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家园共育的幼儿品格教育实践策略研究

赵艳娟

山西省长子县县直机关幼儿园,046600

摘要: 在教育的广袤领域中,品格教育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对成长和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旨在探讨基于家园共育的幼儿品格教育实践策略。通过对家园共育在幼儿品格教育中重要性的分析,进而从教育活动的协同开展、家长与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以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和发展,为幼儿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家园共育;幼儿品格教育;实践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10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幼儿时期是品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良好的品格对幼儿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园共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模式,在幼儿品格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两者的教育合力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品格教育环境。然而,在实际的家园共育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品格教育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研究基于家园共育的幼儿品格教育实践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家园共育在幼儿品格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 提供全面的教育环境

家庭是幼儿情感的港湾,父母是幼儿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幼儿品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品德修养、行为习惯、价值观等都会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例如,一个家庭中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幼儿在长期的观察和模仿中,也更容易养成这些良好的品格。家庭中的亲情氛围能够给予幼儿温暖和安全感,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这种情感滋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善良、同情心等品格。同时,家庭的文化氛围,如家庭的阅读习惯、艺术氛围等,也会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审美情趣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品格发展。例如,一个经常进行亲子阅读的家庭,幼儿可能更容易培养出专注、好奇等品格。

(二)增强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当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不一致时,幼儿容易陷入困惑和混乱之中。例如,在幼儿园里,教师强调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鼓励他们尝试独立完成一些任务,如穿衣、洗手等。而在家庭中,家长可能因为过度关爱或担心幼儿做不好,总是代劳一切,这就会让幼儿感到迷茫,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这种不一致还可能导致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在幼儿园表现得比较独立,而在家中则变得依赖。长期下去,会影响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使他们难以建立稳定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教育的不一致还会导致幼儿行为习惯的不稳定。比如,在幼儿园里,教师教育幼儿要遵守时间,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如果家庭中没有这样的要求,幼儿在家中可以随意晚睡、晚起,那么他们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习惯就难以巩固。同样,在品德教育方面,如果幼儿园强调要分享、友爱,而家庭中却没有这种氛围,或者家长的行为与之相悖,幼儿也很难真正理解和践行这些品格。这种行为习惯的不稳定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会给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困扰。

(三)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在家庭中,幼儿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这是他们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基础。当幼儿感到自己被父母无条件地爱着,他们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接纳的,从而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对于幼儿的情感发展至关重要,它使幼儿能够勇敢地去探索世界,尝试新事物。同时,父母的信任也会让幼儿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当幼儿尝试自己穿衣、吃饭时,即使做得不好,父母给予鼓励和信任的眼神,会让幼儿有勇气继续尝试,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这种安全感和信任感也会延伸到幼儿的品格发展中,使他们更容易形成善良、友爱、宽容等积极的品格。因为内心充满安全感的幼儿,更愿意去关心他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基于家园共育的幼儿品格教育实践策略

(一)协同开展家园品格教育活动

家园双方定期召开品格教育研讨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共同制定品格教育目标和计划。例如,对于小班幼儿,重点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礼貌习惯和分享意识;对于中班幼儿,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责任感和规则意识;对于大班幼儿,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制定计划时,明确家庭和幼儿园在不同阶段的教育任务和责任,确保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结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家庭生活实际,制定具体的品格教育活动内容和实施方案。例如,幼儿园在开展“我爱我家”主题活动时,家庭可以配合开展相关的亲子活动,如一起制作家庭相册、讲述家庭故事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他们的亲情意识和感恩品格。提升幼儿园和家庭围绕共同的品格教育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如以“环保小卫士”为主题,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环保知识学习、环保手工制作、校园环保实践等活动;家庭则带领幼儿参与社区环保宣传、垃圾分类等活动,让幼儿在不同的场景中体验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提升家长与教师的教育能力

幼儿园定期邀请专家或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家长举办品格教育讲座和培训,内容包括幼儿品格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家庭品格教育的实践案例等。例如,举办“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亲子沟通技巧与幼儿品格培养”等主题讲座,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理念和方法。组织家长之间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活动,让家长们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可以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微信群等形式,邀请在幼儿品格教育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家长分享自己的做法和心得。例如,一位家长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家庭劳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其他家长可以从中受到启发,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尝试。也可以开展家园共读有关品格教育的书籍活动,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并组织家长进行读书心得交流。例如,选择《小熊宝宝绘本》系列中关于分享、礼貌等内容的绘本,让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后,在班级家长群里分享阅读感受和教育体会,教师进行引导和点评,促进家长对品格教育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

三、 结语

基于家园共育的幼儿品格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在未来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家庭和幼儿园应不断加强合作,探索更加有效的家园共育模式和方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