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制丝车间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的建立

刘炳阳

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牡丹江卷烟厂,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 烟草产品的市场需求较大,使得行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本土烟草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不理念,究其原因是由于在生产期间需要受到很多问题的制约影响,如市场集中度不高、品牌效益不明显和制丝生产环节的缺陷问题等,其中,以制丝生产方面的问题为典型代表,主要表现为没有实现对制丝生产设备的预防性维修,这导致在实际生产中,故障问题频发,不仅影响生产效益,还会影响交付时间,对企业信誉和形象也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因此,下文围绕制丝车间的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建设策略展开研究,希望能够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保障制丝生产环节的有序推进。
关键词: 制丝车间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实时监控
DOI:10.12721/ccn.2025.1570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制丝车间涉及的设备数量众多,如压梗机、浸梗机、链轮、烟梗回潮机等,针对此类制丝线设备维修改造工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关烟草生产企业结合自身的生产经验和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形成了一套制丝车间设备维修管理方案,在方案中针对设备维修要点和规范管理方法进行了明确。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设备维修管理手段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制丝车间的生产成效。但现实情况却是由于管理方案缺乏前瞻性,不能及时洞察潜在故障风险而影响烟草生产效率。因此,建立制丝车间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1.制丝车间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制丝制丝车

制丝车间生产线多为单条流水线作业,设备正常运行与否直接关乎生产任务。制丝线从设备调试到正常运行,期间常因故障频发而导致设备停运,停运时间过长还会直接导致停机停料,抢修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故障情况发展。设备因故障停运涉及卷烟产能下降、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等诸多问题,反映出人员配置不完善、管理制度不明显、整改力度不到位等弊端。

机修人员针对烟草企业内部的所有设备,在成本控制、故障排查、管理思路定性上,要力求在设备层面进行提升。在生产车间形成一整套设备的层次管理措施,吸纳具有创新能力和具有合格设备知识的设备管理人员,不断进行实战演练的尝试,通过落实预防性维护措施使原有的故障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如喂料系统和上方双向皮运机的养护维修,切丝设备来料控制、切丝因来料问题故障停机等都已明显改善。为确保切丝设备运行平稳,达成切丝质量,完成企业预设日标,必须就实际情况进行深度分析。究其原因在于,辅联设备空转等料、设备预热时间长、停机断料等,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制丝线节能运行模式滞后,机修人员的预防性维护力度不足。

2.制丝车间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的建立策略

2.1打造可靠的设备维修管理组织结构

基于制丝车间现有的人员组成,从各个生产环节中筛选出优秀的人员组成设备管理小组,并以生产环节为单位进行设备管理责任划分,这里需要设置一个设备管理的总负责人,对生产过程中各类设备的管理任务进行明确指导,这则要求其对各类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故障特点有较为详尽的了解,能够结合设备使用状况作出最正确的管理决定,即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设备应用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等。同时,还要求设备管理小组的成员能够在参与日常生产的过程中密切关注设备运行表现,如发现异常状况则要及时上报,由最高管理者决定是否停工检修设备,确保能够将设备故障影响范围尽量缩小。

2.2制定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需要贯穿于设备调试、运行和维修的整个过程,并不是在投入生产后再进行设备维修管理,这主要是由于设备调试不当的情况下,也可能引发一系列风险问题,如不能从源头上控制风险,无疑会影响制丝生产的效率。因此,要基于设备从调试到维修的整个流程对预防性维修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目的是保障预防性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覆盖设备应用的整个过程。具体而言,可以通过编制《制丝车间设备管理实施细则》的方式来指导制丝设备的管理过程,即从组织、经济、技术和设备应用等方面入手,形成全局化的管理制度,对设备应用过程进行全程监管,此举能够及时发现和预测设备故障隐患,对设备故障问题进行有效遏制。

2.3划分好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要点

2.3.1明确维修目标

一方面,要确保在生产中不出现因设备故障引发的重大责任事故,如设备瘫痪、大规模停工或者因设备运行质量问题引发的产品质量问题等。另一方面,要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即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的人身安全问题,将设备完好率控制在100%,并对生产成本和支出的比例进行科学控制,谨防出现支出大于支出的状况,对于制丝生产指标进行科学完善,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益。

2.3.2优化维修管理方法

第一,维修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进行设备预防性维修的重要性,并且结合已有的管理经验积极落实预防性维修工作,保障制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制丝车间的生产效益提供保障;第二,基于以往的制丝设备维修经验以及故障规律确定预防性维修管理的对象;第三,对制丝质量和效果加以关注,发现异常后要及时上报专业的维修工人跟进,做好制丝设备的全面排查工作,以期及时确定故障设备,并尽快维修和调试,恢复最佳制丝状态。

2.3.3精细化设备管理指标

基于制丝设备的应用特点建立起设备绩效指标评价体系,目的是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发现设备潜在使用风险,并从多个维度入手,做好设备检修维护工作。同时,可以根据设备评估结果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设备维修管理方案,保障设备点检工作的规范化落实,使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覆盖制丝车间的所有设备,为制丝设备的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2.3.4复杂设备故障的维修

对于制丝车间中的部分复杂设备,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设备维修管理,这主要是由于该类设备的运行原理较为特殊,对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整合优质的维修力量深入研究设备故障的成因,从源头上入手,制定维修方案,并且根据设备故障表现,划分出一些典型的故障维修案例,开展学习活动,通过相关设备维修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预防性维修管理的效果。

2.3.5实时监测设备状态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关键工序,重点设备状态实时监控,及时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实施预防性维修。如大功率电机运行监测、电子秤的计量误差、零位漂移、网络传输质量的监控等,维修模式逐渐由“救火队”向“体检员”转变。通过对制丝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异常运行状况,并交由专业设备检修人员进行处理,全面提升设备维修的时效性。

结语:在制丝车间中使用的设备量较大,尤其是当前的烟草生产中,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生产活动中对机械设备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致使当发生设备故障时,很可能造成大范围停产的问题,对烟草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制丝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视,且为了从源头上控制设备故障,可采取预防性维修管理措施严控设备故障的概率,通过保障设备稳定运行来提高制丝生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磊,张新锋,王成硕等.基于Andriod的烟厂制丝车间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信息化,2021(08):99-100+98.

[2]张兆丰.卷烟厂制丝车间电气设备维修模式及措施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1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