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科技及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1.1金融科技的含义
关于金融科技的含义,目前较常使用的是2016年金融稳定理事会对金融科技的定义,“金融科技,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现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均不同程度的驱动了金融科技的创新。
1.2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根据李会景(2018)对于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通过对某一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和信用水平进行评估,预测后期的销售以及现金流的情况,同时把它作为还款的来源,为在此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一种融资服务。”
所以供应链金融与传统的银行借贷不同,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物流企业、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和金融机构。它的目的是由金融机构为贷款企业提供贷款,物流企业为贷款企业提供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以此实现金融增值,促进产业供应链和各参与方的长久发展。
1.3金融科技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
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供应链金融活动运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大数据的应用可以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可有效防止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的产生,又如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企业实物资产的可视化,实现对其有效监控。因此,金融科技可推动供应链金融活动的良好发展。另外,金融科技与供应链金融的融合可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转型,提高创新水平。
二、金融科技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人才培养的要求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金融、供应链的融合,催生供应链金融的新业态,也对供应链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因供应链金融行业涉及多学科知识,如金融学、物流学、保险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信息工程等多学科内容,因此要求供应链金融人才的培养应具备跨学科开放性的知识体系,并能做到知识的融通。其次,新形式下的供应链金融人才还应具备创新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最后,还应具备基本的实践技能和风险识别能力、产品设计能力、综合营销能力等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供应链金融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因此应用型高校如何根据金融科技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调整设置供应链金融人才培养的多学科课程体系,通过传统教学、数字化教学和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供应链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三、金融科技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供应链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关于供应链金融人才培养方向进行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方向为金融人才培养、物流金融人才培养。从已有的文献资料及供应链金融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金融科技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供应链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3.1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目前,全国本科应用型高校对培养供应链金融人才的专业或方向并未统一,人才培养目标并未明确。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紧跟市场的变化做出调整,也无法将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内容相互融合,因此在金融科技背景下,各本科应用型高校如何根据供应链金融人才的跨学科融合的特点,确定该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规格及实现的路径均在探索之中。
3.2系统性课程体系尚未形成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集物流运作,商业运作和金融为一体的管理行为和过程,其课程体系的建立应经过反复论证。由于供应链金融人才培养对于各高校而言仍处于探索阶段,因而目前该类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课程体系并未形成,且缺乏新兴技术类课程和智慧供应链管理类课程的设置。
3.3师资队伍有待完善
目前,各应用型高校从事供应链金融课程的教师,多为原有的金融、经济等专业教师,该类教师缺乏供应链金融相关授课经验与实践经验,同时也缺乏金融科技等知识的积累。其原因部分是由于专任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与社会中物流和供应链公司接触较少,讲授课程重理论而轻实践,无法紧跟行业动态,缺少实践经验。另一部分原因是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专任教师的知识体系未能与时俱进。
四、金融科技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供应链金融人才培养的建议
4.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金融科技时代对供应链金融人才的需求更为多元化,因此各应用型高校应明确供应链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该类人才是为谁而培养,要培养何种规格的人才。另外应着重强调培养供应链金融人才的多学科交互思维、创新创业意识、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等,使其成为兼具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跨学科融合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以此来适应金融科技时代的需要。
4.2调整完善课程体系的建立
课程体系的完善,应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设立相应课程。该课程体系的调整及完善应顺应金融科技对供应链金融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打造适应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建设。因此各应用型高校可以新增金融科技相关课程,如数据挖掘、风险评价等相应的课程,并考虑设立实习基地建设,以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对供应链金融人才的需要。另外,课程体系的调整可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及专业教师进行研讨和论证,确定其可行性。
4.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供应链金融人才的培养,需要其专任课程教师可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创新能力。这支师资队伍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了解供应链金融的前沿动态和行业发展的最新实践成果,并熟悉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各应用型高校可以加强师资培训,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为专任教师到企业锻炼创造条件,以此提高专任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另外应用型高校也可聘任企业高级技术或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的兼职教师,以此增加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姗姗,石岿然,肖振宇.融合金融科技的创新型供应链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物流科技,2022,45(03):161-163.
[2]李会景.供应链金融与物流金融关系探讨[J].产业创新研究,2018,(05):65-67.
[3]李莹.金融科技背景下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10):116-117.
作者简介
张雪飞,女(1988.10-),汉族,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