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因此,为深入了解目前红色资源挖掘与使用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我院社会实践团队在暑期实地走访调查上海市多家红色资源经典,并与参与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多位老英雄进行访谈,全面了解红色资源目前的发展现状、优势与不足,对我国红色资源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二、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研究的主要做法
此次调查研究主要以实地走访调查与访谈的方式,对参加过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的老英雄的生活现状、口述历史与对当今社会的期许进行深入了解,并着重参观与建党建国、抗美援朝相关的重要历史人文景观,在此次访谈与参观活动中,我们发现中国共产党从只有50几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的理想信念坚定、自身革命精神、优良传统作风。在本次实践活动之中,与那些亲身经历过战争的老首长们,面对面交谈之时,才感悟到,在老一辈眼中,中国共产党与现今新青年眼中,其意义与信仰是多么不一样,可能现在我们或多或少能够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顾首长当时表示,在那个年代,毛泽东的一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多么的具有前瞻性,不只是毛泽东的那种大智慧,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远见和坚定。的确,让现在的青年人不可想象。在那时有多少的共产人怀揣着那般坚定、坚守岗位的信念,才能有今日的共产党啊。当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里,看到一张很大的油画,上面标了两个字“星火”,回忆起顾首长说的那句话,突然感觉这幅画面是那么的庞大,不只是那份分量,更是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的所有党员前进路上的担当,我们心里的酸楚感,久久无法平复。
(二)调查研究的主要成果
上海,这座繁华的都市,留给人的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它的繁荣与人来人往的灯红酒绿,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上海留给人们留下的历史记忆却是“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而不平等的社会催生革命思想与工人运动,使上海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地、中国革命红色基因发源地。因此,哪怕至今,在上海的许多老建筑中,保留有许多革命者的足迹与党活动的历史。
本次访谈只邀请了干休所内的两位老首长,干休所内还生活着不少看似普通的老前辈们,可他们都是我们共产党革命的功臣,如今他们已然白发苍苍,转眼间时光已经书写了100年,未曾改变的是我们对这些老兵的崇敬,对祖国的热爱。100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而如今是那么的国富兵强,在这些老首长眼里,他们最希望的就是替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多看看我们祖国的强盛。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社会特色主义的核心领导人,红色资源不仅带领着广大的党员回顾中国近代发展的光辉革命历史、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也是在引导着我们这些当代年轻人去成为延续中国共产党的光荣血脉,去成为未来国家的中流砥柱。
(三)调查研究的突出问题
此次调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前期准备不够充分。主要是前期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不够充分,导致探访过程中出现不少小问题。2、人员配置不够合理,时间也不充分。团队人员没有做好分工,都是集体活动,导致效率不高。本次活动时间5-7天,对于每个地点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做深入了解和探访。
深度发掘红色资源应:1、深入挖掘历史。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红色资源的价值。历史资料挖掘过程中,应换位思考,实事求是,不夸大,不杜撰,也不绝对否认。2、将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推动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旅游产业挖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资源目前存在的短板:1、缺少系统的保护,资源流失明显。红色资源缺少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和挖掘,并且不少事物年久未修,资源严重流失。2、缺少多元化,推广效果不明显。不少文化传播还停留在景点参观,书籍以及摄影展览等,没有利用好互联网等一些自媒体。3、政府对于红色资源宣传力度不够。政府工作重心更多是在民生和社会问题上,很难投入较多的资金和精力在红色文化的宣传上。
三、对未来的展望及意见
根据此次暑期实地探访与总结思考,我们认为我国未来红色资源的发展重点在于解决:1、产业融合:红色旅游发展核心要以产业融合为主导。只有如此,红色旅游才能产生产业链,生成附加值,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不断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在提质红色观光产品基础上,做好与餐饮、民宿、交通、文创、演艺、研学等业态的融合发展。2、体验提升:为提升红色景区的体验度,各红色旅游景区外部旅游交通要进出便利,可进入性良好,景区内部游览线路要布局合理、顺畅、具有特色,同时还要推进红色旅游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注重营造依托红色旅游景区延伸出的旅游体验场景和氛围。创新场馆场景和交互系统设计,鼓励有条件的景区打造“沉浸式讲解”、“沉浸式课堂”、“沉浸式展馆”等新场景。创新演绎红色文化,提升游客体验感和获得感,增强红色旅游景区吸引力。3、主题创新:红色旅游产品也可以在形式上创新升级,打造符合年轻人喜好的产品。开发红色旅游文化创意产品,通过创意设计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4、数字加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水平。通过数字化技术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展示、传播等,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宣传。
为达到“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这一理想情况,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应对挖掘和妥善使用红色资源给予高度重视。因此,我们可从以下几个领域给予重视:
1、国家应加强统筹安排,协调各部门工作,构建红色文化发展高地。成立专门的红色文化发展工作组织,教育、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积极参与,并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利用好教育资源,强化民众对于文化保护传承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加快制定全国性法律规范,使国家和地方立法相结合,保护和传承好红色资源。
2、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模式,发挥自媒体优势,提高红色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互联网盛行的时代,信息遍地,人们对于红色文化的关注度很低,所以要利用好互联网和自媒体,比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和微博等,大面积撒网,广泛宣传以提高知名度。
3、重视历史,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学好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的基础上,利用好现有的学习资源,加强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多重视传统节日,加强自身对于历史的学习和了解,探寻每个历史人物和事件背后的故事。多参与线下相关活动,在趣味中学习,在文化中成长。
指导老师:刘思聪、张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