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临床发病率较高,是一种慢性终身伴随性疾病,且临床并发症较多。若血糖得不到较好的控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威胁[1]。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重在建立规律作息和规律用药,并结合适当的运动,控制疾病进程;同时老年患者因身体因素影响,身体机能及各项器官均不如青壮年人群,口渴、多饮、多尿症状不明显,但病情较严重,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必须提高警惕,患病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非常有必要。本文对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统计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干预效果,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统计的4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纳入对象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3例、19例;年龄在58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59±3.05)岁;病程范围在1年-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15±2.04)年。
1.2方法
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包括①心理疏导:护理干预初期,先对患者的忧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进行评估,对患者适应性、生活信心等问题进行判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为患者介绍糖尿病疾病及并发症相关知识,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血糖化验的目的和意义、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其危害等等。老年糖尿病患者是终身性疾病,无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护理来帮助患者缓解病情,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改变患者负性能量,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发挥自身能动性,从而认识到规律的作息、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从而促进疾病归转。②运动指导:为患者制定恰当的运动计划,且运动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在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过程中,不断鼓励患者,激发其运动热情,可有效的降低体重、血脂[2]。运动方式主要以慢跑、散步、气功、太极等有氧运动,强度需根据患者实际锻炼耐受力来选择,每周运动4次左右,每次在餐后1h运动时间30min左右,运动过程中有任何不适症状立即停止运动并给与针对性处理。③用药干预:为患者组织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用药意义及用药注意事项;在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可电话沟通帮助患者按时用药,并根据患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和种类,针对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告知患者胰岛素保存注意事项、用量、注射时间、方法要领、低血糖及自救方法,再进行操作示范,指导患者及家属自己操作。④病情监测:每日定时监测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况,告知患者血糖监测的意义,病情稳定患者每周测量一次血糖,胰岛素注射者在三餐前监测血糖,提升主动参与疾病治疗意识;根据血糖波动情况,调整血糖检测频率,定期进行血压、体重监测,进行尿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血粘等检验,了解糖尿病并发症常识,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并发症监护及自我护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药物过程中差错发生情况,主要包括选用药品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及重复给药。并监测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用药差错情况比较,护理干预后患者用药差错发生情况明显降低(P<0.05),详情见表1。
表1:护理干预前、后用药差错发生率[n(%)] 对比患者护理前、后血糖监测情况,护理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均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表2:护理干预前、后用血糖监测(x̄±s)3.讨论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在漫长的治疗过程需要时刻注意自我管理,若疾病得不到较好的控制,引发并发症则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更大伤害。据统计,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是平常人的3倍[3];对糖尿病知识欠缺了解也是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过程中,应跟患者多聊、多倾听、多讲解、多提醒,提醒患者自我管理及糖尿病相关知识,建立治疗的信心,疏解患者心理不适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之一。运动可以有效的控制糖尿病症状,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心肺功能得到提升,促进机体代谢。护理人员通过制定运动计划选择运动强度,并不断鼓励患者,调整运动计划,从而达到有效的运动状态;运动时间在选择上在餐后1h-2h降糖效果最明显,时间控制在30-60min最佳[4]。糖尿病的合理用药是控制疾病的重中之重,老年患者记忆力衰退,疾病治疗过程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会导致患者治疗信心减弱,无法坚持用药,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过程中,可与家属共同协商设定药品摆放位置,并做一些小提示。糖尿病并发症是该病最大的危害,针对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例如,糖尿病足在预防方面可选择舒适鞋袜,每天坚持泡脚、按摩、足部运动,针对已经存在并发症的患者,做好相应的治疗和护理,例如并发脑血管意外患者,严密观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标,并做好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等相关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在干预过程中,利用患者家属的支持,组织患者进行学习,帮助患者督促、鼓励、支持,介绍自我管理经验,积极面对糖尿病,成为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主角。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心理疏导、运动指导、用药干预、病情监测等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升用药情况,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简介:
姓名:韩洋 性别:女 民族:回族 籍贯:河北保定 出生年月:1991.12 学历: 本科职称:护师 工作单位:北京卫戍区丰台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 研究方向: 老年医学
姓名:赵丽娜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河北省张家口 出生年月:1992.10 学历: 本科职称:护师 工作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研究方向:老年医学
姓名:张瑶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山西省襄汾县 出生年月:1991.09 学历: 本科
职称:护师 工作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研究方向:老年医学
姓名:王雯萱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河北省张家口市 出生年月:1999.08学历: 专科 职称:护士 工作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研究方向:老年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