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化肥减量使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姜丹丹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 在农作物的种植中,化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提升农作物的产量,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但同时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大量的使用化肥,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化肥减量势在必行,但是一旦对化肥进行减量,也势必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只有掌握好减量的程度,才能实现保证产量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就化肥减量运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化肥减量使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业生产;化肥减量;生态环境
DOI:10.12721/ccn.2023.15705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化肥减量科学合理的使用,可以在节约资源的同时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对于提升农产品质量、推广农业技术都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同时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农业生产中,如何降低化肥的使用、提升肥料的利用率是后续工作研究的关键,相关人员需要加大研究和探索力度,促进化肥使用零增长目标的实现。

1.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减量使用的实际应用情况

在农业生产环节中,如果化肥过量使用会造成很多问题,因此实施化肥减量是十分必要的。在采取多种减量施用措施后,化肥用量呈现明显降低趋势,各类减量技术的运用帮助此项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各类有机肥的还田、秸秆焚烧等,代替了化学肥料的使用,相关文件的出台也进一步强化了农业生产中对化肥的制约,加之目前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大力投入,使农业生产逐渐向着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如此以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中对化肥过度依赖的情况,防止部分农户私自滥用化肥,在采取化肥减量措施后,多年来已经实现了化肥使用零增长的目标,势必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2.化肥减量使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对农作物产量的实际影响

以玉米作物为例,对化肥的减量使用可以导致作物根、茎、叶中的氮含量降低,并且在作物前期生长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绝大部分的营养存储于作物的营养器官中,到生殖期才会向生殖器官转移,氮元素此时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在成熟期更是呈现明显不同。结合以上情况可以分析得出,在不使用化肥或化肥减量70%的过程中,作物氮含量会大幅降低,造成生长不良;而化肥减量30%-50%的过程中,氮含量只有在玉米的拔节期和成熟期有明显降低,在其他生长时期并没有产生较大变化,因此可以在作物进入快速生长时期增加氮肥施用量,而在其他时期减少化肥使用。并且化肥减量30%对产量和农业经济的影响不大,在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减量化肥使用30%为最佳,但具体减量程度需要结合不同作物的需求,以及种植的气候、环境、土壤等方面进行调整。

2.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化肥的使用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取决于其自身特性,有研究表明任何化学肥料的使用都无法完全被作物吸收,或多或少都会造成一定残留,过量的使用化肥会使大量没有被吸收的物质循环进入生态环境中。首先是对水源的影响,通常施肥和灌溉是相辅相成的,施肥量过多会导致随灌溉汇入附近水域,形成水体的富营养态势,使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质持续恶化。而化肥减量有利于缓解此类问题,让更多的营养元素留存与土壤和作物内部,不会进入周边水域或地下水系统。其次是对大气的影响,一些化学肥料在分解后会产生具有刺激性的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会威胁人体健康,因此需要合理采取化肥减量,降低对空气和大气的污染,维护生态环境。另外还有对生物的影响,化肥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农作物发育过快,大量营养被茎叶所吸收,形成大规模的减产,一些作物会进行深加工做成饲料或食物,影响到生物的食品安全,只有对化肥进行减量才能提升作物生产质量,降低对生物的负面影响。

2.3对土壤的影响

化肥对农田土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涉及到生态环境,化肥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各类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在其中大量积累,农作物吸收后会造成较大危害;另一方面是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化肥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影响主要集中于50cm以上的土层,下方土层则很难受到化肥影响,且短期内不会受到改变。以玉米作物为例,从秧苗期到灌浆期,施肥后25cm以上的土层氮含量明显增加,而25cm以下的土壤没有变化,在化肥减量50%以上后,25cm以上土壤中的淡含量没有提升,需要注意的是,上层土壤中氮含量明显较高的,在未经施肥的情况下,25cm以上氮含量却呈现上升趋势。原因在于施肥固然能够促进作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十分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但是作物同样也会吸收土壤中原本具有的养分,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就玉米作物和土壤氮含量而言,化肥减量对其生长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可以适当减量。

2.4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4.1技术、产品的创新应用

包括水肥一体化、肥料产品创新、新型种植栽培技术、秸秆还田、轮作间作等方式,将减肥变为节肥,促进农业种植肥料的高效利用,利用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等对土壤肥力进行改良优化,进一步提质增效。肥料产品的需求带动了肥料产业的发展和转型,我国肥料产品一开始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复合肥转变,由于通用型的高浓度复合肥没有针对性,导致肥料的过量投入,当前我国肥料正向作物专用肥转变,改善肥料利用率,减少复合肥用量,采取针对性的肥料配比,已经覆盖主要土壤类型和大多数作物。

2.4.2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

机械化种植与施肥在我国发展迅速,施肥机械化比重不断增加。除秸秆外,禽畜粪便也是重要的肥料资源,这些有机肥料的合理使用不会对作物产量造成影响,还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是我国实现化肥零增长的重要支撑。市场需求是化肥减量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关注度提高,绿色食品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而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产品与化肥的使用有着密切关系,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量大,显著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结语:化肥减量使用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实现化肥零增长目标下,我国化肥减量使用已经不只是减少用量,而是向着高效利用、合理利用、生态利用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助力。

参考文献:

[1]孙若梅.绿色农业生产:化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进展评价[J].重庆社会科学,2019(06):33-43.

[2]郑微微,易中懿,沈贵银.江苏农业生产化肥减量施用的路径与措施[J].贵州农业科学,2017,45(02):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