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循证医学的快速康复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生存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张丽

济阳区人民医院,山东济南,251400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快速康复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生存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接受基于循证医学的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肺功能、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升高,干预组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6/100),较对照组的16.00%(16/100)低(P<0.05)。结论基于循证医学的快速康复护理可改善肺癌根治术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循证医学;快速康复护理;肺功能;生存质量;并发症
DOI:10.12721/ccn.2023.15711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循证护理起源于二十世纪的西方国家,由循证医学衍生而来。 其是指护理人员审慎、准确和明智地以现有科研结论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综合考虑,选用可获取的最佳的护理证据,为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肺癌根治术是治疗肺癌的常见治疗方法,可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延长生命周期,但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对机体造成一定损伤,患者术后存在疼痛感,且可能出现术后并发症[1]。常规护理主要针对病情,较忽视患者的精神、心理层面[2-3]。基于循证医学的快速康复护理是以循证理论为依据,从科学理论出发,结合临床实际为患者制定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路径,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康复[4-5]。本研究通过对20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干预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43~75(56.37±8.31)岁;病理类型鳞癌32例、腺癌49例、小细胞癌19例。对照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42~75(56.01±8.29)岁;病理类型鳞癌33例、腺癌47例、小细胞癌20例。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组织病理等检查确诊;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对本研究内容知情。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证;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认知障碍;合并肺结核等其他肺部疾病。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介绍病房制度、环境等,讲解肺癌的疾病知识、注意事项、常规干预方法,遵医嘱实施静脉注射药物治疗,进行饮食指导及心理指导,治疗结束前完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

1.3.2干预组

基于循证医学的快速康复护理。(1)建立循证护理小组:护士长作为组长,小组成员包括科室主任1名、护理人员2名、主治医生2名。小组顾问为科室主任,对相关事宜进行协调,主治医生和护理人员负责实施干预计划,通过提出循证问题,对患者肺康复护理进行全面剖析,评估术前、术后的危险因素,查阅并筛选文献,结合病例特点,制定个性化快速康复护理方案。(2)实施干预: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实施专业的干预服务,保证治疗、干预、康复全程连续。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积极与其沟通交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医护人员在情感表达上使用语言或动作,使患者产生共鸣。②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进行呼吸锻炼,医护人员指导患者练习缩唇呼吸、腹式或膈式呼吸等,指导患者练习吹气球。调好手术室温,避免术中出现低体温情况。③健康宣教:制定视频动画、宣传手册等。建立微信病友群,及时对患者内心的疑问进行解答,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④饮食护理:手术完成后,指导饮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营养支持。⑤呼吸道护理:手术完成后抬高床头,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呼吸道护理原则为“一湿、二翻、三拍、四咳”,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有效咳嗽。⑥出院指导:制作出院指导手册,在患者出院前发放,在手册中,将科室联系方式及其他注意事项标注清楚,定期进行随访。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

1.4观察指

标(1)肺功能:采用肺功能仪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呼气流量峰值(peakexpiratoryflow,PEF)。(2)生存质量:使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assessmentofcancertherapy-lung,FACT-L)[6]进行评估,包含5个领域,分别为身体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社交/家庭状况、肺癌相关症状,共3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分制评分),总分为144分,得分与生存质量成正比。(3)并发症发生率:统计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肺不张、低氧综合征等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描述,行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肺功能

干预前,两组FEV1、FVC、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有所升高,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肺功能比较(x̄±s)

68.png

2.2生存质量

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有所升高,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生存质量比较(x̄±s,分)

69.png

2.3并发症发生率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70.png

3讨论

20世纪90代,萨克特(David L Sackett)教授提出了关于循证医学的准确定义:"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订出治疗措施。由于以科学证据为基础,循证的理念迅速在护理专业中被广泛传播和认可,指导一线护理人员基于科学证据,解决各种临床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并改善患者结局。循证护理是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工作方法,其本质是循证护理实践。循证护理实践是指以获得的最佳科学证据为实践指南,在评估患者具体情况和尊重患者意愿、结合护士个人临床护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是护理学科最大限度地缩小理论与实践差距的一种方法,也是护理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

4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FEV1、FVC、PEF、FACT-L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基于循证医学的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纠正患者的错误行为,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缓解患者本身的心理压力,鼓励患者正确表达自身感受,使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锻炼技巧,促进肺功能复张,防止出现呼吸道感染,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基于循证医学的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及家属对肺癌、肺癌根治术的认知,使患者心理状态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改善健康行为,了解实际需求,提高生存质量。基于循证医学的快速康复护理,可改善肺癌根治术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金知.气道管理路径联合加速康复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疼痛程度及肺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7):1237-1239.

[2]蔡萍,褚江辉,姚瑶,等.循证护理结合责任制护理对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7):13-16.

[3]石洁,杨洪波,杨萍.医护一体化管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肺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5):2840-2844.

[4]刘丹丹,康璐,钟就娣.肺癌病人围术期加速康复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循证护理,2022,8(7):892-896.

[5]刘婷婷,冯竞,曾诗颖,等.基于Stetler研究应用模式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循证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4):1908-1913.

[6]万崇华,张灿珍,宋元龙,等.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中文版[J].中国肿瘤,2000,9(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