵引网电压与电流响应
在进行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短路故障仿真研究时,我们关注的首要问题是故障对牵引网电压与电流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在短路故障发生瞬间,牵引网电压出现明显的跌落,跌落幅度与短路故障的位置、类型及故障电阻有关。电流响应方面,短路故障点附近电流幅值显著上升,而远离故障点的牵引网电流变化相对较小。此外,故障切除后,电压与电流恢复速度较快,但恢复至稳定状态前会存在一定的振荡现象。
3.2 短路故障对牵引网功率分布影响
短路故障对牵引网功率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故障发生时,牵引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布发生瞬时变化;二是故障切除后,功率分布逐渐恢复,但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功率不平衡现象。仿真结果还显示,短路故障发生时,部分供电臂的功率流向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局部过载。而在故障切除后,通过控制系统调整,牵引网的功率分布可迅速恢复至平衡状态。
四、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短路故障保护策略研究
4.1 短路故障保护需求分析
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是高速铁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准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短路故障是牵引网中可能发生的一种严重故障类型,会对牵引网及其供电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针对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的短路故障保护需求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4.2 保护方案设计
在保护方案设计阶段,主要目标是针对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短路故障的特点,设计出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故障保护方案。保护装置设计原则:明确保护装置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如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保护装置构成:详细描述保护装置的构成,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保护继电器、逻辑判断单元等关键元件的作用与配置。保护逻辑与算法:介绍保护装置中的保护逻辑与算法设计,如电流差动保护、零序保护、过电流保护等,并分析其在不同故障情况下的响应特性。与相邻保护区域的协调:探讨保护方案如何与相邻保护区域进行协调,以提高整个牵引网的保护性能。
4.3 保护装置实现与测试
保护装置的实现与测试是确保保护方案有效性的关键步骤。装置实现:描述保护装置的硬件实现,包括各电子元件的选择、电路设计、装置结构等。软件开发:介绍保护装置的软件开发,包括保护算法实现、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数据记录与分析等。测试方案与流程: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案和流程,包括实验室测试、现场试验等,并分析测试结果以验证保护装置的有效性。保护性能评估:基于测试数据对保护装置的保护性能进行评估,确保其在各种故障情况下均能达到设计要求。
结语
本研究针对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短路故障进行了深入的仿真研究。首先,通过对全并联AT供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详细分析,明确了该系统在短路故障时的故障特点和故障电流的传播规律。然后,建立了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短路故障的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分析了不同短路故障情况下,故障点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
[1]余心沪.铁路高速客运专线牵引供电系统工程设计原则研究与探讨[J].电气应用,2017(2):58-60.
[2]张曙光.超大型工程系统集成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3]景德炎.客运专线电气化技术标准探讨[J].电气化铁道,2016(增刊):32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