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突出急诊特点努力提高急救医学教学水平

王海霞 曹斌

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753000

摘要: 为了满足急诊医学的发展,提升急诊医学的教学质量,医院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急诊抢救系统,进行急诊的质量管理和专业技能的建设,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持续强化急诊的意识,突出急诊的特色,提升了急救员工的紧急救护技能和快速反应的技能。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中,培养他们的思想品质、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他们进行了培训和管理。
关键词: 急诊特点;急救医学;教学水平
DOI:10.12721/ccn.2025.15700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医学界改革发展的整体趋势,一是因为各个学科支系越来越多元化。从医学类专业发展的需要来说,是一种提升,但也仅仅局限于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同时,相关的专业知识常常会被忽视或没有足够的关注,从而导致了知识层面狭小,工作经验局限的形势。另一方面,随着多个学科的融合,许多不同学科的伤病、疾病和综合症,并不是医学中心的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

1我国急救医学的专业与教学状况

突出急诊特点的急诊医学是医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理念,在国外发达国家已有60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只有3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理念的发展,急诊医学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急危重症及突发事件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所以,急诊医学中的危重病急救也进入了一个比较活跃的阶段,在学科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在部分三级甲等医院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急诊医疗系统,它的发展与教学水平还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尤其是在我国的医学大学里,只有很少的几所学校有急诊医学专业,而现在,大多数的医学院校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急救医学教学,对急救医学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比较低,而且,在大多数国家的医院制度下,即便是到了医院,也很少能够得到系统的急诊学专业的训练,这说明,我国的急诊医学学科建设严重落后,教学缺乏系统化、标准化,所以,在医学本科阶段,进行急诊医学教学是势在必行的。

2 急救医学课程改革的途径

2.1增强对急救知识的认识,增强临床急救意识

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跨学科、涉及的内容和领域很广的学科,所以对综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这就需要我们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急救医学这一前沿学科的特性,在拥有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多专业、多学科也要有深入的认识,对急救医学的专业理论和现行的专业理论进行比较、归纳和综合,在急救医学的教学过程中,既要牢牢抓住“急”字的核心,又要与现代医学的发展相结合,扩大教学内容,尤其是在当代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不断出现的背景下,可以对陈旧甚至错误的内容进行修正、改进或抛弃,使学生能够获得最新最正确的理论知识,树立探索和创新的观念,进而形成正确的临床急救思维能力。

2.2完善急救教学手段,促进急救教育的质量

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理论的灌输是很重要的,但仅仅是理论知识还不足够,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工作中,结合临床工作中的各类急危重症急救例子,并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到急诊现场,开展情境式教学,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体验急诊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掌握丰富的急救知识和技巧,此外,还可以将学生分成批次前往不同的急救站开展实习,每辆救护车都配备一名学员,平均工作8个小时,参加现场救治,护理,抬担架,将患者送到最近的医院等,在学生实习完成后,请每一位同学汇报自己的急救实习经验,并从中挑选出好的实习案例,让学员们亲身体验一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3强化急救中的法律法规知识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医护人员的每一次医疗行动都离不开法律,尤其是急救医学工作者,处在医疗工作的第一线,不但要直面医疗事件,而且要解决很多与医疗有关的法律问题,急救医疗通常采取先抢救后诊断的方式,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具有更加专业的法律知识,而这些法律知识又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效果,所以,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出于好奇心理,在没有经过指导教师的同意下,就擅自给患者实施临床手术,这是违法的,所以,在急救医学教学中,要加强对他们的法律指导,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明白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并在法律的框架下开展医疗活动,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下,大家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医疗行为被告,甚至上法庭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所以,在我们的临床教学中,要不断地告诫学生,要在法律许可的条件下,依法执业,才能有效地防范法律风险。

4结语

急诊医学的病情急迫性和疾病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教学不能象其它学科一样,采用查房的方法来对典型病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解释。另外,由于急诊病人病情的紧急性,所以它不能象普通学科那样,边诊断边给学生讲病情的特点,诊断治疗的原理与方法,这就造成了教学的滞后性和示范性。总之,急救医学的学科和教学水平迫切需要提升。根据当前的社会状况、临床理论和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对急诊医学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与其它学科的临床教学相比,有着一定的共性与个性,只有掌握了这种共性与差异,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从而提升临床,急救教学效果。

在实践工作中,学院通过推行急救医学教学改革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大大地提升了临床急救的教学效果,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做法。

参考文献

[1]李莹;丁燕;雷金美;袁锦波;杨娟,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在基于移动学习的护理综合实训中的应用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21(11)

[2]何池义;李琳;周爽;童成成;郑兰荣,情境式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的作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1(13)

[3]崔柳君;徐敏;徐萌,综合教学模式在急诊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中医急症,2020(21)

[4]孙胜房;崔守永,CBL教学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影响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5)

[5]李建芳;岑志远;梁琼丹,微课在社区居民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效果[J],右江医学,2020(06)

[6]常彩霞;曾云霞;牛雪雷,混合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在护理综合技能和临床思维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对比[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