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加强小学音乐教学的研究

杨磊

辽宁省开原市庆云堡镇中心小学,112324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国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变得更加重要,于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凸显出来。要想从总体上提高小学音乐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从教学的理念、资源、方法与实践这几个方面来有效地实现小学音乐的教学目标。在音乐课程改革工作的实践背景下,对小学阶段音乐课程教学工作的组织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可以明显提高小学阶段音乐学科教学改革方案的设计科学性,为小学阶段音乐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可以更好地取得最佳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 小学音乐;创新;教学方法
DOI:10.12721/ccn.2024.15741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小学阶段基础性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基础理念的不断深化,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改善我国小学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价值,逐渐引起了我国基层民众和基础教育事业从业人员的广泛重视,这在客观上也导致了围绕小学阶段音乐教育的相关学术理论研究工作,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从整体或宏观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随着小学阶段音乐学科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在小学阶段音乐学科教学实践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特定的问题,也逐步引起了相关领域基础研究人员的普遍重视,基于以上的研究分析,本文将对音乐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进行简单的解释。

一、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一)对音乐技术的过度重视

目前,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大都注重于教学的基础课和教学方法,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认知与鉴赏能力的训练。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目标与目标相违背,注重教学成效,忽略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制约,导致教师的课堂学习方法过于单一,导致了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不高。比如《义勇军进行曲》,就有不少教师会从乐曲的曲调,向大家解释一下,然后将它们的内容复制出来,然后让他们跟着念,然后不断地重复,直到完全掌握为止。这样的教学方式太单一,对学生综合的音乐素养的提高是不利的。

(二)忽视了音乐教学

在面临学习压力的情况下,学校、家长和学生越来越重视成绩,尤其是音乐、语文、音乐等应试课程,而音乐类则相对薄弱。一些高校过于注重考生的测试结果,导致了音乐课堂被其它文化课所占用,这种情况在高考之前的数日内屡见不鲜。所以,音乐老师对于音乐教学本身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只在课上通过简单地讲授,让他们熟悉歌曲的基本知识,从而将其视为完成了一门课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其音乐素养的提高。

(三)传统教育方式

在常规的歌唱课中,教师会首先演奏一支歌曲,然后在学生的指导下进行,通过不断的练习,让学生们学会歌唱的基础技能。就算一些教师找到了新的方式,他们也只是在教室里用音乐和动画来指导他们,没有任何沟通,几乎每门课都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此感到厌烦,进而对其进行教学。

二、浅析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有效性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有效程度越高,则表示教学活动的成效越好,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就越深。反之,教学效果愈差,则表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不够,会出现许多疑问和困难。小学音乐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学生对有关的歌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能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

首先,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效果不强,很多同学都是在课堂上闲逛。就当前的现实状况而言,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没有跟上老师的教学过程,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另外,有些同学上课时会出现开小差、说小声的现象,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有效的参与,造成了整体的教学效率低下。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效率不高。在课堂上,知识的获取是最基本的目标。然而,就目前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能力还不够强。例如,在唱歌的课堂上,很多人在一堂课后仍然没有掌握好歌曲的唱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改善音乐教学条件,加大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投入

学校和老师应逐步提高对音乐教学的关注,提高其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与此同时,加大对音乐设施的投资,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为学生营造更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并借助现代的教学手段,构建一个崭新的小学音乐教室。另外,音乐教师的配备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要在聘请教师的时候,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并对应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展开考核。要对在校的音乐老师展开经常性的培训,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寻找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音乐教育的效果。

(二)在课堂上维持秩序和课堂节奏

在音乐课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音乐的独特魅力。然而,小学阶段的孩子因为年纪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如果学生在教室里随便玩耍,就会破坏教室的正常秩序,从而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在给予学生完全的自由的情况下,在老师的引导和约束下,掌握课堂的节奏和顺序,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可以在上课前用音乐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同学们按照音乐的节拍背诵出歌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记忆歌曲的韵律。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音乐演奏,并在演奏时,要注意掌握音乐的节拍。此外,还能让同学们描述自己的音乐感受,例如在听歌的过程中,提高对歌曲的感知能力,从而把握课堂的节奏,从而达到控制课堂教学秩序的目的。

(三)科学的教学评估,采用激励措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对音乐教育进行评估,既能对老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考核,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发挥出良好的效果。激励型教学评估能激发学生的斗志,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音乐课堂中,老师要多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并对他们进行称赞,比如:“你的发音很准确,唱得也很有感情”等。在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评价方法上,要注意多元化、合理化和科学化,可以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当学生把歌曲唱错了之后,老师不能立刻就去责骂或者是责备他们,要让他们自己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要及时纠正,多使用鼓励的语言,引导他们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这样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快乐教育”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扩大教学资源,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阶段,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孩子们的音乐与美学素质,使他们在小学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佳慧.新课标下如何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J].戏剧之家,2020(6):159.

[2]江茂琳.小学音乐课堂“音乐结构”趣味教学设计与探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8(0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