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一种互动的过程,要求教师对知识的传递和对学生的积极、积极的态度。小学生由于缺少生活体验,缺少学习技能,音乐课堂上,学生少有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这常常会使教师的教学策略不能很好地实施。在探讨音乐课堂改革方案过程中,教师通过游戏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从而使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变化。音乐知识的传授十分乏味,而音乐交互游戏则是一种将音乐与游戏相结合的艺术教育。
一、游戏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期间的主要作用
(一)可以培养小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以来,把游戏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已成为普遍的教学形式之一。小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即便会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求知欲,可自控能力却十分有限,很难长时间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就可借助学生们最喜爱的游戏模式开展教学,以此调动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并激起小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唤起小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此外,让小学生通过游戏形式感受和体验音乐内容,可以更形象和更生动地把教学内容向学生们呈现出来,使小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课堂所学的音乐知识。而学生在体验趣味十足的游戏期间,通常可以很快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融入游戏中。这对学生有效把握音乐的情感以及节奏感十分有帮助,并且还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们的智力发展和音乐教学内容的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知识
小学时期学生处在知识的启蒙和探索阶段,其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尚浅,在理解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方面通常也仅停在表层。小学音乐教师将游戏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当中,使小学生可以在玩耍期间接触音乐以及感受到音乐的多种要素,不仅使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还增强了小学生们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所以,把游戏运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属于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借助游戏,小学生可以在宽松且愉悦的气氛里学习音乐,并能直观了解到音乐知识的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理解和掌握音乐基础知识,进而提升课堂效率。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进行音乐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游戏较单一和浅层
在教学当中采取游戏教学应结合学科教材,深掘教材教学内容设计游戏形式,通过游戏调动学生学习音乐,不能让游戏和教材结合只停留在表面。可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期间选择的音乐较浅薄,或者是一些简单的词汇和发音,使小学生们认为以游戏形式学习音乐过于简单,难以引起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这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与实践结合的游戏较少
音乐属于综合性的一门艺术类课程,在小学阶段学习音乐学科是要培养小学生们的艺术情操和人生观,使学生在日常教学期间升华其感情,感受生活,让小学生的身心可以健康成长。因此,在引入游戏期间教师要结合生活中的音乐元素,而不是借助游戏让学生死记硬背音乐旋律和理论知识,并且在游戏环节中单一地模仿和重复,不知怎样运用和变通音乐知识,这对培养小学生们的音乐素养非常不利。并且,教师在开展游戏时比较模板化,过于陈旧和单一,学生们无法感受到游戏的创新,也使得学生们无法产生学习音乐的动力,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以及学生们心智的开发。
三、改善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游戏教学问题的可行策略
(一)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游戏
要想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引入游戏,音乐教师就要结合小学生当前实际学情,对教材进行深入性研究,将小学生当前的实际学情与音乐教材进行结合,要让小学生通过游戏环节学音乐知识,让学生在音乐教学期间感受到游戏的快乐,使小学生们能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当中“娱乐”,实现边玩边学,在愉悦的环境中学音乐知识,促进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积极性,进而落实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比如在教学《拍手歌》时,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们自己打节拍,把教学和打节拍游戏进行结合,使学生可以融入音乐教学中,感受音乐文化,从而促进学生进步。
(二)要让课堂游戏与实际生活贴近
音乐知识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也应回到实际生活当中。所以,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设计游戏期间就要结合生活开展教学,以此培养小学生音乐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小学生借助多样化的音乐知识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同时使学生加深对音乐内容的印象,促进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感悟。
(三)借助游戏的特点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活泼,热爱游戏。所以,音乐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期间运用游戏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的眼中不只有游戏,同时还有音乐知识。另外,教师还要改变教学理念,要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灵活利用游戏具备的娱乐和创新等特征创新教学方法,进而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
(四)借助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要想让班上的所有学生都能积极融入音乐课堂上学习,教师就应在教学活动期间合理地运用音乐游戏,要制定一些内容丰富的游戏内容,以此吸引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注意力。教师可在游戏当中融入竞争元素,以此激发小学生自身的竞争意识和求知欲望,让小学生们可以积极学习音乐知识,以此活跃课堂氛围。在开展音乐教学期间,教师可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探讨音乐的名字,让学生给音乐取名。音乐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们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讨论,以此促进学生们积极发言,并要求学生说出给音乐取名的原因,随后选出最好的歌名,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用此方法开展教学能发挥出游戏本身的竞争性,同时提升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教师要带着学生们仔细聆听歌曲,并总结小组里不同学生产生的观点。这时,教师告诉学生歌曲的名字,并指导小学生们深入聆听歌曲的旋律,分析和思考歌曲中表达出的情感,使学生们能更清晰地理解音乐作品。
(五)设计角色表演的游戏,强化课堂学习体验
可以用在音乐课堂中的游戏形式十分多样化,音乐角色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出适合的游戏种类教学。首先,音乐教师可制定一部分角色表演方面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此让学生们可以快速进入学习情境。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比较直观的课堂学习体验,还可以感受到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乐趣。另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借助这些教学方法对乐理知识进行解读。而乐理知识也属于小学音乐学科中的教学难点,容易让学生们产生认知障碍。音乐教师通过灵活设计游戏教学,能使音乐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和生动,可以使学生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对音乐知识形成深刻印象。如此一来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强化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体验感。
总之,将丰富的游戏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能有效激起学生学习音乐内容的积极性,提升小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对音乐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合理选择游戏开展教学,以此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效率,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苗青.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2(11):85-87.
[2]尹小燕.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华人时刊(校长),2022(Z1):108-109.
[3]蒋蕾.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