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与其他文化的重要区别在于红色文化起源于我国特有的革命红色基因,这是与其他文化的根本区别。同时目前针对不同的研究者在实践过程当中对红色文化资源也有着相对不同的定义。王潇就通过将红色文化资源的创造主体定义为中国共产党,将相关时间跨度定义为民主、社会主义和建设时期的历史、事件和革命精神。巩宇则认为,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最终产物。
2 小学教育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性
2.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小学生目前还处于三观尚未有效形成的学习时期,他们在思想上还存在非常模糊的概念,只能分辨基本的对错。如何进一步通过教育方式来激励、来引导我们当代中国学生树立起自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目前基础教育当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传统红色文化的长征精神以及井冈山精神等红色精神故事,不仅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当进一步了解的故事,同时这些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典范。将其进一步运用到小学课堂当中,可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学习红色文化坚韧顽强精神等伟大思想和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德育效果,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以及学生的人生哲学和基本价值观。
2.2 激发小学生英雄行为认同感
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红色经典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我国红色历史行为中的各类英雄事迹,了解革命先辈们的真实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以及英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了解红色文化所遗留的优秀品格,激发起学生对英雄的认同感以及学习榜样,激发起学生对英雄致敬战斗的热情。体验充满顽强拼搏的红色历史,一段接一段,代表的不仅仅是共同的红色历史记忆,同时更是新时代的精神以及道德的延续,每一次看红色故事,都是对中华民族英雄们无尽的怀念[1]。
3 红色文化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融合策略
3.1 利用红色文化基地优势
学校方面也应当进一步重视以及利用当地独特的红色文化,将当地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来。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传授不足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地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红色文化。小学生可以通过用英语介绍当地的红色文化以及精神,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树立起自身的文化自信心。有了充分的信心,学生就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过程当中来。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唤醒学生对红色文化知识以及精神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自主发现以及学习,逐步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艰辛。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他们的理论知识与他们参与的实践活动之间紧密相连。同时,学校可以邀请当地革命老战士给教师做专题讲座,让英语教师也能够对红色文化的传播以及红色文化的弘扬有所感悟,自觉主动地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当中,帮助学生树立起自身文化自信,从而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在世界宣传推广中国优秀的红色文化[2]。
3.2 注重校园环境,开展主题活动
校园环境对于人的精神以及心灵具有一种熏陶作用,校园是学生学习以及成长的主要环境。学校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潜移默化影响,并在许多方面影响他们的行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需要进一步营造学校环境[3]。在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传统的校园环境建设,同时也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创造心理,又要教育学生参与。为学生进一步设计以及玩耍设立专门的板块,如组织课堂文化墙、绘制板报、学生自己用英语编写红色文化书籍等等,进一步丰富校园环境。在将英语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同时,他们也可以独立理解红色文化,提高相关审美意识。寓教于乐,劳逸结合,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应该进一步更新,要知道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他们感到厌倦以及厌烦。通过组织视频、讲座、创意稿件、配音比赛和中西文化差异比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代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对中国红色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对文化的吸收,吸引学生,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将中国红色文化融入到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既是当代小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4]。此外,教师应当灵活运用校外教育,以进一步增加教学时间。学生可以在协作学习过程当中找到自尊,变得更加主动。因此,只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才能够在这一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许多孩子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意识。在这方面,应该开展中国红色文化的英语团队表演活动,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并有效地积累语言技能。同时,在团队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汇编红色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了解到是革命老战士的英勇斗争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促进学生对红色文化有更加真切的认识。
3.3 开展第二课堂,做好活动总结
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设计之外的课外活动,在教学设计之外进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健康。由于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的互补性,学生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课堂学习中掌握红色文化资源,还可以有效通过课外活动进行知识体系补充。同时,学校方面还可以邀请革命专家给学生讲红色故事,或者邀请曾经的红军讲奋斗故事,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学校也可以组织以“红色”为主题的阅读活动依据知识竞赛,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同时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老师们必须在活动开始前为活动的组织做好充分准备,活动的准备、活动的过程、活动的设计都必须在活动结束后及时重复和总结。
4 总结
在小学阶段,英语是学生接触外来文化的主要载体。当学生没有意识到文化差异时,他们很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资源,是先进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我国独特的红色文化融入到小学英语课堂当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具体情况,将红色文化引入学校的英语课堂,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榜样,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学校生活奠定精神基础,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陆建飞. 红色文化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融合探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1):1.
[2]李婷. 当英语与红色文化相遇——融入地域资源的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探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28):1.
[3]郭艳萍, 郝彬彬, 郭莎莎. 媒体融合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J]. 领导之友, 2017(11):4.
[4]金琳琳, 郑雪松. 红色文化在中小学课程融合与开发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 2021(5):3.
作者简介:吕盛源 男 广东海丰 汉 本科 海丰县海城镇中心小学 研究方向:小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