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李娟

湖南省怀化市锦溪小学 418000

摘要: 小学阶段,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指引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品德的角色,班主任老师有着很大的责任,所以班主任应该借助不同学科的作用,和各科老师共同给学生创造好的环境,落实好班级的管理,借此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给学生日后成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1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班主任和学生长期的努力才能取得理想效果。新课改下,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是每一个班主任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每个班主任都应该积极面对,直面挑战,做到沉着应对,认真分析,在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探索,积极提高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通过班级管理实践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当好引路人。

一、新课改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负责人,除了要督促学生学习,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当学生在课下和其他同学发生矛盾,班主任如果能够及时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可以避免一些问题的产生。又如,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或者困难时,一时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他们的心情可能会非常苦闷,如果这种心情得不到及时缓解,长此以往就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建设

良好的班风学风是评价班级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点。一直以来,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一直是班主任努力奋斗的目标。由于小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差,在学习和生活中较为贪玩,如果在学习生活中缺乏必要的监督,那么他们就可能以嬉戏玩耍为主,缺乏学习主动性,班级的班风以及学风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监督非常必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将重心放在学习方面,这样在班主任的监督约束下,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

二、新课改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一)落实思想教育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思想教育也是其管理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小学时期,学生通常并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而对思想进行培养就变成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关键。针对老师来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需要包含着很多方面,保障学生可以获得更为正确的思想及意识,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三观,确保学生的身心都可以得到成长,很多小故事和寓言都能够作为班主任开展思想方面教育的载体,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或是课间开展思想教育,借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将这些品质付诸于行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选拔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过程中间接的组织者、管理者,对班主任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很多班级管理规定的实施都需要班干部进行监督。因此,在实际管理中,班主任应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在选拔班干部过程中,班主任要明确班干部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制订科学明确的选拔标准,同时在选拔过程中综合考查参选人员,并且严格落实先前制订的各项选拔标准,这样才能选拔出合格的班干部。在班干部选拔出来后,部分班干部在班级管理能力素养上还需要锻炼提升,因此,班主任还要对他们进行精心培养,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从提升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做起,二是班主任要引导班干部进行班级管理。首先,在具体提升班干部管理能力时,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班干部进行学习培训,让他们集中学习一些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和方法,并结合班里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灵活运用到班级管理实践活动中。其次,班主任还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有经验的优秀班干部进行经验传授,让本班学生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提升自身的能力素养。最后,班干部在管理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班主任应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促使他们及时化解问题。

(三)开展班级人性化管理

在新课改的过程当中,不只需要学生把握所学的知识,还需要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班主任应注重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主动和学生展开沟通,创建较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提高班级管理所具有的个性化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同时在思想、心理及其身体都处在发展的阶段,学生是否可以在学校健康的成长,愉快的学习,通常取决于是否创建了较好的师生关系。假如班主任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温暖及尊重,让学生察觉到班主任愿意用平等的身份进行沟通,其就会更想要和班主任接近。在学生犯下错误的时候,班主任假如能够借助自身情感对学生耐心的教育,就会让学生更能接受老师所提出的批评。在学生获得好成绩的时候,老师假如用乐观的心态对其进行表扬,会使学生更想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

(四)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在班级管理当中,为了确保管理的效果,班主任应该结合班级的真实情况来对管理制度做不断完善,借助制度来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一些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时候,并没有了解到管理制度所具有的重要性,也并未结合管理工作的落实而制定相关制度,通常只是凭自身主观意识来进行班级管理。因为被目前的管理模式所限制,造成班级管理很难有效的落实。立足于此,班主任应该依据真实情况,制定出公平和公正的管理制度。借助优化管理制度的落实,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行为习惯,并且也可以让班级管理更好的开展,达到学生目前的发展需求,从而在整体上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

三、结语

新课改的落实与发展,使得小学时期教学逐渐变成教育事业当中十分重要的任务,所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应该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并且让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意识得以提升,在日常授课当中,老师不只要让学生掌握对应的知识及技能,还应该努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及其思维方向,给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方燕.关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吉林教育,2023(04):86-88.

[2]黄丽雯.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3(01):1-5.

[3]孙建军.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策略[J].天津教育,2022(35):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