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卿有路

隆回县花门街道青花江小学,422200

摘要: 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来说,保证学生计算能力以及综合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力度,确保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满足小学数学教学要求。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0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数学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学科,包括了识字、计算、几何等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提高他们思维能力,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数学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之前需要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增进他们对运算法则的掌握;其后,应激起学生的计算意识,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最终促使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启发他们的计算思维。

一、小学数学计算学习现状

目前来看,小学生在计算之时经常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是缺少针对性的练习。计算能力的高低,关键还是在于练习的多少,但是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多以教师讲课为主,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很少。有些计算方法比如心算、估算等,虽然十分方便,但是也必须通过大量的习题进行训练,也才能运用自如,降低错误率。第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比如在遇到复杂的计算题之时,许多学生都非常依赖于计算器,这明显不利于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还有,许多学生的计算习惯不好,在笔算之时经常省略计算思路和步骤,表面上看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心算能力,但是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反而更加容易出错。最后,教师对学生经常出现计算错误的地方也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对许多计算的错误来讲,如果认真总结可以发现,大部分都是相似的,比如弄错了分子与分母的顺序,计算之时抄错了数字等。对这些经常出错的地方进行总结,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主动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并且引导他们举一反三。而我们针对小学数学计算予以重视的原因并不仅是因为我国小学生普遍存在计算能力不足的现状,同时也是因为计算这一能力无论从生活还是学习的角度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如何提高小学计算能力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虽然小学的学生已经经过几年的学习,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和学生家长并不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他们在面临越加繁重的学习任务时无法顺利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小学计算能力的重要基石。

为了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错误的学习习惯,教师除了注重教材知识讲解之外,更应该对学生做题的步骤进行必要的纠正。教师应该以具体题目为例,对如何正确的审题并展开计算进行说明,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正确审题,而不是拿到一道题就急急忙忙下笔。其次,题目中的各个数字、运算符号和运算的顺序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从容下笔。而在计算完成后不应该匆忙进入下一题,而是应该对题目进行必要的检查,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错误。除此之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应该包括书写的整齐和规范,避免因为书写过于潦草而造成教师阅卷批改出现错误,同时也才能更有利于教师圈出计算错误的地方,并进行批注,帮助学生改正。

(二)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

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应该只是注重笔算的能力,同时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而这一点是很多数学教师都会忽视的。如果学生能够加强口算的能力,对他们提高计算的速度非常有利。

因此,数学教师在日常开展教学工作时,对于一些简单的计算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口算,并且传授他们正确的口算方法。例如,如果计算的数值在十以内就可以用凑十法计算。而如果计算的数值在十以上二十以下就可以将其拆分成两个十以内的计算方法。通过将诸如此类的口算技巧传授给学生,虽然学生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并进行良好的运用,但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学生的口算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同时,除了这种方式之外,数学教师也可以在数学课堂中通过抢答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口算训练,并且借用竞争和游戏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更好地开发他们的口算潜能,帮助他们能够逐步实现脱口而出。

(三)注重加强学生的估算能力

与此同时,估算能力作为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所在。而相较于笔算和口算这两个计算方式而言,估算对学生的数感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非常有帮助。因此,数学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掌握估算的技巧,并且通过实际计算的方式进行训练。学生在第一次进行估算时会与正确答案之间形成一定的误差值,而教师则根据这一误差值判断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时教导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偏差重新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一次又一次估算并总结经验,学生才会逐渐培养数感,同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估算能力,并且在计算中加以应用。

(四)重视笔算练习的设计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设计笔算练习方式的角度对提高计算能力进行思考。对很多学生来说,导致他们计算能力无法提升的原因并不是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而是因为数学教学过于枯燥导致的。

因此,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计算的技巧和原理基础上,为了能够加强学生的练习频率,提高他们的练习积极性,教师应该从设计笔算练习的角度进行改善。首先,笔算的练习过程应该充满趣味性,而要想实现趣味练习就不能始终停留在一种练习方式上,而是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将题型趣味化。例如可以学生喜欢的动画方式进行出题,将动画人物作为题目人物进行数学思考,而不仅将数学题目的主人公限制在“小明”或者“小红”上,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计算积极性。其次,笔算练习应该有针对性,因此笔算练习设计时应该有目的性地进行设计,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某一薄弱部分展开练习。

(五)充分利用课后习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会出现大量的习题,尤其是对于学生的运算能力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时候,低段数学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高强度的数学习题训练,因此必须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既要重视课本知识的讲解,也要同时以练习题为导向。只有通过大量习题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通过做题,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又能提升课堂的活跃程度和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对于数学题中经常出错的地方,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先进行讨论,让做对的同学给做错的同学进行讲解,然后教师再总结经验和方法。

利用课后习题进行教学,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进入小学高段数学之后,有些题目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只是通过大量习题的练习,而不去总结经验与方法,也不去和老师进行互动,这是不利于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的。通过习题的训练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在教师的讲解与总结中,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彻底的弄清关于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省去了大量的时间。

结语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成为当前教师的重点教学任务。数学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在计算上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创建出问题化、训练化、总结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与应用,进而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10).

[2]姚洪东.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才智,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