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诗词联读策略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张春红

信阳市第一实验小学,464000

摘要: 本文探讨了诗词联读策略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诗词联读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具有相同主题、相同题材、相同写法或相似意象的古诗词进行组合阅读,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促进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与感悟。该策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增强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关键词: 小学古诗词教学;诗词联读策略;类型;策略实施
DOI:10.12721/ccn.2024.157023
基金资助: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2024YB1287
文章地址:

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教学,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修辞手法,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感知力、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诗词联读策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本文将从诗词联读的定义、类型、实施策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探讨其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一、诗词联读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诗词联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将具有相同主题、相同意象、相同修辞手法或相同诗人的古诗词联结起来进行阅读的教学方法。通过联读,学生能够在比较、分析、综合中深化对古诗词的理解,扩大知识面,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类型

诗词联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同诗人作品联读:将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联结起来进行阅读,以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人生经历及情感变化。

同主题作品联读:围绕某一主题,将不同诗人的作品联结起来进行阅读,以探讨该主题在不同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和文化内涵。

同意象作品联读:将含有相同意象的古诗词联结起来进行阅读,以分析意象在不同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

同修辞手法作品联读:将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古诗词联结起来进行阅读,以掌握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提升鉴赏能力。

二、诗词联读策略的实施

1. 明确教学目标

在实施诗词联读之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知识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文化背景;能力目标是通过联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情感目标则是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2. 精选联读材料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择联读材料。材料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多样性,能够涵盖不同的主题、意象、修辞手法和诗人风格。同时,材料之间应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和可比性,以便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

3. 设计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可以采用朗读比赛、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以图像、声音等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4. 注重引导与启发

在诗词联读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等方面。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同诗人作品联读——以李白为例

在教授李白的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采用同诗人作品联读策略。例如,可以将李白的《古朗月行》、《月下独酌》和《把酒问月》三首诗联结起来进行阅读。这三首诗都以月亮为主题,但各自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意境。《古朗月行》中月亮给李白无限遐想,《月下独酌》中月亮带给李白一些慰藉,《把酒问月》中又带来了无穷问题。通过联读这三首诗,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和月亮在他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案例二:同意象作品联读——以“月”为例

在教授含有“月”意象的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采用同意象作品联读策略。例如,可以将王维的《山居秋暝》、张继的《枫桥夜泊》和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含有“月”意象的古诗词联结起来进行阅读。这些诗中的“月”各具特色,有的清冷孤寂、有的温馨宁静、有的则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通过联读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

五、结论

诗词联读策略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联读,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运用诗词联读策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王凤芳. 联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9(10B): 49-52.

张华. 古诗词教学中的意象运用[J]. 语文建设, 2020(12): 45-47.

李明. 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26): 58-60.

刘芳. 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7(04):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