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学习范围慢慢扩大,除学习英语语言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外,同时注重文化的渗透,但是部分教师习惯于将侧重点放在西方文化的融入方面,导致学生对外国文化了解多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利于学生传承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英语知识的过程中需主动开发与渗透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祖国传统文化,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中的分布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考英语中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足见借助中国文化语篇来考查英语知识点已是高考英语命题的大趋势所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英语教师的又一使命。笔者对2020年至2023年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目部分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进行了梳理。2023年新课标I卷介绍了小笼包的起源、制作方法、外形,语篇的选材贴近生活,语篇通过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讲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美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做中华美食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2022年全国乙卷和2022新高考I卷涉及举办中国茶文化节,传播中国茶文化,语篇的选材立足我国传统特色茶文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中国文化多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地展现给世界;2022年全国甲卷语法填空介绍了一位盲人勇敢地踏上了丝绸之路,在旅程中他不仅致力于环境保护,还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完美呈现出来,语篇通过讲述中国故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2021年全国甲卷以西安古城墙为例,通过游客的视角来描述这座城市的美景和独特的文化,语篇向学生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切实增强“四个自信”;2020年全国Ⅱ卷阐列举了几种流行的新年装饰物及其代表的含义,即橘子、竹子和梅花,新年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通过在语篇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学知识,探讨新年用什么样的文化特色元素来装饰家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体现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2021年新高考I卷语法填空探索黄山的独特风光,将中国具有代表意义的自然景观用英语进行介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些情境既符合现阶段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要求,又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使其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学生自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尝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语言技巧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讨论课程中所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增强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二、高中英语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利用教材充分开展语法教学
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合理运用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和整合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语法教学。
(二)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法教学
下面以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单元的语法教学(非谓语动词作主语、宾语和表语)为例,说明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节语法课涉及的单元主题语境是“人与自然”。主要教学内容是“Reviews: non-finite forms as subject, object and predicative”。学习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两个语篇材料,了解苏州留园和二十四节气,带领学生进一步巩固非谓语动词的用法,下面以此为课例进行说明。通过语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篇文本是关于苏州留园的介绍,讲述了苏州留园的美;第二篇是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介绍,主要涉及二十四节气的起源、重要性以及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等内容。带领学生观察文本中,包含的动词不定式作主语、宾语和表语的表达,学习相关语法知识;利用不定式来介绍二十四节气,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在真实语境中内化和掌握动词不定式。带领学生学习动词不定式作主语、宾语和表语的用法要求学生用不定式来介绍二十四节气。学生通过前面基础词汇的学习对本单元的话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此外,学生对不定式的基本概念不陌生,但在英语语境下运用不定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观点与想法的能力有待提升。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回答问题,掌握不定式作主语、宾语和表语的用法,熟悉英语语言表达习惯;完成语法填空练习,运用本课所学不定式知识介绍二十四节气,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和自评互评,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不定式作主语、宾语和表语的用法,并运用不定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对不定式进行准确、灵活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输入知识,为语言输入搭建支架。通过观察,对比例句,让学生初步感知动词不定式。通过归纳、总结包含不定词的句子的特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动词不定式的具体用法。通过语法填空练习来巩固语法知识,并内化已学知识。要求学生运用动词不定式介绍二十四节气,以此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布置家庭作业,为下节课做好准备,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法的教学实践
理想化课堂中的文化教学,本质上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知识。基于此,在教学中,笔者充分重视高考试题带给英语教学的启示,组织学生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主题,进行英文写作。根据语法测试原则,一般语法填空为三七比例,考查3个虚词,分别为连词、冠词、介词;7个实词,分别非谓语动词、动词时态语态、形容词副词以及其比较级和最高级、词汇变形、名词单复数等。要求学生将自己书写的语篇改编成语法填空题目,一方面是让学生从出题者角度感受语法填空考查的重点;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总的来说,在新时期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与转变教学思路,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开发与渗透放在重要位置,纳入到日常教学范畴中,当作常规教学任务对待,结合英语学科特点与固有教材内容适当延伸教学范围,注重中西文化对比,借助读写结合与课下实践等途径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增强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中西方观点,主动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