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分析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方法和策略

桑雨辰

营口南楼经济开发区南楼小学,辽宁营口,115100

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旨在探讨如何通过音乐活动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音乐,作为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与心灵触动能力,本文梳理了积极心理品质的核心要素,包括乐观、韧性、自我效能感、情绪管理等,随后深入分析了音乐活动如何成为培养这些品质的有效媒介,通过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富有趣味性、互动性和教育意义的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演奏、音乐创作与欣赏等,本研究发现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还能显著促进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具体策略包括利用音乐旋律调节情绪、通过团队协作增强集体归属感、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与自我效能感等,本研究为小学音乐教育提供了实践指导,强调了将积极心理学原理融入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音乐活动;积极心理品质;学生培养;方法策略
DOI:10.12721/ccn.2025.15703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音乐,作为人类共通的语言,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更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特别是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易于接受并内化外界信息,将音乐活动融入小学四年级的教学之中,通过音乐的独特魅力,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增强面对挑战的勇气与能力,显得尤为必要且迫切,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实践观察与案例分析等方法,系统探讨了如何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我们期望通过这一研究,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教学策略,以音乐为桥梁,搭建起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通道,助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坚韧、乐观。

一、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一)情感共鸣,塑造乐观心态

在小学四年级这个成长的关键阶段,学生正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音乐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力,能够轻易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例如,在教授《欢乐颂》这首经典曲目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传递的喜悦与和谐,让学生在旋律的起伏中体验到积极情感的流动,通过集体合唱,学生不仅能学会合作与协调,还能在共同创造美好声音的过程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力量,从而塑造出更加乐观向上的心态。

(二)挑战自我,增强韧性与自信

音乐活动往往伴随着各种挑战,如音准控制、节奏把握、表演展示等,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些挑战既是压力也是成长的契机,以学习一门新乐器为例,如口风琴或竖笛,初期可能会遇到吹奏困难、指法不熟练等问题,但正是在不断尝试、失败与再尝试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坚持与努力,逐渐克服了困难,掌握了新技能,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韧性,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进而提升了自信心。

(三)激发创造,培养创新思维

音乐是创造的艺术,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想法,在小学四年级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创意性的音乐活动,如即兴创作、改编歌曲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创新的乐趣与价值,例如,组织学生围绕“我的梦想”这一主题进行歌曲创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梦想编写歌词,并尝试用不同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让他们在创作中找到了自我表达的平台,进一步促进了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二、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

(一)情感融入策略,以情动人,共鸣成长

在小学四年级的音乐教学中,情感融入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首要策略,教师应精选那些富有情感张力和正面引导作用的音乐作品,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类描绘童年快乐与梦想的歌曲,通过深情的讲解与示范,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歌曲中的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例如,在教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童年的美好回忆,或是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歌曲相关的故事,以此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让学生在表演中亲身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并内化这些积极情感,促进乐观心态的形成。

(二)实践挑战策略,勇于尝试,磨砺成长

实践挑战是提升学生韧性与自信的关键环节,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应巧妙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断突破自我,例如,在合唱训练中,教师可以逐步增加难度,从简单的单声部演唱到复杂的多声部合唱,让学生在不断挑战中提升音乐技能,教师还可以组织音乐比赛或音乐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面对舞台的紧张与压力,学生将学会调整心态、克服恐惧,最终在成功表演中收获自信与成就感,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如编写简单的旋律、改编歌词等,也是培养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多元评价策略,正面激励,促进成长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评价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至关重要,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与进步之处,给予正面的鼓励与肯定,例如,对于音乐基础较弱但努力进步的学生,教师可以表扬他们的坚持与努力;对于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教师可以肯定他们的独特想法与创造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与总结,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明确努力的方向,通过正面激励与多元评价,学生将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

三、结语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一项富有成效且意义深远的教育实践,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他们乐观向上的心态、坚韧不拔的品格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未来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应继续探索更多元、更有效的策略,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每一个音乐活动之中,让音乐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催化剂,引领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翱翔,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宋美慧.小学“音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4):134-135.

[2] 王亚琳.音乐活动应该是怎样的?[J].家教世界,2023,(3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