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利用绘本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

斯仁如乐玛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塔温沐思幼儿园,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摘要: 本论文聚焦于利用绘本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实践,深入探讨了绘本在生命教育中的价值、应用策略、实践过程以及效果评估。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数据研究,为幼儿园生命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绘本;幼儿园;生命教育;实践
DOI:10.12721/ccn.2024.15707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生命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生命的奥秘、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绘本作为一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资源,在幼儿园生命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绘本在幼儿园生命教育中的价值

(一)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绘本通常以色彩鲜艳的图画和简洁易懂的文字呈现故事,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对于幼儿来说,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知识往往难以理解,但绘本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简单的文字,将生命教育中的主题,如生命的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等,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例如,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通过描绘一片叶子从生长到凋零的过程,用细腻的画面和诗意的文字向幼儿展示了生命的循环。幼儿可以看到叶子在春天的嫩绿、夏天的茂盛、秋天的变色以及冬天的飘落,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变化和不可逆转。这种视觉上的呈现远比单纯的口头讲解更能让幼儿理解生命的阶段性和无常性。

(二)激发情感共鸣

绘本中的角色和情节往往能够触动幼儿的内心,引发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和情感体验。幼儿在阅读绘本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到故事中,与角色产生情感上的联系。像《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样的绘本,讲述了小主人公面对爷爷离世的故事。绘本中细腻地描绘了孩子的悲伤、困惑和对爷爷的思念,能够让幼儿感受到亲人离去的悲伤以及对亲情的珍惜。当幼儿读到主人公与变成幽灵的爷爷重逢并最终道别的情节时,他们可能会联想到自己生活中与亲人的相处,从而更加珍惜身边的人,理解生命中的离别是不可避免的,但爱和回忆会永远存在。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能够帮助幼儿培养丰富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同理心和同情心。

(三)培养多元能力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等都能得到锻炼。绘本中的丰富画面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素材,他们需要仔细观察图画中的细节,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比如,《好饿的毛毛虫》可以让幼儿观察毛毛虫的蜕变过程,从小小的虫卵到胖乎乎的毛毛虫,再到结茧成蝶,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不仅能了解到生命的变化,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同时,幼儿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内容,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绘本中的奇幻情节和独特形象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在脑海中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世界。例如,幼儿可能会想象毛毛虫在变成蝴蝶之前经历了哪些冒险,或者蝴蝶会飞到哪里去。这种想象的过程对于幼儿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利用绘本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精心挑选合适的绘本

根据幼儿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命教育的主题,选择具有针对性和教育意义的绘本。对于小班幼儿,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更适合选择画面简单、情节单一、内容温馨的绘本。比如《小鸡球球成长绘本》系列,通过小鸡球球的日常生活经历,如找妈妈、和小伙伴玩耍等,让幼儿感受生命的成长过程中的温暖和快乐。对于中班幼儿,可以选择一些情节稍微复杂、内容富有启发性的绘本,如《勇敢做自己》,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思考自己的独特之处和如何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对于大班幼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可以选择《小威向前冲》这类涉及生命诞生奥秘的绘本,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解答他们对生命起源的好奇。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打造温馨舒适的阅读角落,提供充足的绘本资源,让幼儿能够自由地选择和阅读绘本。阅读环境对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例如,在教室里布置柔软的地毯、可爱的靠垫,营造出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同时,设置专门的书架,摆放分类清晰、易于取放的绘本,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此外,还可以在阅读角落张贴一些与绘本相关的图片或幼儿的阅读心得,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能够感受到阅读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从而更愿意主动参与阅读活动。

(三)多样化的阅读方式

采用集体阅读、小组阅读、亲子阅读等多种方式,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集体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共同讨论,促进幼儿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比如,教师选择一本绘本,如《大卫不可以》,在集体阅读过程中,适时地提出问题,如“大卫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如果你是大卫,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小组阅读便于幼儿交流分享,让他们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例如,在小组阅读《我爸爸》《我妈妈》时,幼儿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眼中的爸爸妈妈,增强对亲情的感受。亲子阅读则能增进亲子关系,家长可以在家庭中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通过亲密的互动,让幼儿感受到父母的爱,同时也培养了家庭阅读的氛围。

三、利用绘本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实践过程

(一)导入环节

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为绘本阅读做好铺垫。在导入环节,教师需要巧妙地设计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即将阅读的绘本的好奇心。比如,在阅读关于动物生命的绘本前,可以先让幼儿猜猜不同动物宝宝的样子,如“小鸡宝宝刚孵出来是什么样子的?”“小猫咪刚出生时眼睛能睁开吗?”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发幼儿的思考和讨论,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或者开展一个简单的模仿游戏,让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动作和声音,然后问他们“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是怎么长大的吗?”从而自然地过渡到绘本阅读。

(二)阅读与讨论

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绘本的内容和幼儿的反应,灵活调整阅读的节奏和方式。例如,在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教师可以用温馨、轻柔的声音朗读,同时配合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在关键情节处,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如“小兔子是怎么表达爱的?你会怎么表达爱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无论他们的回答是简单还是复杂,都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肯定,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

(三)拓展活动

针对一些有趣的绘本进行绘画、手工、角色扮演等形式的拓展活动,能够加深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让他们更深入地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例如,绘本《小王子》是一个关于成长和爱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幼儿画出他们心目中的小王子,并通过绘画作品分享他们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受。绘本《小熊洗澡》则是一个关于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的故事,我们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幼儿制作一个小熊洗澡的玩具,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小熊洗澡的乐趣,同时也能够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需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通过这些拓展活动,幼儿不仅能够将在绘本中获得的知识和情感体验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领悟生命教育的内涵。

四、结语

利用绘本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能够为幼儿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绘本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幼儿,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生命教育。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挖掘绘本的教育潜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生命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