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论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龙建康

广东省吴川市梅菉初级中学,524500

摘要: 音乐学科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上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音乐学科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初中阶段开展音乐教学,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思维的发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基于此,本文立足初中音乐的教学实际,首先提出了情感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能给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有效建议。
关键词: 情感教学;初中音乐;应用研究
DOI:10.12721/ccn.2022.15708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音乐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素质类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十分关键。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度不高,导致音乐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还需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将情感教育引入课堂中,通过情感教育来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音乐知识水平。

一、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1、功能价值

教学最注重的就是课堂有效性,高效的课堂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音乐本身就是艺术类、人文类的科目,从创作到被欣赏都与情感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情感丰富的学生才能够体会到歌曲之中表达的内涵,也只有情感的融入,作品才能打动人。可见情感在音乐创作和鉴赏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上使用情感教学,促进师生、生生、音乐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整个课堂变得活力又满含感情。将情感作为课程连接的纽带,将课堂中所有的组成元素:教师、学生、内容都联系在一起,这才能够创造出一个高效的音乐课堂。因此,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价值,利用情感教学的优势和特点构建了一个和谐、稳定的课堂,更加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艺术素养,利用音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教学价值

学科教学的课堂不管怎么教学,学生始终还是会感到有学业的压力,但是音乐教学不同,学生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放松心境,不过也有的学生因此不重视音乐的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情感教学让学生不自觉地将注意力放在音乐课堂教学上。在音乐课堂上,采用情感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随着音乐,以及老师创设的课堂,在乐曲之中释放情绪、表达情绪,正好满足当下他们对于情感宣泄的需求。且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之中,会情不自禁地与教师一起互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见,情感教学还具有教学价值,可以帮助师生建立良好、友爱、互相欣赏、互相信赖的稳定关系。

二、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1、介绍背景,体悟情感

顾名思义,情感教学法就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为出发点,引发其情感共鸣,使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进而体悟音乐作品中的情感,顺利实现教学目的。而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有效方式就是,教师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在特定环境中带领学生理解并感受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情感互动,课堂应用为此,教师可以从音乐作品的创作时间、创作目的、创作特点以及作者生平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带领学生解读音乐作品,理解其中的思想和情感。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体悟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

2、营造良好氛围,构建情感关系

初中音乐课堂中应用情感教学时构建融洽的情感关系是基础,因此,应采取针对性举措通过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完成情感关系的构建。首先,注重提升自身修养。教师不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榜样作用,往往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言谈举止应大方得体、有礼貌,可以为构建良好的情感关系做好铺垫。其次,注重关爱学生。平时多与学生谈话,了解其音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的帮助,使其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与温暖,逐渐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后,尊重学生个性。众所周知,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情感等,音乐教学中应认识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能够看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与个性,在课堂上给予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的个性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凸显。其次还可以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情境中,创设情感教育情境,从而更好地完成情感教育。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教师先思考音乐教学的性质,然后融入发展性与创新性,结合具体的音乐教学内容,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同时,教师还需要融入情感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与理解,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3、加强认知,引发共鸣

情感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同时也建立在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认知和情感基础之上,这样情感教学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在将情感教学引入音乐教学中时,为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开展音乐教学的情感教育,可从他们熟悉的歌曲入手,增强学生的亲切感,让他们独立提炼音乐中的情感因素,以此来完成音乐教学的目标,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能力,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领会创作者与其音乐作品的情感。

4、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审美价值观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关键。教师还需要重视德育工作,通过培养学生的德育情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念。德育工作包括传统观念、理想、思想品德等多个方面,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需要引入更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总结

情感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情感的教学方式,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情感教学时既要把握音乐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做好应用策略的研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加音乐学习趣味性,进一步丰富学生情感,使其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作品情感,为其音乐情感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茹.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科技风,2020(9):59.

[2]王娟.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品味经典,2019(12):111-112.

[3]林茵茵.情感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中),2019(8):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