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孕产期健康教育知识实践

张瑶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京市,100000

摘要: 孕产期是妇女一生中最特殊的时期,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和哺乳婴儿等一系列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不适和改变,所以对其进行系统、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既往我国对孕产妇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完整综述报道极少,本文通过某妇幼保健院多年孕产期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对新时期孕产期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孕产期;健康教育模式;实践;探讨
DOI:10.12721/ccn.2023.15703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孕产妇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迫切需要得到专业连续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及时获取孕产期保健知识,安全度过这一特殊阶段。因此,全面、全程、专业、系统的孕产期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某妇幼保健院自 2009 年 4 月启动孕产期健康教育中心以来,通过对 1525 例孕产妇开展从怀孕、分娩、产后一条龙孕产期健教服务,探索更为规范化、个性化、多样化、人性化的孕产期健康教育模式,不断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科母婴发病率,保障围生期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1 健康教育模式

1. 1 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1. 1. 1 评估

对来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孕产妇,采用自行设计的孕产期健康教育需求评估表,了解孕产妇自身健康知识需求情况,如孕期营养、胎教情况、分娩方式、母乳喂养、孕期用药、心理保健知识等,对孕产妇健康需求进行评估。

1. 1. 2 建档

电脑记录每个孕产妇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健康状况和危险因素等基本信息,建立个人档案。包括: 年龄、文化程度、不良嗜好、情绪状况、遗传病、出生缺陷家族史、营养状况、既往史、过敏史、孕期检查、个人需求及接受健康教育情况等。

1. 1. 3 分组

 通过评估,分正常和高危组,进行分组健康指导,对高危风险孕产妇加强管理,随时观察孕期变化。给来院的孕妇发放听课证,听课证上有预约听课、时间、内容、咨询电话、温馨提示等项目,通过听课证了解孕妇宣教情况,定期进行电话跟踪回访。

1. 1. 4 分班

根据孕期分阶段健康教育,分为备孕班、孕早期班、孕中期班、孕晚期班及产后班,可按照每个阶段孕产妇的生理心理特点分重点进行健康教育。课前进行提问,课后填写答卷,及时了解孕产妇掌握保健知识的程度。

1. 2 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1. 2. 1 按需

根据孕产妇的不同个性、疾病、兴趣、文化程度、社会阅历、生活环境、个人需求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按照产妇生理和心理状态发生变化的实际状况进行,可自主选课,时间可长可短,不受时间限制,遵循普遍性宣教和个体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采取干预措施。

1. 2. 2 全面

按照产前、产时、产后 3 个时期“快乐孕育”的内容进行授课,注重知识的全面性。不仅包括优生优育、心理卫生、环境与生活方式、孕期营养与体重管理、妊娠常见不适与并发症、系统保健与分娩知识、母乳喂养、导乐分娩、新生儿疾病筛查、抚触沐浴、产后康复、婴幼儿护理等知识,二胎政策放开后增加了二胎备孕咨询、国家优惠政策等课程,并根据孕产期需求随时更新。

1. 3 人性化的指导方式

1. 3. 1 现场分享

孕 28 周后,由助产师对孕妇进行分娩知识教育,详细讲解分娩的生理过程,宫缩阵痛的性质,分娩过程中的呼吸技巧、减轻宫缩痛的方法等,还可以实地参观分娩现场,增强学习效果,课后坚持每日在家练习,为分娩做好准备。

1. 3. 2 分娩陪伴

临产后,由产妇选择助产士进行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全程健康教育指导,使其心理放松,适度运动,自由体位,以及呼吸配合、躯体按摩等,给予产妇有力的心理支持。分娩后及时对产妇进行床旁指导,包括: 母乳喂养、新生儿疾病筛查、产褥期饮食卫生、新生儿护理等。

1. 3. 3 心理疏导

在怀孕、分娩、产后通过正确评估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巧妙运用倾听、安抚及耐心交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一起分享母亲的快乐,与孕产妇成为可以信赖的朋友,增强信任感和安全感。①聆听倾诉,给予安慰,辅导孕妇学会调控情绪; ②争得家庭成员的帮助,给予更多关爱; ③开通孕期心理热线,随时进行咨询,消除孕产妇的紧张情绪和压力,减轻孕期和产后抑郁症,增强母亲自豪感。

2 探讨与思考

2. 1 重视孕产期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协作

孕产期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孕产妇及家庭成员掌握妊娠、分娩的有关知识和新生儿的日常保健措施,减轻孕产妇孕期、产期及产褥期的不适和心理负担,增加母亲的自豪感。美国医药协会调查研究显示,在健康教育上每花 1 美元,就会节省 6 美元的医疗费用,可见帮助孕产妇得到健康教育指导和保持健康状态,是获得良好妊娠和分娩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我国孕产期教育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社区医疗系统并不完善,极需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医护人员及有关专家应该加强研究和协作,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更加完善的孕产妇健康教育模式。

2. 2 开发孕产期教育的精品课程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怀孕潮”的即将来袭,高龄孕产妇比例有所增高,发生出生缺陷、孕产期合并症以及剖宫产的风险明显增加,孕产妇对迫切需要得到专业、精心、优质、有效的健康教育服务。通过设立精品课程,有针对性的对高危孕产妇进行提示、指导和教育,提高自我监护能力、降低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孕产妇身心健康水平、达到优生优育目的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2. 3 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是重视家庭力量、尊重患者、给患者以选择、医患信息共享、有灵活性、医患合作、赋权患者。对于孕产妇来说,家庭成员的态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国情,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融入孕产妇健康教育之中,通过邀请夫妻双方及父母一起讨论合作,拟定教学课程内容,提高家属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知识的接受,减少家庭在母婴护理方面的分歧和矛盾,促进家庭和谐,更增加了准妈妈对护理自己和即将出生宝宝的信心。

2. 4 加大自然分娩的宣传力度

研究报道,近 20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持续上升,导致我国大多数可顺产的孕妇放弃最自然的分娩途径,给产妇婴儿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而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通过采取情景教育、保健操练习、导乐陪伴分娩等措施树立孕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促进自然分娩,不仅提高产科质量,而且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家庭支出。

2. 5 推进延伸护理的规范开展

对于孕产妇来说,出院意味着其精心的照顾需求从专业机构转移到了非专业的环境中,延伸护理能够在不同地点和环境为其提供持续的专业照护。欧美国家的专业助产士可以从妇女孕期一直跟踪到宝宝 6 周大,及时了解患者所需,解决孕产妇家庭护理的疑难问题,让妇女在孕产期间得到周到的指导和护理,满足了孕产妇的大多数护理需求。促进产后康复,提高 6 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减少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围产保健质量。

2. 6 倡导人文关怀融入健教过程

通过人性化的课程设计,将尊重、同情、关心、理解的人文关怀融入到于整个孕产期健教服务过程中,通过温馨的氛围、柔和的音乐等,给于亲情关爱和心理支持,解除孕产期抑郁和紧张和对分娩的恐惧情绪,提高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产科优质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强桂彦,高咏梅,祁业敏. 对孕产妇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做法和体会[J]. 中国健康教育,2014,30(12):1158 -1159.

[2] 杨纯子,汪辉,徐蓉. 我国二级、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延伸护理服务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J]. 护理研究,2016,30(3):867 -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