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高,是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且多数患者发现时病变较晚,治疗效果不佳,复发转移率较高,如果可以及早发现复发转移的病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再次手术,就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胃癌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用手段包括胃镜、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在复发转移患者中,血清肿瘤标准物水平可以比影像学检查更早的出现异常,因此,越来越多的肿瘤标志物被用于胃癌的预后及治疗效果评价中[1,2],本研究通过分析胃癌患者治疗前后各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探讨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及CEA对胃癌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评价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广元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24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01例,女性41例,年龄33~84岁,平均(63.26±9.09)岁,Ⅰ期49例,Ⅱ期73例,Ⅲ期120例。纳入标准:病理组织明确诊断为胃癌,胃镜取病检明确诊断后行手术治疗,术后预期生存时间超过1年,治疗前后未接受过其他治疗。排除标准:伴有其他恶性肿瘤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损害等。本研究经广元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方法
①纳入研究的242例患者均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分别收集并记录手术前及手术后半年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包括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及CEA水平,采集标本时均于清晨空腹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5 mL,离心(3 000 r/min,15 min),取血清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②根据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将242例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收集并记录两组患者肿瘤复发转移例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复发转移的情况。③根据随访结果,将242例患者分为有复发转移组和无复发转移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两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分期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比较
2.2比较肿瘤标志物结果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复发转移情况
2.3有复发转移组治疗前后各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比较
2.4无复发转移组治疗前后各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比较
3讨论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高,但因胃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故检出率不高,很多患者就诊时就已经是中晚期了,因此治疗效果不佳。目前,胃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早期胃癌的手术效果理想,治愈率高,但中晚期胃癌手术后仍需继续化疗等总合治疗,且仍然存在复发转移的风险,如何及时的发现复发转移灶并进行及时的治疗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影像学检查是胃癌术后复查常用的检查手段,对于有明显复发转移灶的病例往往可以确诊,但此时发现的转移灶往往并非一处,即便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单发病灶,再次手术探查时也常常会发现多处粟粒样的影像学无法发现的小转移灶,所以再次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也是一种常用的筛查胃癌的检查方法,相对于影像学检查而言,血清肿瘤标志物筛查敏感度更高,在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中,影像学检查结果阳性可能要比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晚数月之久,因此,血清肿瘤标志物筛查对胃癌预后的预测有一定参考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筛查种类较多,且近年来针对胃癌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3-6],本研究拟探讨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及CEA对胃癌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评价作用。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产生并分泌,可经淋巴引流进入全身血液循环,所以通过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是否发生异常,可为胃癌的诊断提供参考。其中CEA是一种血清糖蛋白聚合物,在多种癌症肿瘤疾病患者中呈现高表达,其水平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内胚层分化组织恶性变化时,CEA水平可见明显增高[7-8];CA199是一种低聚糖肿瘤相关抗原,表达于食管腺上皮、胃肠道上皮等,其升高与胃癌肝转移、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示出血源性复发、腹腔种植与腹膜复发等[9];CA125是一种主要存在于浆液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糖蛋白抗原,其敏感性较高,肿瘤细胞增殖时水平明显升高,肿瘤复发时,血清CA125水平升高先于临床症状之前,其水平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进展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与CA125水平对比中,Ⅲ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于Ⅰ期、Ⅱ期(P<0.05),说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与肿瘤分期的早晚有关,肿瘤分期越晚,肿瘤标志物水平越高。而根据治疗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高低将其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中肿瘤复发转移的例数,发现阳性组患者中复发转移的情况高于阴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高低可以做为评价胃癌术后预后的参考指标,治疗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越高,治疗效果越差,治疗后复发转移的概率越高。再根据治疗后有无肿瘤复发转移,将其分为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发现有转移组患者中,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说明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用来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往往提示治疗效果不佳,存在肿瘤复发转移的概率较大,而在无转移组中,血清肿瘤标志物水肿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与该组患者治疗前分期较早,各肿瘤标志物基础水平较低有关,至于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降低是否代表治疗效果理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的水平高低与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越高,往往提示肿瘤分期越晚,而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越高,也往往提示治疗效果越差,复发转移概率越高,而且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以用来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升高,提示存在复发转移的概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及时更换治疗方案或进行密切的随访观察。综上所述,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及CA125对胃癌的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颖,林中,胡琼花.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4):559-560.
[2]董晓微,崔学强,张俊华,等.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72-4、CEA、PGⅠ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2185-2188.
[3]Cainap C,Nagy V,Gherman A,et al.Classic tumor markers in gastric cancer[J].Clujul Medical,2015,88(21):111-115.
[4]Rehena Z,Ghosh CK,Afroz F,et al.Comparison of serum CA72-4 and CEA levels in patient with endoscopically suspected gastric carcinoma[J].Mymensingh Medical Journal,2015,124(3):542-549.
[5]Yang AP,Liu J,Lei HY,et al.CA72-4 combined with CEA,CA125,and CA19-9 improves the sensitivity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J].Clinica Chimica Act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Chemistry,2014143(7):183-186.
[6]张亚衡,龚又红,张菊英.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临床效果的监测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5):563-566.DOI:10.13455/j.cnki.cjcor.2018.05.14.
[7]李果,廖建,周峰.胃癌患者应用CA724、CEA、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的应用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4):208-210.
[8]路静.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6):48-49.DOI:10.16833/j.cnki.jbmc.2018.06.020.
[9]邱黎霞,罗媛烨,葛丽卫,等.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5):584-586.DOI:10.3969/j.issn.0253-9926.2018.0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