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流行音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悄然的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已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对流行音乐有着超乎寻常的嗅觉和浓厚的兴趣。音乐课堂上的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因此,把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流行音乐经甄别、筛选后,适当的引入中学音乐课堂,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和鉴赏势在必行。
一、中学音乐教学发展及流行音乐的教学意义
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对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是实施音乐教育的平台,要重视各阶段课堂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加之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会尝试着用并未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审视各种社会现象。而流行音乐以其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曲调和通俗易懂的歌词吸引着学生,音乐教师利用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喜爱心理进行积极的引导,认真研究它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利与弊,使之与音乐课堂教学相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
“流行音乐”以现代媒体为传播方式,结构短小、内容通俗、音域不宽,形式活泼、情感真挚、曲调顺口、易于传唱,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并广泛传唱或欣赏。其特点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颇受喜爱。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喜欢听流行音乐,许多学生课堂上从来张嘴唱,可是在课余时间却能有模有样地演唱流行歌曲。所以顺应学生兴趣爱好,将流行音乐中的一些积极元素巧妙地运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来,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有助于更好的实施音乐教学,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流行音乐引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原则
将流行音乐引入到中学音乐课堂,作为音乐教师应该注重对流行音乐的甄别和选择,一定要把握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对学生进行文化内涵的教育,使流行音乐更好地为中学音乐教育服务。
1.甄选原则
流行音乐影响广泛,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客观上流行音乐节奏明快,感情直白,加上明星效应,使流行音乐在中学生中成为传唱的主流。这样会导致中学生与流行音乐拉近距离,但是其内容积极消极兼而有之,必然有不适合音乐课堂上进行宣扬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应当选择一些内容积极向上、风格清新别致、格调高雅、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既方便学生接受,也丰富了教学内容。
2.适当原则
流行音乐元素作为其有益的补充,将会对音乐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如果一味偏好流行音乐,而忽略传统的音乐课程内容的讲授,将不利于音乐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反之,如果音乐教师忽略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好和热爱,完全将流行音乐排除在音乐课堂之外,置中学音乐教育现实情况于不顾,那么一堂精心设计的音乐课,也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引入流行音乐时,要注重把握教育契机。充分利用流行音乐中对音乐教育有益的因素,促使流行音乐为教育教学目标的生成和实现所用,坚持以音乐课程为主,流行音乐为辅,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为音乐教育服务。
三、发挥流行音乐积极作用
如何引入音乐课堂对丰富教学内容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把握以下两点:
1.组织学生采撷
教师作为学生音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学会换位思考,做到“思学生所思”。把学生组织起来,以小组为单位采撷流行音乐,采撷后对流行歌曲进行调查,并评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曲目。利用班级演唱会进行展示、表现。在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前提下,客观评价流行歌曲的审美价值,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辨别,取之精华,弃其糟粕,最终确立正确的审美观。
2.引导学生赏析
中学生喜欢流行歌曲,但对于流行歌曲本身及其所代表的一些具体内涵并不理解。教师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意义,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流行音乐,正确的引导学生感受流行音乐中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才能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例: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这首歌曲的歌词看似简单却饱含深情。你听!“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美丽的白发,幸福中发芽……”,学生们大多十分喜欢周杰伦,这首歌曲必然会对学生思想教育起到积极作用。又如:张杰的歌曲《最美的太阳》歌词:“我的世界,因为有你才会美。我的天空,因为有你不会黑……”,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励志歌曲,富有感染力,张杰用高亢的嗓音,可征服任何困难,冲破阴霾乌云的霸气,完美地演绎,用他最美的声音诠释内心的感情。
四、注重流行音乐与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合
当今流行音乐发生了巨变,加上网络媒体的宣传,为流行音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打破了传统的传播理念,拉近流行音乐与听众的距离。音乐教师对于最新音乐的动态,对学生喜欢什么音乐都应该随时关注,关注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以周杰伦为代表的“中国风”作品的出现,如《青花瓷》、《千里之外》经费玉清的翻唱,清新脱俗。再加上周杰伦艰辛的成长过程,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很受启发和感动。所以音乐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安排音乐欣赏课时,让学生欣赏他们喜欢的流行音乐,欣赏后分析歌曲,以这种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如:人民音乐出版社15册第三单元“民歌风”,我首先会给学生欣赏具有藏族民歌特点的歌曲—韩红的《天路》、凤凰传奇组合的《最炫民族风》等,让学生们感受这些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后,讨论并各抒己见发表观点。教师再总结:民歌的节奏、速度、演唱方法改变后,看似是现代通俗歌曲,实际仍未脱离民歌的风格,仔细品味还是中国民歌,只是加之现代的电声乐队感受不同罢了。如:以汪峰为代表的“摇滚风”作品《怒放的生命》。我会让学生聆听后,随音乐一起唱起来,此时教师再巧妙的借助多媒体渲染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给自己的生命加上意义,无论生活中遇到许多困难、挫折、迷茫,我们都要坚持梦想,勇往直前。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以在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握好“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的尺度,既不应该因噎废食而放弃流行音乐的介绍,使课堂音乐教学陷入枯燥乏味的泥潭,更不能放任自流让流行音乐成为课堂的主角,使得学生的音乐素养只局限于流行音乐,从而偏离音乐教学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总之,有选择性的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教学中,不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反而增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其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更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谭思宇 《音乐教育中开设流行音乐课程探究》 音乐教育与创作杂志社 2010,10
2.尤静波 《中国流行音乐通论》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4
3.陈子平 《关于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的点滴看法》 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