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新路径探索

胡杰英

广西省贺州市平桂区羊头镇中学,542830

摘要: 伴随着国家教育的持续发展与改革,有关部门已经有效地提升了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以初中的教学为重点,对有关学科的教材进行了重新修订与编排,特别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用的课文、诗文,都是由有关学者与专家们通过大量的调查与讨论而形成的,尤其是其中的古诗,更是选择了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中的优秀作品,这样做的目标就是可以有效地提升同学们的整体素质,增强同学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增强同学们的文化底蕴,进而可以有效地培养同学们的情感,让同学们在阅读经典古代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然而,因为课程改革的不够完美,在初中古诗文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惑,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本文主要对我国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状展开了分析,并对相关的改进方法展开了探讨,从而为将来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具有参考意义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初中;古诗词;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708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古诗词是一种具有特殊格式及韵律的文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灿烂文化,体裁丰富,风格多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歌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的珍珠。研究古代诗歌,不仅可以更好的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而且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陶冶人们的情操。所以,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学习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对古诗词进行了初步的深度学习,在这个时候,很有必要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有关的教学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缺陷,如果教学思维固化,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查找不足,不断地寻求改进,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探讨,并对相关新的教学途径进行探索。

一、浅谈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同学们对研究古代诗歌的兴趣不大

如今,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大,因为古诗词的内涵比较丰富,它的含义只有经过深入的探究才能体会到,它不像现代文那么容易理解,因此,由于学生们的惰性心理,就会造成他们在进行古诗词学习时没有足够的热情,从而妨碍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开展。

2.教师的教育理念并未转变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并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他们在进行教学时,依然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内容,教师在考虑学生的学习效率时,都是以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古诗词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极大的影响,最终造成了古诗词的内涵和价值无法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3.古诗文的鉴赏不够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向学生们灌输古诗词知识,却没有对学生们进行深入的欣赏,这就造成了学生们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只能对老师教授过的古诗词能够进行深刻的理解,而无法对学生们的古诗词的综合素养进行有效的提高,这就造成了学生们的古诗词学习效率没有从根本上获得有效的提高,从而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高效进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新路径的策略

1.以阅读诗歌为基础

古诗词注重平仄,具有很强的音韵美,在诗歌创作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的意象包括了旋律、节奏,它与外部世界在某些属性方面的相似或相同,组成了一种主客观相互观照的粘连,从而造成一种主体的精神世界与客体的物质世界异质同构的现象,一种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之间的粘连,体现出了物我同在的统一和融合。在这种结合中,作者运用了语言,运用了节奏,运用了韵律,使得古诗充满了活力,充满了魅力。在朗读古诗词的过程中,读者能够对古诗词中的规范语言有更深刻、更全面和更全面的理解,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一个系统、条理和连贯的印象,方便记忆。当前,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重背诵,轻诵读”的现象,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意识到诵读是古诗词学习者快速进入并有效记忆古诗词最方便的方式。比如,他在讲解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时候,先是以平静的语调,将“君问归期”的期待和渴望表达出来,然后以低沉的语调,将“未有期”的无奈和惆怅表达出来,然后以一种抑扬顿挫的语调,将“巴山雨落秋潭”的忧郁表达出来;接着以略微加快的节奏,从高亢到低沉,从高昂到高昂的节奏,朗诵出了‘何须同剪西窗烛’的希冀与欢欣,最后以慢节奏,由低沉到低沉的节奏,吟唱出了‘却说巴山夜雨时’的哀伤与哀伤。

2.要注意诗歌的时代和创作背景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这些古诗,都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句子,它们都是非常受欢迎的,而且有着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内涵。这本书所选的诗歌,都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可以说是最好的诗歌了。所以,只想着看懂这首诗,就像是丢掉了西瓜,捡到了芝麻。教师应该重视对诗歌的创作背景进行讲解,将作者当时的经历和历史背景引入到诗歌本身的学习当中,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主旨。教师可以从作者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出发,帮助学生找到切入点,进而将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捕捉到。只有在了解了这首诗所处的时代背景后,学生们才能把握这首诗的总体情绪,并正确地欣赏这首诗的主题情绪。

3.自主探究,领悟诗歌意蕴

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差。教师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克服对学习的依赖心理,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学生自主探究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能够促进学生深度感知诗词含义。

就拿《游山西村》来说吧。此诗为杜甫所作,描写的是诗人游历山西村的见闻。首先,教师要使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意义。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根据课本上给出的线索,把古诗翻译成白话文,然后组织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对古诗中的每个字都要认真地理解透彻,这样学生翻译出来的古诗才会符合逻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掌握古诗中所描述的内容。另外,学生在自己翻译古诗时,会带上自己的感情,从而对古诗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对古诗的掌握。

结语: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虽然不是一个新的论题,但是它与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相一致,所以,探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关问题,是新课改进程中不容忽视、绕不过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石海霞.如何实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最大价值[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57.

[2]张福林.初中语文古诗词的高效教学探讨[J].名师在线, 2019(2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