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会计报税方式发展沿革
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也有助于监督我国各个行业的经济活动,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进行合理的缴纳税款是一项十分谨慎的工作,所以会计部门在进行报税缴税时要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做到真实、可靠。在互联网并不盛行的年代,传统的报税、缴税方式一般采用人工申报的方式,即相关会计人员想有关税收机关上报缴纳税费金额,后续进行缴纳税款完成税收工作。特殊情况下,如果报税过程存在问题,有关稽查部门会介入调查,也就是说只有存疑的情况时才会采取措施去调查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由此可见,在当下有了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无疑对税收行业来说使其受益最大化。在税收工作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将所有纳税单位的应纳税项目支出,利用互联网的数据识别与整合功能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储存到相应的网络平台。企业会计在每次报税时,可以登陆相关网站,目前我国是局域网,选择“报税”选项即可完成操作。这样减少了人工报税的数据失误,简化了报税流程,同时进一步的规范和约束了纳税工作的严谨性。
二、 互联网环境下会计报税方式存在的问题
2.1 财务管理系统与报税系统不同步
根据税务部门的有关法律规定,在对应税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时,要将企业全部的财务管理流程和内容都包括进去,使两个系统的数据同步。但是,现实情况是,有一些企业出现了财务管理系统与报税系统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不合规的,存在严重的逃税嫌疑。这种现象通常表现为“开收据”或者“开白条”,将应缴纳项目不记录进纳税系统。在我国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不仅是企业,像一些个人,尤其是娱乐明星,也经常出现逃税现象,所以,对此行为进行严格管控,加以法律严惩十分必要。因为,这些方式带有很强的隐蔽性,平时很难察觉到,但是通过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加以税务稽查部门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将证据公之于众,这些企业以及相关法人代表、会计工作人员等都会接受法律制裁。
2.2 财务管理系统的报税时效性存在缺失
所谓的报税时效性,是指企业在利用互联网平台缴纳税款时,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按理说正常的报税和税收是同步进行的。但是目前的信息化纳税平台与税收系统是两个系统,利用互联网将两个系统的数据进行转换时就出现了一个时间差,也就是这个时效为一些不法人员提供了作案时间。在我国也发生过类似的偷税不法行为,但一般这种偷税行为都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企业并不知情,但是一旦被税务稽查部门发现,企业也将因连带责任受到牵连。因此,一定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对企业财务内部管理也要做到定期的自查自纠,防止出现问题,影响企业发展。
2.3 会计工作人员的报税核算方式存在一定的缺失
除了上述两种,会计报税方式还存在一个问题,是会计人员自身的能力问题。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而言,大多数企业已经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内部管理和发展中,为企业经营提供了一大便利,财务部门也不例外。正常情况下,在进行正常的报税工作之前,相应的税务机关都会提前对企业会计工作者进行业前培训,包括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素养的培训,保证后续纳税工作的顺利开展。一般来说,企业所招聘的会计工作人员都具有一定的资质,是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否则也不能上任该工作。但也存在少部分企业为了投资成本,或者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疏漏,使得自身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偏低,或者经常出现更换,导致能够掌握报税工作的人员增加,每个人习惯的报税核算方式也不同,最终造成一些人为因素的风险和失误,严重出现漏税现象。可能这一现象有时并非主观意愿,但不能因失误而逃避责任。
三、 互联网环境下会计报税方式的创新措施
3.1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项目的审计、审查与监督
为了更好的使企业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报税工作,各个企业一定要加强财务部门的审计、审查以及监督管理工作。目前在网络环境下,会计核算系统中的定期审计应该可以实现信息同步任务,所以,税务稽查部门可以在现行的会计报税系统中,增设一个独立的监控流程,确保对企业会计报税工作的实时监督。这个监督机制要利用相对应的控制条件加以限制,构造一个预警装置,如果在后期操作过程出现了信息风险情况,该装置就会发出警报,并通过报税系统提醒监督工作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偷税、漏税事件发生。这样既能使税务部门的监管和管理工作达到双向监督效果,又能给企业的会计人员加以警告,防止他们在税务机关中进行违法活动。
3.2 优化会计报税的时效性管理
除了提高监督职责外,还要不断对会计报税的时效性进行优化管理。根据上述缺陷可知,报税时效性越长,偷税漏税行为发生的概率就越大。所以,要尽量对不同系统间的转接、融合工作进行改进。目前来看,单纯的借助软件来改善这一问题很难实现,经过研究发现,如果将硬件和软件同时参与其中,能打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空缺。通过两者互相制约,利用硬件与网络系统断开链接,信息数据就不能被上传到系统之中,这样就能阻挡会计人员利用空隙完成偷税行为。
3.3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
在上文中也提及了,会计报税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并且加以各种法律规定以及行为准则的限制,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很高。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税务部门并不知晓,但却赋予稽查部门了监督会计报税人员的职责。所以,对他们的定期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工作不能少,实现培训常态化,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虽然互联网环境给报税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也避免不了新问题,这也是改进道路中必然会面临的事情。所以,不仅是税收部门,包括企业本身,都要提高对税收工作的重视,不断改进这方面的工作,坚决杜绝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兴鉴.互联网环境下的会计报税方式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160.
[2] 郭曙光. 新会计准则对建筑行业财务会计的影响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