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教学管理属于幼儿园教育体系中重要环节,其不但影响着整个教学质量,还与幼儿身心发展息息相关,但以往教师进行管理时将知识讲解当成核心元素,对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不够重视,致使其在步入小学及初中后出现各种问题。而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以全方位视角构建幼儿园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落实启蒙教育。
一、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新课改视域下,构建幼儿园教学评价体系应特别重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主导位置,其专业素养对科学评价幼儿园教学质量有着关键性影响。其一,教师必须拥有扎实知识储备和较强专业技能,充分掌握新课改相关要求,获悉幼儿发展特点和真实发展诉求,主动学习前沿知识更新自身知识储备,积极融入到教育培训和学术探讨活动中,不断强化专业能力;其二,教师应拥有较高教学水平并掌握科学教学方法,借助多元化教学手段和资源,提高幼儿学习热情,锻炼幼儿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让其积极参与到探究和合作学习中来;其三,教师应形成良好师德师风,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积极打造良好教育环境是所有教师都需具备的能力,同时还应和家长及社会各界形成合作关系,共同助力幼儿健康发展。而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可通过以下方法:第一,创设完善培训机制,给予教师系统化培训内容和学习材料,积极组织教研活动,让教师有机会融入实践探索和经验分享中来;第二,创设专门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自主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意识。由此可知,新课改背景下,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是打造幼儿园教学评价体系有效方法,只有教师形成扎实知识储备、良好教学能力并热爱每一个幼儿,才可达到有效评估幼儿园教学质量的目的,促使幼儿园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幼儿园应重视对教师各方面能力培养,给予幼儿教育充足且高质量师资团队[1]。
二、科学创设教学评价元素,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打造幼儿园教学评价体系期间,应科学创设教学评价元素,教学评价内容需整体考量幼儿认知、情感、实践操作以及社交等因素,系统化判断其学习及发展情况。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重视评价幼儿学习成果与技能提升,新课改要求教师助力幼儿全面发展,为此评价内容需涉及幼儿对知识及技能学习程度。利用观察记录、口头表述、作品呈现,对幼儿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等方面学习成果实施评价。其次,注重幼儿情感态度和道德品质,幼儿园教育不单纯是为传递知识,更为关键的是要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情感及道德品质等实施培养。为此,教学评价内容应涵盖幼儿社交行为、思想品质和情感表达,利用观察记录、教师评语及幼儿自我评价等多种模式,对其情感表述、团队协作能力、思想品质展开整体评价。再次,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及创造能力,新课改尤为重视对幼儿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基于此教学评价内容也应注重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发展情况,采用作品展示、问题解决及观察记录等模式,对其学习期间主动性、创造性和利用已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实施评价。另外,幼儿学习环节和学习模式对其发展有着关键影响,因此评价内容应包括幼儿学习热情、学习方法及动力,通过教师评语、学习反思、观察记录等策略,评估幼儿学习期间耐心、主动性、反思能力和融入程度;最后,为整体评估幼儿学习和发展情况,可通过观察记录、个案分析、家长反馈、作品呈现等方式,采取多种评价模式和手段,让评价更具科学性[2]。
三、改善幼儿园教学评价模式,达到高质量教育目标
新课改背景下,打造幼儿园教学评价体系极为关键,为充分满足幼儿发展个性化诉求,创新及改善幼儿园教学评价模式是其中重要环节。首先,幼儿园教学评价需具备整体性,以往教学评价更加重视对幼儿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等方面评估,但伴随新课改提出及推动,强调对幼儿各方面能力培养。为此评价模式也应充分考量幼儿在数学、美术、音乐、语言、体育等方面真实表现,而不单单是围绕考试成绩和答题情况对其学习成果展开评估。其次,幼儿园教学评价应重视过程性,和以往结果导向性评价进行对比,过程性评价尤为注重幼儿整个学习环节,且特别关注其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习方法掌握情况,利用了解幼儿学习活动,明确其在学习中各方面表现,可知晓其学习实况,第一时间给予其针对性指导。此外,幼儿园教学评价应具备整体性,幼儿学习及成长环节中不但要掌握基础知识,还应通过实践对知识有效利用,为此评价模式应涉及到书面检测、实践操作、项目制作等方面。最后,构建幼儿园教学评价体系,需依靠学校和家长高度配合,共同创设出满足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发展需求的评价机制,如此才可实现推动幼儿各方面能力良好发展,达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3]。
四、实现恰当分层教学评价,为全体幼儿给予优质教育服务
新课改背景下为实现构建幼儿园教学评价体系的目标,恰当科学实施分层教学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方法,可充分贴合及满足幼儿园教学特点,能够深入了解全体幼儿真实发展情况,第一时间察觉问题并进行有效干预和引导。此外,分层教学评价还可缓解教师压力,提升评价科学性和全面性,而怎样实施恰当有效的分层教学评价。首先,围绕实际情况提出评价标准;其次,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教师应围绕幼儿实际表现和各方面能力发展水平,把幼儿划分成几个层次进行评价,此种评价体系方便教师充分掌握所有幼儿特点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及时借助有效教学方法和措施推动幼儿健康成长。此外,利用该方法还可让家长对孩子发展情况形成全面认识,并与教师实现密切合作,通过家园通力配合帮助幼儿良好发展。另外,分层教学评价还应借助不同评价模式,以往笔试和口试评价无法展现出幼儿实际发展情况,为此应融合观察记录、家长评价等元素,教师也需有意识强化自身评价能力和专业水平,了解幼儿发展规律及特点,获悉科学评价手段和有效措施,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为教师提供专业化培训,促使教师更好地开展分层教学评价工作。由此可知,恰当科学分层教学评价,对创设健全幼儿园教学评价体系有着重要影响,利用制定评价标准、构建科学评价体系、采用不同评价方式及推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等模式,即可整体掌握幼儿发展情况,让教学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给予所有幼儿良好且优质化教育服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富有创造力和活力的接班人。
结论: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幼儿园教学评价体系属于一项复杂且重要任务,要求教师能够充分考量各方面因素,总结实践经验并采用恰当方式,合理选择评价指标。且重视突显幼儿主体地位,能够创设出一个可推动幼儿认知、思维、情感以及社会性等方面整体发展的评价体系,为学前教育质量和效率提升给予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姜漫.幼儿园开展教学评价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甘肃教育,2020,(20):68-69.
[2]王淑萍.探索构建幼儿园教学评价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6):19.
[3]周佳明.试论幼儿园教学评价策略的完善[J].成才之路,2019,(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