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简析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策略

周泰吕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551400

摘要: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551400
摘要: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是培养艺术型人才的重要舞台之一。声乐教学作为音乐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音乐教育工作有着决定性作用。为发挥声乐教学的积极影响因素,推动高职院校艺术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落实,文章将研究着力点放在了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现状上。基于教学体会,“对症下药”,从教学内容、歌唱伴奏、教法创新、声乐训练、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探析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的具体落实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729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高职院校的学校特性,意味着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不能照搬照抄音乐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必须在落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突出自身的特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目前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声乐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声乐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所选用的教育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且在专业课堂上,尚缺乏歌唱伴奏的有效训练配合,导致学生们的声乐学习十分单一,形式化色彩严重。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补充、深度学习机会,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有效开展。其声乐教学课堂犹如“一潭死水”,难有波澜。就目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课堂而言,缺乏完备、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其评价内容过分侧重学生最后的声乐作品展示,其评价方法更多采用结果式评价。这无法发挥教学评价的反馈指导作用,不利于声乐教学的进一步推进开展。

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对策

(一)精心筛选声乐教学内容,做好内容支撑

1.歌剧选曲与高级程度艺术歌曲

针对声乐水平较高、学习悟性较高,且未来期望在声乐专业继续发展的学生,教师可选择有一定难度的声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面对该类学生,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也应当有所难度。如对于民族唱法的学生,为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理解、驾驭能力,高职音乐教师可选择各地区的民歌进行教学,如《孟姜女》《春江花月夜》等。

2.中级难度艺术歌曲与创作歌曲

面对声乐水平具有上升空间的学生,高职院校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选择中级难度的歌曲。在进行该类歌曲讲解时,要针对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歌曲进行针对性训练,解决学生声乐演唱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针对呼吸容易僵硬的学生,可以选择《金梭和银梭》进行声乐训练;如对于闭合不严的学生,则可以选择歌曲内具有较多闭口音的《清晰的记忆》进行声乐训练。

(二)灵活调配歌唱伴奏,提升训练实效

1.利用音响设备,满足歌唱伴奏需要。

针对学习民歌唱法、流行歌曲学习的学生,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CD、手机等来进行歌曲伴奏,这样的歌曲伴奏很容易在网络上找到原音,减少了学生在声乐学习时缺乏伴奏训练的困难。

2.利用专业教师,满足歌唱伴奏需要。

有些如演唱歌曲、原调艺术歌曲的学生,他们对钢琴伴奏的要求较高,需要进行钢琴原谱伴奏。教师就可以满足学生的声乐训练需要,同时结合学生的个人演唱特点,进行适当的升调和降调,进行伴奏训练。

3.利用学生本身,满足歌唱伴奏需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歌唱效果,提升声乐训练实效性,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们之间相互配合,让学生们寻找钢琴专业的学生进行搭配训练。学生之间的搭配训练能够实现“双向提升”,同时有效解决了演唱伴奏的问题。在灵活调配利用歌唱伴奏中实现声乐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三)实现声乐教学教法创新,建构新式课堂

高职声乐教师要注意改变原有声乐课堂的单一教学方法,应当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创新声乐训练的形式,给学生别样的声乐学习体验。

1.运用情境教学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情境与音乐之间的融合,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态的、直观的情景之中进行音乐作品的感受。这样,学生的感受是具体的、是真实的,对学生的声乐学习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如在进行中国古诗词歌曲《杏花天影》《扬州慢》等进行声乐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视频动画带领学生乘坐时空机,穿梭千年回到过去,感受人间疾苦,感受画面与音乐的融合。在学习《黄河大合唱》时,为让学生感受黄河的汹涌澎湃,引导学生能够与作者高亢激昂的情怀对接,就可以利用展示黄河的画面,给学生视觉冲击,带入情境之中,促使学生对声乐作品的理解。

2.运用小组合作法

为让学生们能够在声乐学习之中相互交流、发表感受、表达看法。高职声乐教师要在落实开展声乐教学时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可以就某一声乐作品提出可讨论问题,让学生们在小组内部发散思维,进行合作探究。如在学习《黄水谣》时,教师便可基于声乐作品,设计如下任务:

(1)聆听第一段音乐,感受旋律的起伏,思考刻画怎样的意境。

(2)聆听第二段音乐,思考旋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聆听第三段音乐,探析歌曲从乐段、旋律、速度、情绪上的变化。

(四)开展舞台实践声乐训练,发展学生素养

为让学生有充足的场地进行声乐学习,提高声乐教学的有效性,高职音乐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时就要创新声乐教学课堂,延伸拓展教学场地,最有效的表现形式就是开展趣味实践活动。教师要围绕校内、校外两个舞台,给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可以通过艺术表演、声乐技能大赛、文化节、校园十佳歌手等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实现深度声乐学习。这变化了高职声乐课堂的教学形式,更容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对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积极作用。

(五)完善声乐课堂评价体系,建构新型机制

1.确定声乐评价内容,关注学生发展。

高职院校的声乐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必须以声乐课堂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同时结合社会上艺术性人才的需要,对学生的声乐素养发展进行综合且全面的判断。这包括要关注学生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技巧的掌握,如节奏、呼吸、咬字等;包括要关注学生在演唱表演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如表情、力度等。这样才能够改变原有声乐课堂上的“结果式”评价,确保声乐教学的到完整有效的评价。

2.运用多元评价方法,提升评价效果。

高职声乐教师要采用阶段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的方式,在每一个声乐教学阶段都应当安排考核,按照比例对终结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进行分数划分。同时,在进行终结性评价时,声乐教师要考虑学生音乐作品表现的完整性,如学生对声乐作品节奏、旋律处理是否严谨,学生的声音技巧、音色、音量是否恰当等。必要时可让学生们之间进行互评以及学生自评,这样能够确保声乐课堂的教学评价更深入、更有效,评价效果也更突出。

结论:在长期的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势必会产生诸多新体会、新思考,若高职音乐教师能够抓住体会与思考,深入探析,就能够找准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多个问题,并以创新为武器,解决问题、突破教学阻碍。笔者找到了上述声乐教学的新思路,通过实践,检验了上述教学思路是可行的。笔者也将在未来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这些思路,力求建构符合高职教育需要的,具有特色兼具高效的声乐课堂,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贺梅春.试论高职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5):99-101.

[2]刘姝.高职音乐声乐课程的革新思考[J].艺术品鉴,2019(08):157-158.

[3]杨文华.如何在高职声乐教学中融入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理念[J].北极光,2019(0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