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白迎华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先进小学,116100

摘要: 小学音乐教学为小学生带来良好的音律启蒙作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倡除去让学生可以掌握基础必修的知识点之外,还要多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要不断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潜力,培养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掌握好除课本之外的其他有用技能,获得全面发展。而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能够帮助小学生良好成长。下面将具体研究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情感教育
DOI:10.12721/ccn.2022.15719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小学义务教育当中音乐属于一门基础科目,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学改革备受重视,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良好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三观观念。在小学音乐教育当中融入情感教育,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情感升华,充分将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发挥出来,对学生将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情感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主要源于教师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若要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与价值,教师就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情感教学对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的作用,改进教学方案,开展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给学生耳目一新的体验,为学生构建多元自由的学习环境。

教师还要努力探索在情感教学中渗透音乐要素的方法,促进两者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对音乐作品和知识进行深人理解,结合不同的音乐作品和教学目标,找出合适的教学模式,懂得变通和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情感教育真.正融入音乐课堂,使音乐要素很好.地渗透于情感教学中,以保证教学效果。

以《堆雪人》为例,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这首歌曲时,可以转变教学理念,采取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导人歌曲。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喜欢下雪吗?有没有在冬天堆过雪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积板性,为演唱歌曲、记忆歌词提供了快捷路径。教师通过采取提问的方式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将课程教学与实践很好地联系在-起,让学生运用自身对堆雪人的喜爱帮助理解和记忆歌词,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

二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知和理解,对教师开展情感教学及音乐要素的渗透有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构建立体生动的音乐课堂,也无法将情感教育和音乐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导致学生的学习浮于表面,无法真正获得有用的知识。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会让学生对音乐的相关知识和情感把握有所依托,使学生觉得音乐不再是抽象缥缈的空中楼阁。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辅助,通过视频、音频、画面等方式,向学生讲解相关音乐和文化背景,传达作品中的情感,为学生.理解作品奠定基础。如在教学《春天的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春天的景色,作为课程导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三丰富想象融入情感教育

学生欣赏音乐、体会情感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想象。新课标提倡想象作为学生对音乐审美感知的再创造。在小学音乐欣赏中,因为听众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也有非.常大的差异,所以即便是相同的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人生阶段,欣赏相同的音乐,所获得的音乐感受与体验也不同,获得的情感也不同。音乐所具备的这种不确定性也正是音乐的魅力。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丰富学生想象力,对学生所表达的感受给予充足的肯定与鼓励,让学生能够展开自主合作与探究,从而深刻进行体会。

比如,教师在讲解《百鸟朝风》这一节课过程中,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首歌曲具体表现出怎样的感情?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具体讲述了怎样的场景?”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些学生以为歌曲情感非常快乐:有的学生说树林中有非常多的鸟;有的学生说道有好多鸟在开会;还有的学生说听完这首歌感觉心情非常好,不仅有鸟叫,还有蝉鸣..-当学生在美滋滋地表现自己的看法时,教师发现有-名学生趴在课桌上,表现得非常沮丧,教师让这名学生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位学生说:“听 完这首歌曲我非常悲伤”教师询问他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这位学生说“姥爷在世时,经常听这首曲子,而现在姥爷去世了,听到这首曲子,想到自己的姥爷,所以很悲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并不存在标准答案,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天马行空,各不相同,学生对音乐理解存在差异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关键是能够采用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强化对音乐的认知,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

四活动体验融入情感教育

小学音乐教师要按照学生所具备的活泼好动的特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营造理想的课堂氛围。小学音乐教师还需要及时转变课堂教学理念,组织实践教学活动,良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在活动体验当中的每一个环节中融入情感教育,让学生对活动进行感知,从而感受到课程的乐趣。比如,讲解秧歌舞》这首歌曲当中,上课前教师先为学生播放这首歌曲,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自由舞动,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体会到跳舞的快乐。教师需要全程亲自对舞蹈动作进行示范,对于个别的舞蹈动作提供良好的引导,从而促使学生更迅速掌握舞蹈动作技巧。在舞蹈艺术的创作训练当中,教师为学生呈现出舞蹈视频与背景音乐,让学生均分为两个小组,根据这一舞蹈视频与背景音乐来创作,每一个学生创作一个八拍,按照舞蹈视频与背景音乐,每一个小组选择出最适合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创编好动作之后,由小组成员来展示。在整个的创作当中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学生在舞蹈创作中逐步掌握好创编技巧,分组让学生创作具有更深内涵的舞蹈动作。最终为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一边进行欣赏,一边展开.学习。教师还能够定期组织表演活动,喜欢唱歌的学生在讲台,上唱歌,喜欢跳舞的学生为唱歌伴奏,从而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愿望。通过活动体验课,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表演机会,还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喜爱程度。

结语: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提高对渗透倩感教育的重视程度,找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倩感教育很好地渗透到小学音乐教育中,实现情感教育和音乐要素有效结合,对于学生情感体系的构建和音乐知识的积累具有重要作用。总之,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以提升专业素养,保证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淑娟.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1):155-156.

[2]董欣然.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知识窗(教师版),2021(0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