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音乐游戏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运用

李萍

大方县长石镇山坝幼儿园,贵州毕节,551618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天性,游戏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以及生理发展实际情况。在游戏当中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活动的乐趣,能够促使幼儿放松身心,充分表现自己,因此将音乐游戏合理运用到幼儿音乐活动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音乐游戏;幼儿音乐活动;运用
DOI:10.12721/ccn.2021.15700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音乐能够有效的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幼儿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正处在生长启蒙阶段,教师结合幼儿天性特点,实行音乐游戏教学,提升幼儿园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一、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应用的意义

音乐游戏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对小朋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音乐游戏中,小朋友不仅能够学习音乐的技能还能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小朋友在音乐游戏中能够获得欢乐,也会渐渐喜欢上音乐。首先音乐游戏能够有效的促进小朋友的感知能力。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启蒙阶段,小朋友对于外界的感知能力大部分来源于幼儿园的教学。而幼儿园的音乐游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朋友的听觉能力,还可以养成小朋友良好的听物习惯。另外,音乐游戏还可以有效的加强小朋友的记忆力和想象力,记忆力对于人们对外界的认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处于舒适的音乐环境会加强幼儿对音乐的记忆能力。与此同时,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对音乐的内容进行联想,久而久之,幼儿的想象力就能够得到培养。音乐是人们抒发和表达情感的一种途径,所以说人类表达情感的艺术就是音乐。在幼儿园的音乐游戏中,小朋友不仅可以在音乐中感知音乐所表达得情感,还可以加强幼儿园小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人的一生中,情感由低级走向高级的关键阶段就是幼儿园阶段,这也是启蒙阶段。通过音乐游戏可以丰富小朋友的情感,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操。幼儿园的音乐游戏能够有效的帮助小朋友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是小朋友对外界情感感知的一种新的体验,能够有效的培养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在幼儿园时期的幼儿会认识很多好朋友,而音乐游戏更能够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二、音乐游戏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运用

(一)创设游戏情境,提升幼儿参与度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在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将其运用于幼儿音乐课堂上,能有效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音乐课堂的参与度,作为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游戏情境,将二者有机结合,促进幼儿的课堂参与度,使其对音乐学习产生不一样的感觉。

例如,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进行相关的音乐课程学习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孩子的课堂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学习《小青蛙》,对于幼儿来说,接触青蛙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教师通过播放青蛙的相关视频以及图片让孩子对青蛙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模仿青蛙的姿态和声音,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中,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极高,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地想要尝试青蛙的模仿。在幼儿进行模仿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及时更正模仿中的问题,当幼儿把握声音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向幼儿播放该歌曲的原声,听的过程让幼儿发现其副歌部分存在一定的蛙声,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当所有的孩子都在尝试模仿时,课堂逐渐走向高潮。接着教师在幼儿兴奋的情绪中教授孩子小青蛙的唱法。幼儿会以高昂的斗志和激情参与其中。在幼儿所有学习曲目中,这样类型的曲目比较多,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寻找幼儿喜欢的情境模式,并以此开展相关的学习,从而让孩子发现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使其充满主动学习的欲望和激情。

(二)设置游戏环节,促进幼儿融入课堂

幼儿所处的年龄造就了其对游戏课程的喜爱,但游戏方式的设置对于幼儿的兴趣激发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堂上融入游戏元素可以提升音乐课程的高效性。因此,作为幼儿音乐教师在音乐课程开展过程中设置更多的游戏环节,让孩子在学习音乐前有一个兴奋的热情和态度。需要注意音乐游戏环节的设置要尽可能的符合幼儿的心理,使游戏和课堂关联紧密,从而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游戏化教学。

例如,在学习《厨师与小老鼠》时,教师可以围绕该内容设置趣味游戏环节,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将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老鼠,一组扮演厨师。然后让孩子在教师中围成一个大的圆圈,至于按照怎样的顺序围绕由抽签决定,在分好不同的角色之后,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厨师与小老鼠的音乐,在音乐响起时要求所有人围着转圈,当音乐停下来时所有人立刻喊出自己的角色,小老鼠需要立刻蹲下表示自己的身份,作为厨师则要站着伸手去抓身前的小老鼠,被抓住的人淘汰,倘若身前不是小老鼠则不用抓,也不会淘汰,以这样的方式寻找最敏捷的孩子。经过音乐的反复播放,孩子深深地融入游戏中,同时需要不断地注意音乐的播放与暂停。而这对于幼儿的音乐学习有着巧妙的推动作用,这样的游戏设置可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思维活跃性。游戏的设置要充满趣味性,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孩子的参与激情。

(三)自制游戏道具,吸引幼儿学习主动性

音乐课程中教学方式的不同最后所取得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为了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孩子利用自制的游戏道具参与课堂,激发幼儿的好动心和好奇心,同时在音乐学习时利用自制游戏道具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需要注意游戏道具的设置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这样的游戏化课堂设置不仅能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激发其参与课堂的兴趣,也能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使其逐渐喜欢上音乐课堂。

例如,在学习《兔子和狼》时,教师提前搜集各种各样的有关狼和兔子的相关图片和卡通形象,然后在课堂上向孩子进行展示,并要求幼儿在其中寻找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形象进行自主绘画,让所有的幼儿动起来,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经过一段时间的绘画,所有人都展示出自己的作品,接着教师对幼儿的绘画进行鼓励,要求孩子将自己绘制的图画用胶带贴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将该歌曲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播放的同时要求孩子学习自制绘制的形象的特征,比如狼要模仿其凶猛勇敢的一面,而兔子则要模仿其可爱、蹦蹦跳跳的样子,在欢快的氛围中反复地播放音乐。此时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孩子在模仿动作的同时学习歌曲,看哪位可以以自己绘制的动物特征为原型,创作出符合音乐风格的舞蹈,这对于好动的幼儿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每个孩子都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很快就有幼儿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舞蹈,孩子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其余的孩子对于表现好的或者有喜欢的舞蹈鼓掌鼓励,最后根据孩子的反应评选出最佳创作者。

三、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游戏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活动能够促使幼儿形成良好个性,能够陶冶幼儿性情,还能够促使幼儿艺术素养高度发展。为了使音乐活动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应重视对于音乐游戏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有效运用策略进行分析探究,让音乐能够成为幼儿真正的快乐,促使幼儿深入音乐艺术殿堂当中,进而使幼儿能够通过音乐获得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梅兰. 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策略探讨[J]. 喜剧世界(下半月),2020(01).

[2]何立. 浅谈游戏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运用[J].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7).

[3]张志琴.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有效运用[J]. 幸福家庭,2020(11).

[4]王雪梅. 游戏中感知“音乐”———关于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策略的探讨[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