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教学现状研究

段红

福田区华新小学,518000

摘要: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随着社会的进步,不同文化的融合使得中国文化日益受到关注和肯定。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中,我国的教育机构正在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课堂教学,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国家的文化建设。因此,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小学阶段通过英语课程来传播中国文化。
关键词: 中国文化;小学英语;文化涵养;教材内容;多媒体
DOI:10.12721/ccn.2023.15709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小学英语课程中,有效地融入中国文化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还能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此外,这种方法还能给学生带来思维上的启发,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为他们未来适应社会并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我们对这一策略的总结。

一、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现状以及原因

(一)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现状

在当今这个时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目前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够,这可能会阻碍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传播。下面将对这一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二)英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连接性较弱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并且在人才竞争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生的英语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就业前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许多家长都会在孩子的早期就开始训练他们的英语能力。小学阶段,许多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流利地拼写和读出英语词汇。然而,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却远远落后于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这使得他们成为被忽视的人,无法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在这种过分追求完美和顺应潮流的教育模式中,常常会导致令人失望的结果。根据实际调查,大多数小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思维只停留在西方背景的范畴,缺乏中西方语言文化的联系。尽管他们已经掌握了Western festivals、 Western food and Western clothing等词汇,但他们仍然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它们。中国的文化、饮食和服装都有独特的风格,但是我们不能用英语来描述这些。这会导致我们的交流能力下降,并且降低了它们的实际意义。

(三)英语教育中的中国元素较少

英语是一种用于交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跨文化交流。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会重点讲授语法和词汇,帮助学生将汉语转换为英语。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对比和融合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不常见,这是因为教师对英语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缺乏认识。将学习重心转移到更加深入的文化知识上,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化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旨在帮助学生交流。然而,从宏观角度来看,英语并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它还能促进文化交融。通过在小学英语课程中融入中国文化,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为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下面我们将分析一下中国文化在小学英语课程中的重要性。汉语作为学生的母语,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学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汉语语法和语言组织和交流技巧。但是,由于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不仅无法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反而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使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变得僵化。中国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可能会带来潜在的风险,因此将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体现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将中国文化融入其中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并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体验英语学科的魅力,并认识到将中国文化融入课堂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培养乐学善学的思维方式,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至关重要。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在小学英语课程中融入中国文化,我们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中外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逐渐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他们今后能够更好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弘扬中国文化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中国文化

在小学阶段,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因此,老师们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仔细研究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并寻求合理的方式来实施有效的渗透。通过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课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作出了贡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教师在制定课程计划时应该特别注意通过对比来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这样,学生就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差异,进而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并培养正确的文化观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运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文化

小学生的思维受到感性思维的影响,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接触。尽管他们对外国文化有所了解,但由于缺乏共同的认知,很难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语言中,从而大大降低了他们理解英语的效率。在教授英语时,老师应当结合中国文化,设计出适宜学生的课堂氛围,并通过各种媒体工具,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英语。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能够更轻松地理解所学内容,逐步消除在英语课堂中的隔阂感。小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仅通过传统的讲授方式很难帮助他们有效地理解和想象老师所讲的内容。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出现偏差,从而降低小学英语课堂的严谨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们应该学会如何利用这一技术来向学生展示中国文化。使用生动的图片来呈现,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并达成英语课堂的目标。

(三)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文化修养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许多教师都把重点放在传授文化知识和提升学生的能力上,这导致他们缺乏对文化修养的重视。这种做法导致学生在接受错误的教育理念的同时,对文化的理解也出现了偏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且认真落实,以期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们需要努力转变思维,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并且根据当下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出更加适宜的教学计划,以便让学生们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之中。此外,老师和学生是英语课堂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教学过程的失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推广中国文化的小学英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

总之,中国文化是中国的独特之处,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融入这种文化元素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拓展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促进他们学科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认真对待这一课题,并以中国未来的发展为目标,将中国文化融入课堂,以便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他们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应吉.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教学现状调查及启示[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 32(4):5.DOI:10.3969/j.issn.1008-6390.2019.04.023.

[2] 潘轶君,李鑫."讲好中国故事"视角下英语演讲课程培养跨文化能力的教学路径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1(3):7.DOI:10.3969/j.issn.2095-2708.2021.03.102.

[3] 赵应吉.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教学的意义探究——基于"讲好中国故事"视角[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5):4.DOI:CNKI:SUN:CQGY.0.2019-05-029.

[4] 李长余.依托教材挖掘文本讲好中国故事 ——例谈在读写教学中培养英语核心素养之文化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13(00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