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张瑞红

塔河县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中,古诗词犹如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心田。高中语文课程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古诗词教学不仅承载着引导学生领略古典文学之美的重任,更肩负着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本文旨在探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有效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同时融入现代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古典诗词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
关键词: 文化融合;创新教学;文化自信
DOI:10.12721/ccn.2024.15702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古诗词教学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传承

(一)古诗词的文化价值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情感与智慧的结晶,它们或抒发个人情感,或描绘自然风光,或表达哲思理趣,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从《诗经》的质朴纯真,到楚辞的浪漫奇幻;从唐诗的磅礴大气,到宋词的婉约细腻,古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构建了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文化世界。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格修养、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浪潮下,外来文化的影响日益加深,如何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连续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负责。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对话,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这也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让他们在全球化竞争中拥有更坚实的文化根基。

二、当前古诗词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教学内容与方法单一

当前,部分高中古诗词教学仍停留在机械背诵和字面解释的层面,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导致古诗词的魅力难以被充分展现。

(二)应试教育的压力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古诗词教学往往被简化为考点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可能只是死记硬背,而无法真正领会古诗词的深层含义和艺术价值。

(三)文化背景的断裂

随着时代变迁,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已与现代大相径庭。学生在缺乏相应文化背景知识的情况下,难以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三、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文化传承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文化视野

1. 多维度解读:除了诗词本身的语言美、意象美之外,还应引导学生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创作动机等,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2. 跨学科融合:将古诗词教学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诗词内容相关的情境,如角色扮演、模拟场景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视频、音频、动画等,将古诗词中的抽象意象具象化,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探究诗词的深层含义和文化价值。

(三)强化情感体验,培养审美能力

1. 诵读品味: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2. 赏析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诗词赏析讨论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3.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模仿古人进行诗词创作,通过实践活动,将所学的诗词知识转化为个人表达能力,加深对古诗词艺术魅力的领悟。

四、古诗词教学中的文化创新探索

(一)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鼓励学生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尝试将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诗词或文化产品。例如,可以将古诗词元素融入现代诗歌、歌词、广告设计等中,让古典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二)跨文化比较与交流

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入外国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共通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也可以尝试将古诗词翻译成外文,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

(三)构建开放互动的学习平台

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媒体技术,构建古诗词教学的开放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创作作品、参与线上讨论等,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平台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在线讲座、答疑解惑等,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服务。

五、古诗词教学中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

(一)增强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对自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能够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古诗词不仅是历史的产物,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学习古诗词,学生能够理解其背后的文化逻辑、价值观念和社会变迁,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古诗词与现代生活的联系,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二)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讲述古诗词中的英雄事迹、民族精神、家国情怀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正视传统文化的优缺点,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既根植于本土文化又面向世界的文化自信。

六、古诗词教学中的创新实践案例

(一)古诗词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某高中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开发了古诗词沉浸式体验课程。学生佩戴VR设备,仿佛置身于古诗词所描绘的场景之中,与诗人同游山水、共赏明月,亲身体验古人的情感与意境。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古诗词教学更加生动、直观。

(二)古诗词创作比赛与展览

某校定期举办古诗词创作比赛和展览活动。学生们在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时代特色进行创作。优秀作品不仅在校内展出,还通过网络平台向更广泛的受众展示。这种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还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古诗词国际交流项目

某校与海外学校合作,共同开展古诗词国际交流项目。学生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外国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学习外国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知识。这种跨文化交流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还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互鉴。

七、结语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古诗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其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他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古诗词教学之路虽长且艰,但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就一定能让古典诗词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程红斌. 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教育学,2014-03.

2谢恩佩. 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人力资源管理,2018-11.

3李静. 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教育学,2022-09.

4熊家孙. 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教育学,2020-12.

5彭晓娟. 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教育学,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