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作为通过鲜明图画和简洁明了的文字来展现知识内容的一种载体,不仅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特征,还以其形象生动的形式受到了幼儿的广泛喜爱。绘本辅助下的各个领域的学习过程中,幼儿的阅读兴趣以及对知识内容的掌握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利用绘本来引导幼儿认知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不仅能够唤起幼儿的阅读热情,对于幼儿成长价值的独特性更是不可替代的。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有关传统文化节日教育的内容不断增多,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教育与绘本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不仅为幼儿更加全面生动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内涵提供了帮助,还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节日奠定了基础。
一、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与绘本阅读相结合的幼儿教育价值
(一)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学习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教育与绘本阅读相结合传承了极其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把中华民族文化融入到绘本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中,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儿童,让儿童更好地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幼儿阅读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相关的绘本,就是在回归传统,重拾经典,不仅有利于他们建构对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认识,还有利于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二)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优秀的绘本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想象力、创造力。绘本的艺术风格很多,有水墨、剪纸、皮影等等,具有浓厚的艺术色彩,结合儿童画的形式呈现出来,符合幼儿审美发展特点。幼儿在阅读绘本的时候,精美的画面能很好地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给予他们美的欣赏,同时幼儿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经常感受不同风格的中国艺术美,进而又会促进其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促进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绘本阅读相结合对幼儿的情感体验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富有趣味的故事情节和精美的画面,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浓浓的阅读兴趣,也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身心愉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其次,绘本内容向幼儿传递的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的教育意义,让幼儿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中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1]。
二、幼儿园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教育与绘本阅读相结合的策略
(一)结合绘本主题,创设融合式环境
幼儿教师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节日元素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充分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如在班级区域游戏中设置茶艺、书法、剪纸、刺绣等富有浓郁文化韵味的活动内容,营造相应的环境氛围,投放相关材料供幼儿欣赏感知、操作探索,表达表现。再如,结合班级主题活动和各区域活动内容,投放相应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绘本,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在感知、理解绘本内容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绘本创意表征活动,为幼儿搭建多元表征的平台,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记录,分享阅读中的收获和感悟。以绘本《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布置以“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花卉”为内容的主题墙,孩子们在阅读绘本时了解学习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习俗、农耕文化等并将之记录下来,也把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二十四节气的变化用图画、符号记录下来,再在主题墙上运用对比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此,环境中有绘本故事,更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生活故事,环境创设与主题教育融为一体。
(二)借助绘本阅读,了解传统节日发展起源
让幼儿感悟传统节日中的文化情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靠讲解文化节日的起源和发展远远不够的。但是,为了让幼儿对传统节日的错误印象发生改变,留下深刻的记忆,就需要教师注重发展起源的讲解。为了让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感兴趣,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对传统节日进行讲解,同时可以放大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而且以故事为媒介的传统节日讲解,也能够加深幼儿的记忆,让幼儿深刻了解传统节日的发展起源。比如,很多幼儿对“中元节”这一节日并不熟悉,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选用绘本《传统节日知多少》,教师与幼儿一同阅读绘本,了解关于中元节的知识。中元节是为了庆祝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这个时候就会祭奠先祖,用新稻米进行祭祀,向已逝的祖先报告收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绘本通过主人公“小玲”穿越历史观看中元节的起源,一步步地带出了关于中元节的相关知识,这能够让幼儿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让幼儿在学习之初就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这能够提升教学效果,绘本以图带文的形式,也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传统节日文化核心。
(三)利用食育绘本,浸润传统节日饮食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不仅有着众多的传统节日,而且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和故事。比如,正月十五的元宵、中秋节的月饼、腊八节的腊八粥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日常教学过程中最好的题材。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以绘本为载体的食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传统节日以及其中蕴含的饮食文化,让幼儿在品尝节日美食的同时,感受到节日美食带来的丰富的感官之旅[2]。在整个食育绘本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动手制作节日美食,并在食物制作的过程中融入绘本内容,让幼儿对于节日美食的来历了解得更加清晰,并感受到节日美食的特殊含义。譬如,冬至节当天可以带着幼儿一起动手包饺子,在动手之前通过绘本内容来了解“冬至要吃饺子”的习俗来历,然后亲自动手进行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幼儿回顾绘本内容,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四)根据绘本内容,开展相关节日教育活动
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教师会结合各种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增加幼儿对各个节日的了解,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根据课题的内容,教师也会选择相应的绘本,让幼儿在阅读中感受节日的氛围,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爱。例如,在重阳节前夕﹐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阅读绘本《会飞的抱抱》,绘本讲述了小猪阿文突发奇想,想送一个“很大的抱抱”作为特别的生日礼物送给千里之外的奶奶。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图片,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交流,让幼儿懂得陪伴,也是一种幸福。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为长辈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以此表达对长辈的爱。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要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前瞻性,认真思考如何以绘本为载体,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知识,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潜移默化地激发幼儿学习传统文化节日知识的兴趣,让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节日的在幼儿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逐渐蔓延,进而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3]。
参考文献:
[1]卢妙珠.浅析如何在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与实践[J].教育界,2021(21).
[2]徐薇薇.幼以食为天,师以趣引领——幼儿食育策略分析 [J]. 家长,2022(28):168—170.
[3]岳阳.中国传统文化绘本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方法[J].幸福家庭,2021(6):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