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索

万艳华 董小林 崔建宏 高艺嘉

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卫生职业学院,650101

摘要: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升级。为了实现我国行业与国际形势的对接,我国教育部自小学时期便开设英语课程,以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英语作为国际友人交际的重要语言,也是帮助学生走出国门,提升内在修养的重要工具。而高校作为学生人生的重要中转站,是描绘学生的宏伟蓝图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不仅要做到对知识营养的摄取,还需强化学科知识与学科素养的同步提升,这也是当代众多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高校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遵循时代的变革发展形势,同时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开拓一条全新的教育之路。文章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探寻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DOI:10.12721/ccn.2025.157031
基金资助:昆明卫生职业学院2023年科研资助项目:基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索,项目编号JY2023-08
文章地址:

现如今,我国行业发展及经济呈现了全球化发展趋势,因为各国文化、历史的不同,增加了国际沟通的难度。而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为不同国家的沟通带来了便捷服务,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随着英语在全球的广泛应用,现已实现由教育领域向职场的过渡,不仅为各国友人的沟通提供便捷服务,同时也反映了职场的激烈竞争。高校作为学生进入职场前的重要中转站,其学科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而在应试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广大高校英语教师则忽略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成了当下高校英语教学课堂上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英语核心素养概述

(一)概念

当代教育领域除了对学科知识的教学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同时也提倡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这也成了社会各行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标准。而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课堂知识,注重其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培养,还需注重学生学科应用能力与实践生活的结合。所谓英语核心素养,即学生在学习英语课堂知识后形成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内在品质,除了听说读写四项英语学习技能,还包括了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英语思维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1]。

(二)内涵

1.语言技能

所谓英语语言技能,即我们熟知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听懂日常对话的内容,并用所学英语词汇、短语进行日常交流,并对英语文本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用笔写下自己的真实想法与观点[2]。自小学时期,我国教育领域就倡导对学生开展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2. 语言思维能力

所谓英语的语言思维能力,即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思维能力[3]。具体可理解为学生在应用英语词汇、短语的过程中在脑海中形成的逻辑性思维,并对英语短语、语句的构造规律进行总结、归纳与思考。

3. 跨文化交际能力

所谓不同国家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与习俗,而学生在学习英语学科的过程中,也要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语言交流,给予其充分的尊重,以实现跨文化交流。如思想开放的美国崇尚AA制,而在我国则认为AA制是打破友谊的标志,而在与美国友人共同进餐时,需尊重其决定。

4. 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不再满足于课堂学习,借助手机、电脑、APP等工具实现随时随地在线学习。而英语学科的学习也是如此,通过APP的学习,拓展了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渠道,这便是英语学科素养中的信息获取能力。而面对林林总总的网络信息,如何筛选有助于学生学习、有价值的信息,则是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具体体现[4]。

二、指向英语学科素养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学生差异

正所谓“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而在班级中,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而导致其自主学习能力、学科成绩显著不同,而学生的差异也是广大学科教师共同面临的严峻考验。而关注学生的差异也是英语教学课堂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善于运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关注学生身上散发的“光芒”,并鼓励其自主探索问题,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而教师在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时要精心设计开放式、实践性强的任务,吸引全班同学的积极参与,保证班级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够积极投入到任务学习中[5]。

(二)学生的兴趣需求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需求,同样要将目光聚焦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设定学习任务,比如新生代英语基础教程第一册unit3《What`s for lunch?》一些学生对各国的美食透露出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设定《The temptation of the tip of the tongue in England》,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并沉浸在对英语知识的探索中。

(三)引导式教育

任务作为驱动式任务教育模式的核心内容,也是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在设计任务内容时,教师需注重学生的传授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索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这也使得驱动式任务教学的内在应用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内容时,需以启发式代替命令式,在注重学生英语技能需求的同时,多关注学生的表达方式需求,让学生在探索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适合自身的方法,确保英语课堂学习效率的稳步提升。

(四)鼓励学生之间开展交流

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强的语言学科,不仅注重对词汇、短语及语句的积累,还需注重英语的实践技能,教师要确保学生在领会英语学科知识的前提下,将英语知识真正应用于生活实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确保每组学生优势互补,鼓励学生在探究任务的过程中,充分表达自身的观点,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增强其对英语内容的深刻理解。

三、基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一)设置任务情境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开展的首要前提条件便是良好的任务情境。任务情境是帮助教师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象化的重要渠道,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加透彻地理解所学内容。在任务情境下,学生深刻意识到英语不仅作为一门学科存在于教学课堂,更是一种实用性强的沟通工具,因为英语实现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们的交流与沟通,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任务情境的设定,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深刻意识到英语学科的学习与任务趣味性的密切联系,并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任务的探索学习中,并帮助其充分掌握各项学习技能。而教师在设定任务情境时,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其走向职场后更加胜任岗位。

比如在开展新生代职英语基础教程第一册unit7《Our son is going to get a job》一课时,教师首先可将教学课堂布置成某公司的招聘现场,自己化身为该公司的CEO,而所有同学则变身为“求职者”,在开展教学课堂前,教师可利用班级群或课间时间,向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Each student is required to design a resume and attend a company's job fair next week on time”。这种任务情境的设定,让学生提前感受步入职场的紧张感、喜悦感,而学生在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兴趣爱好,精心设计专属的“简历”。而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在将班级打造成该公司的“招聘会”,并致辞“Everyone of the job seekers, my company is a large Internet companies, has dozens of branches across the country, work content has technical operation, data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product operation and promotion, software development, in line with the thirst for talent, now held the job fair, hope to get more talents, create a better tomorrow!”。之后由所有的“求职者”自行决定面试顺序,并呈现自己精心设计的“简历”,比如某位同学因酷爱网络游戏,而将简历打造成“动漫主题”的简历,并设计游戏通关的形式,展现自身的专业性,在面试环节,该位求职者这样进行自我介绍“Hello, my name is xxx, graduated from xx university, my specialty is to play online games, from the earliest CS shooting to today's peace elite, stimulate the battlefield, the glory of the king, I am a senior player, how many day and night, I immersed in the world of the king, although the grades plummeted, but I seem to be in the game world to open my other life, therefore, I choose to stud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realize my own value, and my job concept just with your company development concept, hope to be able to give me the opportunity to realize self value”。这种任务情境的创设,增强了学生参与任务学习的兴趣,为学习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开展多元化评价

英语教学课堂上,学生作为主体,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中,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而自我评价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渠道。教师通过学生的评价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强化教学工作的针对性。而在任务驱动式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元化评价模式,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扎实的基础。具体可采取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并充分了解学生在自我及他人眼中的真实情况,最后由教师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任务参与度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结论:综上所述,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是增强英语课堂实践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学生无障碍交流的重要渠道。教师在设计驱动任务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科需求与个体差异,打造高质量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于淼.“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4,(01):34-37.

[2]张静晰.新课标下的中职英语教学设计——以高教版中职英语(2)Unit8为例[J].知识文库,2023,39(24):67-70.

[3]贾小利.核心素养视角下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海外英语,2023,(23):219-221.

[4]李向丽.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评《实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J].应用化工,2023,52(08):2507.

[5]庄艳.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J].校园英语,2023,(07):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