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微课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吴佳

江西省宜春市第一小学,336000

摘要: 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教育现代化也在不断推进,很多教师都在寻找教育领域与信息化成果相结合的有效手段。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学会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全面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从音乐教学与微课的整合现状出发,就小学音乐现代化教学的开展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微课教学;小学音乐;应用探讨
DOI:10.12721/ccn.2023.15731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育学生的音乐素养。小学音乐教学以基础性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为核心,主要目标在于培育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掌握用音乐抒发情感、表达情绪的方法,并体会音乐的价值与魅力。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大趋势,但就目前的融合实践来看,依然存在教师对微课认知有误,微课与音乐教学内容整合程度不足,微课切入时机不正确等问题,导致微课应用的实效性偏低。为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立足教材,把握好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探寻其与音乐教学的契合点,充分发挥微课优势,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夯实学生的基础音乐知识与技能。

一、小学音乐教学与微课的整合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小学音、体、美三门学科的教学地位都得到了明显提升,这也对三门学科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工作者要优化教学形式,进一步提高音乐教育的有效性。近年来,伴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小学音乐教学可运用的教学媒介、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及教学软件愈加丰富,小学音乐教师也在积极思考并探索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路径。在长期的实践与不断的研究中,笔者发现,微课作为时长短、内容精练、知识集中的视频教学资源,可以显著扩大音乐课堂知识容量,激活课堂氛围并调动学生表达与演绎音乐的内在动力。在此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对微课应用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知程度明显提升,并积累了一定的微课应用经验,甚至,部分教师能够设计制作包含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在内的微课辅助音乐教学。但就小学音乐教学与微课的整合效果来看,现状不容乐观[1]。首先,部分教师设计与选用的微课时间较长,内容过于复杂,导致学生在观看微课时不知道将注意力集中在哪些内容上,影响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深入学习,并弱化微课的应用价值;其次,部分教师通常将微课应用于课堂导入阶段,尝试通过直观、形象的微课视频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入效果,但学生并未在微课中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微课成为除黑板、教材之外的知识呈现载体,未能发挥其总结、引导、启发的功能;最后,教师所采用的微课资源较少,且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微课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整合尚处于初级阶段,距离真正融入每一教学环节尚有很多工作要做,还需要不断创新与探索。

二、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游戏教学,提高课堂趣味性

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微课视频的教学与游戏化教学的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课堂学习水平的有效提高。小学生对于游戏化的教学过程往往更感兴趣,教师应该在微课教学的同时开发游戏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这对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该借助微课等信息技术手段和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接受价值观念的引导。例如,在开展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动物唱歌》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动物的叫声,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先播放出《小动物唱歌》这首曲目,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说出自己听到了几种小动物的声音。在听过一遍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睁开眼睛看着微课视频中的内容再听一遍,这一遍学生需要准确回答出这首曲目中有哪几种小动物,并且将这几种小动物的叫声简单模仿出来。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重复模仿这首歌中出现的几种小动物,在学生熟悉了这些小动物的叫声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来随机展示几种动物,然后让学生进行即兴的演唱和表演。在第一遍演唱的时候教师可以按照教材顺序来出示这几种小动物的图片,从第二遍开始教师可以打乱小动物的顺序,要求学生以整排或者整列为单位,按照图片顺序依次唱出图片中小动物的声音,并且配上相对应的表演。

(二)微课歌唱教学,化静态为动态

在传统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作品聆听—教师范唱—学生跟唱—学生尝试独立歌唱的教学流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指出,表达情感与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而以音乐、舞蹈、歌唱等抒发情感则是人类固有的能力。上述歌唱教学流程违背了学生的天性,将学生局限在课桌之前,制约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的发展。为此,小学音乐教师需积极推进微课与歌唱教学的整合,以微课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体验、创造、感受的机会,从而化静态的歌唱教学活动为动态的音乐自主表现活动。以《丰收歌》歌唱教学与微课整合为例,这首充满丰收喜悦的丹麦民歌节奏欢快、旋律优美,体现出丹麦人民勤劳踏实、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描绘了丰收时节人们欢声笑语的场面。为使学生直观感受音乐内容,教师可以播放庆祝丰收的微课视频,为学生打造视听一体化的审美空间。接下来,播放歌曲微课音频,请学生闭上双眼,回忆自己刚才看到的视频或亲历过的丰收场面,感受歌曲旋律的自然流淌、节奏的疏密及强弱的变化,律动身体并拍手配合音乐。在微课的带领下,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配合着律动与打拍子把握歌曲的节奏特点。播放结束后,教师请学生说一说应当带有何种情感演唱歌曲,并请学生尝试演唱,其余学生点评并补充。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微课帮助学生完成了歌唱技巧、情感的自主建构,相对于传统歌唱教学而言更为生动活泼。

三、结语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将微课引进教育领域,会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同时,应该看到,微课教学是一个新兴事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我们相信,微课支持的学科有效教学必将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吴莉.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21,(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