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和秸秆深还对黑土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刘旭1 李双异1 彭畅2 张维俊1 葛壮1 安婷婷1 薛振亚3 汪景宽1
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部东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3.辽宁省铁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 深松和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耕层厚度、提高有机质含量和培肥地力的重要途径。试验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长期定位试验站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原位培养方法,探究深松和秸秆深还后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碳组分变化。结果表明:(1)在0~20 cm表层中,深松(DL)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360 d内无明显变化,而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熵在30 d和150 d显著提高;秸秆深还(DS)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微生物熵在整个培养期较CK处理平均提高2.96%、17.36%、18.16%和14.80%。(2)在20~35 cm亚表层中,与CK相比,DL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熵在30 d时显著增加,60 d时各指标明显降低;DS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和微生物熵比CK显著提高10.69%、24.86%、21.93%和10.14%。(3)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熵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综上可见,秸秆深还能显著提高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熵以及亚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
关键词:
深松;秸秆深还;黑土;有机碳;活性碳组分;
深松;秸秆深还;黑土;有机碳;活性碳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