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队易建联个人进攻能力研究

廖肇斌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100084

摘要: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以及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队易建联个人身体条件、投篮能力、突破能力以及各项进攻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身体形态指标方面,易建联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与对手内线球员差距不大,在得分能力方面,易建联进攻手段较丰富,投篮手感柔和,两分球、三分球和持球突破能力优于对手内线球员;但进攻方式和技巧较为单一,争抢进攻篮板球、策应能力和助攻能力较弱,特别是策应能力,与世界强队内线球员相比有着明显差距。
关键词: 易建联;男篮世界杯;进攻能力
DOI:10.12721/ccn.2023.15705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男篮世界杯是国际篮联举办的世界最高水平的篮球赛事。2019年,中国男子篮球队出征男篮世界杯,并力求得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卷。在世界杯比赛中,中国男篮表现不太理想,并且失去了东京奥运会的直通资格。易建联作为队长,成为了球队的主要得分手,场均上场28分钟,可以得到17.8分,投篮命中率可达51.6%。本文以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队易建联个人进攻能力为研究对象,统计易建联在比赛中各项进攻指标数据,分析其进攻中常用的进攻手段以及优势与劣势,找出具体差距,并给出合理的建议,为提高易建联和中国队其他内线球员的个人进攻能力提供参考。

 一、“进攻能力”的概念

“进攻能力”是指进攻队员在比赛中个人行为能力或通过集体配合所采取各种有效得分手段的能力[1]。进攻能力主要包括得分能力、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通过得分、投篮命中率、进攻篮板、助攻、快攻、基础配合等指标可以反映出进攻能力的强弱。在我国内线球员进攻能力研究中,我国男篮内线球员在防守强度大时进攻技术单一,进攻效率和对抗能力相对来说较差,而美国球员相对来说明显强于我们。 

二、易建联在比赛中进攻特点的研究

(一)易建联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与各队优秀内线球员对比

在现代篮球发展中,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国家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2]。身高是评价运动员身体天赋的基础,而体重指标能一定的反映出身体对抗能力,身体形态对篮球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有一定的影响,克托莱指数是基于身高和体重的比例关系,可以反映出人体每cm身高的重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身体肌肉的密度和对抗能力。根据官方数据统计,易建联的身高212公分,而体重达到116kg,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易建联的克托莱指数为547.2,西班牙队的马克加索尔身高211公分,体重116kg,克托莱指数为549.8,美国队的迈尔斯特纳,身高211公分,体重110kg,克托莱指数为521.3,澳大利亚队的阿隆贝恩,身高208公分,体重118kg,克托莱指数为567.3,由此可见易建联与各队身体强壮的内线球员的克托莱指数相差不大,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易建联的对抗能力较为出色。 

(二)易建联在比赛中投篮能力分析

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所采用的任何方式都是将篮球送入篮筐并得分,从而赢得比赛胜利。投篮,包括短程上篮、中程二分球和短距离外三分球,是赢得比赛的重要因素[3]。因此,投篮能力是得分能力的重要体现。根据录像观察和FIBA官方数据统计,在五场比赛中易建联两分球出手数最多,达到9.20次,可命中5.2个,命中率为56.5%,较可观。易建联在比赛中造犯规能力较强,因此场均罚球数较多,达到7.20次,可命中4.4个,命中率一般,仅为61.1%。最后是三分球层面,易建联在比赛中三分球出手数为2.80次,可命中1个,命中率为35.7%,作为一名内线球员,其三分球命中率较高。在五场比赛中,易建联场均可贡献17.8分,场均得分和总得分为中国队全队第一。 

