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膝关节骨折患者的骨科-康复联动模式康复护理作用

宋鑫 白嘉慧 袁佳玉 杨智慧

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1430

摘要: 目的:探析膝关节骨折患者的骨科-康复联动模式康复护理作用。方法:在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中选取90例展开分析。遵从双色球法分组,45例归入参比组并执行常规康复护理,45例归入探析组并执行骨科-康复联动模式护理。比较2组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护理前,2组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对比无差异(P>0.05)。在护理后,探析组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均高于参比组(P<0.05);探析组的并发症情况少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为膝关节骨折患者护理时,执行骨科-康复联动模式护理能够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情况,建议使用。
关键词: 膝关节骨折;骨科-康复联动模式护理;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
DOI:10.12721/ccn.2024.15700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膝关节骨折是指外力直接碰撞或间接暴力外伤导致的髌骨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情况[1]。患者伤后常存在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为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困扰[2]。在临床治疗后配合适宜康复护理方式有助于减轻病症不适,恢复膝关节生物功能,加快康复进程。本文对膝关节骨折患者的骨科-康复联动模式康复护理作用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2021.10-2023.10,选取此时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90例进行分析。按双色球法分组,参比组45例:男女患者之比=25:20,年龄由低至高为24-70岁,平均(47.16±4.38)岁;探析组45例:男女患者之比=24:21,年龄由低至高为25-69岁,平均(46.85±5.23)岁。比较2组的临床信息,差异无意义(P>0.05)。所有纳入者均符合膝关节骨折诊断依据,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认知功能缺陷、精神异常、沟通障碍、凝血障碍、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参比组执行常规康复护理,主要是由骨科医护人员为患者执行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包括卧床期四肢被动活动、主动活动、膝关节屈伸训练、坐位训练、踝关节负重训练、平衡训练等。

探析组执行骨科-康复联动模式护理,详细内容如下:①组建联动护理小组:由骨科医护人员、康复科医师组成,均需进行集中培训,掌握膝关节骨折常用康复操作,训练具体技巧,增强自身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人员。②骨科康复训练:具体内容同常规康复护理一致。③康复科康复护理:在术后3周,为患者进行针刺处理,取穴包括梁丘穴、膝眼穴、阴陵泉穴、委中穴等,以补法针刺,得气后留针20min,一日一次;展开肢体按摩,在膝关节处进行滚法按摩,在双下肢肌肉进行揉法按摩,在膝眼穴、血海穴等处进行点按法按摩,以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皮肤肌肉,减轻疼痛不适,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1.3 观察指标

1.3.1 膝关节功能 评估工具即HSS量表,得分区间:0至100分,且得分越高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1.3.2 生活质量 评估工具即SF-36量表,得分区间:0至100分,且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佳。

1.3.3 并发症情况 种类:感染、软组织粘连、深静脉血栓。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包进行2组数据分析处理,其中膝关节功能等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实施t检验;并发症情况使用(n%)表示,实施X2检验。比较2组研究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

2. 结果

2.1 比较2组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

护理前,2组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探析组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均高于参比组(P<0.05),见表1。

表1  2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比较(x̄±s)

截图1743989604.png

2.2 比较2组的并发症情况

护理后,探析组的并发症情况少于参比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情况对比(n%)

截图1743989624.png

3. 讨论

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类型,其发病率约占全身骨折的3%,且以20-50岁人群多见。典型症状有膝关节肿痛、皮下瘀斑、伸膝活动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多采用手术治疗,恢复骨折断端,修复关节面平整,治疗效果显著。术后进行科学护理方式有助于规避危险因素,促进患者康复。常规康复护理虽可发挥一定作用,但缺少康复科人员的专业护理,康复效果不理想。而骨科-康复联动模式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不仅由骨科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护理,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还由康复科人员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借助针刺、按摩等方式促进血液流动,加快肿痛消失,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同时,还可防范并发症,预后恢复更佳。本研究表明,探析组护理后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均高于参比组,且并发症情况较少(P<0.05)。由此可知,骨科-康复联动模式护理是一种效果较确切的护理方式,对稳定患者膝关节、提升预后恢复质量有一定价值。

综上,为膝关节骨折患者执行骨科-康复联动模式护理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维持良好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蒋敏.常规康复护理联合CPM锻炼在膝关节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3,36(21):149-151.

[2]朱晓雅.多元化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07):1083-1085.

[3]颜惠琴,任智慧.康复护理对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J].婚育与健康,2023,29(03):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