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客教育理念的背景及其现状
1.创客教育理念的背景
“创客”一词的发源地是美国,这里的“创”包含了创新与创造。自从麻省理工建立了一间个人实验室之后,想要搞发明创造的人便不再需要自己拥有昂贵的实验室与器材,这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发明变得更加便捷也更加普遍,它不再是某一类人群的专属,于是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自己设计并创造,将他们的创意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转化为实物,这类人群就称为“创客”。当创客们的创意精神与学校教育碰撞在一起时,便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称之为“创客教育理念”,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创客课程,并为学生提供了创客空间。它基于学生的兴趣,更加关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动手创造的能力。在团队合作中也能增强个人综合素质,与课标相契合。
2.创客教育理念的现状
我国对于创客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发展还不够成熟,创客空间也主要集中于发达地区,受资金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校对于开展创客教育有一定的压力。比如笔者所在的某某小学,首先,创客教育所需要的一些技术设备大多比较昂贵,对学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其次,由于全国没有一套统一的关于创客的教学设计,因此需要教师自行完成课程创新,甚至需要请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培训,这对于已经适应了传统教学的老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针对以上现状,笔者认为首先可以在学校里小范围的试验,按照自愿参与的方式选择一部分教师组成“创客小组”,开发特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反馈逐步进行改进,再推广至整个学校;其次在资金方面,创客教育并不意味着一定需要昂贵的器材,通过多媒体或一些创客常用软件如scratch也能够完成一个创客课堂;最后,创客教育并不是把课本全部丢弃,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教师仍然会讲授,只不过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一种更为创新的方式进行授课。
二、创客教育理念与小学音乐课堂融合的必要性
1.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生不像中学生那样更加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他们也缺乏一定的自制力,所以对于课堂的感受也更加直接,有趣的课堂才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俗话说:学习兴趣决定学习效果,小学课堂不能一味地关注知识的灌输,更要设计一些教学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当中。
以创客教育理念为指导,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创客元素,比如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表现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一个趣味又生动的课堂。例如:湘教版一年级下册《小雨沙沙》歌曲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使种子在小雨的滋润下发芽、破土、成长,随着动画伴随着演唱,这样的形式让一年级的孩子们对音乐有了新的认知,更加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2.实现音乐的情感教育
美国《豪斯莱特宣言》中指出:音乐在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升华人的精神,丰富生活的质量。由此可以看出,音乐的情感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小学是学生音乐启蒙的阶段,教师应当通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走进美妙的音乐世界。
在创客教育理念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融入到课堂的音乐氛围之中,体会音乐的魅力。例如湘教版三年级下册听赏管弦乐曲《杜鹃圆舞曲》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活泼的小杜鹃形象,配上主题音乐,感受小杜鹃抖动羽毛、摇头、自由飞的可爱形象。在参与音乐表演时,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其音乐形象,解决了听赏课的枯燥无味。
3.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重视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身为教师,言传不如身教,只有教师不断地在实践中创新自己的教学设计,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的学生。此外,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实践,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更深入地理解课堂知识。
创客教育鼓励以学生为主导,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与团队活动中,因此在课堂的设计上,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创作的平台及条件。例如在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课《小小鼓号手》演唱歌曲中。首先我布置任务,让同学们在家寻找模仿鼓、镲的生活用品,然后以四二拍子有节奏的敲击,用手机录制音频,在课堂上随歌曲一同播放,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自己寻找的音源节拍带来的不同效果。创造带给学生发现的动力,展示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爱上音乐。
三、创客教育理念应用于音乐教学实践
1.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物品制作小乐器
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可以发出悦耳的声音。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到生活的音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体验。例如,我在执教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课中,本课安排了演唱歌曲,《踩雨》、《大雨和小雨》和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这三首音乐都是以自然界的“风雨雷电”为主线,通过声音表现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中声响的探索和表演欲望。如何探寻大雨声响,首先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聆听大雨哗哗、小雨沙沙、狂风呼呼、雷声隆隆的声音,再让学生回家后找到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利用。经过同学们的实践和讨论,同学们都认为用矿泉水瓶装豆豆的方式可以表现雨声,这种小乐器携带最为简便,也最安全。狂风的音响,有的用塑料袋制造音响、有的用抖书的方式。在模仿雷声时,有的同学拿来了家里的小盆,有的同学拿来了小锅盖……同学们都在用心的发现身边的音源素材。
2.运用多媒体分段听赏,直观感受乐曲表达的情绪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中,《春节序曲》的欣赏可谓是让同学们再一次感受年味。每年三十当天,这首乐曲就会在央视直播中反复出现。音乐中表现的热闹欢腾、互相庆贺的场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其中闹秧歌的锣鼓声和歌声融为一体,唢呐声亲切悠扬,双簧管、大提琴的演奏无时不在表现人民欢庆春节的热闹氛围和幸福,最后由小号独奏将音乐推到主部的再现,将快乐的情绪渲染到了极致。这部复三部曲式结构的音乐,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后,能够更加清晰的分辨乐曲段落及表达的情绪。
四、结论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践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首先,传统课堂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引入创客元素后能够让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更强,也让音乐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其次,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通过现代教学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音乐,使情感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后,音乐课堂中的创客教育让学生更勇于展示自己,发表自己的创新想法,锻炼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学到了课本知识,更获得了全方位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2]许涛,刘涛,杨新,王松涛.校园创客教育生态系统的要素及构建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6,(05):50-58.
[3] 段金星,范汝梅,盛京华.《文化与音乐教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4]郭伟,钱玲,赵明媚.我国教育视域下创客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技术,2015,(08):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