(三)易建联在比赛中突破能力分析

突破是指在进攻时,通过自身肢体动作的移动摆脱防守人,创造投篮空间。随着世界篮球水平的发展,持球突破不仅是后卫和前锋的进攻手段,许多内线球员也会在三分线区域持球突破到三秒区造杀伤,同时也可以直接在油漆区域持球突破强打,总而言之,突破能力对于一名优秀的内线球员来说是不可或缺[4]。根据录像观察和FIBA官方数据统计,在五场比赛中,易建联突破总数达33次,突破得分占总得分的40.4%。在对阵尼日利亚的比赛中突破总数最高,且突破成功率较高。可以看出持球面框突破是易建联在比赛中常用的进攻手段。通过比赛录像分析,易建联主要在三分线区域接球,在接球后大多数是做投篮假动作,然后利用顺步或交叉步突破上篮,并且在突破过程中,易建联经常可以利用其自身出色的速度、移动能力和弹跳能力造成对手犯规。此外,在中国队的总得分中,易建联占据主导地位,突破得分也是全队最高,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中国队是一支以内线进攻为主的球队[5]。 

(四)易建联在比赛中各项进攻指标分析

在五场比赛中,中国队更加依赖于中锋得分,投篮区域过于集中于篮下三秒区,而易建联的进攻热区也集中在三秒区内,由此可见易建联在篮下的进攻是最有威胁的[6]。易建联场均得分17.8分,场均篮板球为7.8个,其中进攻篮板球为1.8个,场均助攻为1.2次,场均失误2.4次。由此得出易建联的得分能力较强,但由于年龄和伤病问题,进攻篮板球的争抢和失误的控制发挥不佳,场均助攻只有1.2次说明易建联的策应能力较弱,主要以进攻为主,侧面说明了中国男篮比赛中的进攻流畅度不高。

三、结论

根据比赛录像分析、FIBA中国官方数据统计研究分析得出,易建联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比赛中最常用的进攻手段是突破上篮,其次是近距离的投篮,且命中率最高。五场比赛中场均上场28分钟,突破上篮出手33次,命中18次。而近距离投篮出手27次,命中20次,其中包括7次扣篮,命中率为74.1%。最后命中率最低的是中距离投篮,共出手19次,命中6球。由于本次系列赛易建联的战术地位和无球跑动频率减少,导致易建联中距离投篮出手次数减少,且命中率仅为31.6%,命中率较低。在三分球层面,易建联在五场比赛中共出手14次,命中5球,命中率为35.7%,为全队第一,对于一名内线球员来说,三分球投篮的进攻手段是比较少见的。总的来说,突破上篮是易建联在比赛中使用次数最多的进攻手段,接球上篮是易建联使用次数最少的进攻手段,近距离的投篮仍然是易建联得分效率最高的进攻手段,而中距离投篮是本次世界杯比赛中易建联得分效率最低的进攻手段。    

四、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并且考虑到易建联如今的年龄和伤病,建议易建联在今后的训练生活中应减少体重,以增强脚步移动能力和速度的方式来弥补身体强壮度,同时要提高灵活性,在比赛中通过积极、灵活的脚步移动来抢夺防守和进攻篮板球的有利位置。易建联的近距离两分球投篮能力出色,而相比之下中远距离投篮能力较弱,建议易建联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巩固近距离两分的投篮能力,同时加强中远距离的投篮,包括中投和三分球,同时还要重点提高罚球命中率。此外,易建联的突破能力和争抢进攻篮板球能力较强,但命中率一般。在训练中要着重提高突破的技巧性和稳定性,在进攻中可采用变向运球或转身运球等方式突破,还要加强个人的背身单打和勾手投篮等技巧性的进攻手段,以提高进攻手段的丰富度。对于中国男篮其他内线球员来说,不仅要重点提高身体对抗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强脚步的移动灵活性。要加强突破的技巧性和速度,增强进攻手段多样性。

参考文献:

[1]王新力.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能力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05):504-506+501.

[2]万益林. 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技术的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

[3]温晋滔. 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中锋与国外优秀中锋进攻能力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20.

[4]靳铁柱.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与比赛队持球突破技术运用的比较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2021,42(06):50-53

[5]栾记海. 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突破投篮和分球技战术运用情况的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

[6]李翔. 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与对手中锋进攻技术运用对比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9.

作者简介:廖肇斌(2000-),男,汉,广东罗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