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教育工作中,音乐教学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能够启发幼儿的智力,释放幼儿的天性,培养幼儿的艺术情操及审美情趣。而游戏作为大多数幼儿都无法抗拒的项目,对幼儿有着自然的吸引力。若能将游戏加入音乐教育中,那么幼儿在游戏化的音乐教育中,既能够启发智力,提升乐感及审美情趣,同时又能在游戏的陪伴下愉快、轻松成长。
一、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一)可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学前音乐教学是幼儿学习音乐的主要方式,对于幼儿艺术感的熏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游戏化教学是一种以“激趣”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开展音乐游戏化教学,可以让幼儿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音乐,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幼儿带着探索欲投入音乐学习中,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可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主要让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唱歌,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歌唱技巧,但幼儿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毕竟有限,学习的速度较慢,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效率。践行游戏化教学思想,将音乐和孩子们的日常游戏结合在一起,可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促进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创新。
二、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合理创设音乐游戏情境,加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
每一种音乐类型、每一首音乐歌曲都能够描绘出一种情境以及情绪,而在音乐活动中运用音乐游戏,当幼儿进入游戏当中,且沉浸其中时,也就等于进入音乐当中。因此,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运用音乐游戏时,教师应注重创设不同的音乐游戏活动情境,进而使幼儿能够在教师营造的游戏情境以及游戏氛围当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以此强化幼儿对于音乐的感知。
例如,在开展音乐游戏活动《小兔子乖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兔子乖乖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情节活动,并在此过程中通过语言进行情境描绘,如:“大灰狼想要吃小兔子,小兔子妈妈不在家时,小兔子不能给大灰狼开门,如果开了门,那么大灰狼就会吃掉小兔子。”在此游戏情境的基础上,幼儿不仅能够更牢固地记忆音乐知识,还能够实现情境表演,因此能够加强幼儿对于音乐的感知,进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设计角色扮演游戏,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动力
在幼儿音乐活动当中,许多音乐歌曲都是以动物或者小朋友为主要角色,为了使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进入音乐活动当中,了解音乐中描绘的角色,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角色扮演游戏,将其合理地运用到音乐活动当中。
例如,在开展幼儿音乐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的过程中,为了使幼儿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小鸡宝宝出壳时高兴的情绪,进而进一步加强幼儿对于音乐的感知,使幼儿能够全身心进入音乐活动当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小鸡出壳》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组织幼儿将自己的身体团成一团扮演鸡蛋,然后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播放节奏,慢慢做出小鸡出壳的动作,最后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要走向“鸡妈妈”,与“鸡妈妈”一起开展舞蹈游戏。总而言之,角色扮演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动力,促使幼儿更快、更好地掌握音乐歌曲。
(三)合理设计听觉音乐游戏,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
建立在幼儿的个体发展角度上进行分析,听觉类音乐游戏是音乐的先导,也就是说在音乐活动中运用听觉类音乐游戏能够为幼儿今后参与音乐活动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音乐基础知识,如音的高低、音的节奏、音的强弱等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通过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那么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幼儿产生枯燥、无趣、乏味的心理,幼儿在理解音乐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也是被动进行知识的理解。而如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听觉音乐游戏,那么就能够实现幼儿在娱乐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去理解以及感受音乐知识,能够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开展幼儿音乐活动《汽车开来了》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幼儿倾听汽车开动过程中声音的强、弱,进而让幼儿充分感受,其次让幼儿一边听着声音,一边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开着小汽车,这种情况下能够促使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幼儿更好地感受到声音的强弱变化。因此,教师可以在音乐活动具体内容以及具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听觉音乐游戏,并将听觉音乐有效合理地运用到音乐活动当中,进而获得良好的音乐活动教育效果。
(四)设计模仿类的音乐游戏,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幼儿正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各方面能力都没有获得一定发展,却有着好奇心强以及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基于这种特点,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模仿类音乐游戏。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可爱、富有表情、丰富、能够将音乐作品形象正确体现出来的幼儿音乐活动更适用于模仿类音乐游戏。实际上,模仿类音乐游戏对于音乐游戏活动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在音乐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模仿音乐当中存在的角色、动作等,同时也可以引导幼儿扮演音乐当中的角色,进而使幼儿能够在模仿的过程中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例如,在进行幼儿音乐活动《扮家家》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模仿音乐游戏开展音乐活动,如:首先,让幼儿观察以及感受爸爸、妈妈、宝宝这三个形象之间存在的差异,其次让幼儿对于妈妈形象、爸爸形象、宝宝形象进行模仿,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够很自然、轻松地通过模仿音乐游戏学习《扮家家》音乐作品,在此基础上还能够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三、结语
总之,要想达到音乐游戏活动中游戏体验与目标达成的双丰收,教师就要拿出百分之百的智慧,引导幼儿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一同创设符合音乐意境的游戏动作,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好幼儿音乐游戏活动设计的引导者和前进发展的支持者。
【参考文献】
[1]冯莉.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9(25).
[2]薛艳华.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游戏化音乐教学活动[N].发展导报,2019-7-9(18).
[3]杜春婷.中加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