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孙玥莹 沈威

武汉东湖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 2019 年,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时提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持作用。金融业应做好服务支撑作用,积极拓宽资金供给渠道,提高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和普惠性,为现代制造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关键词: 金融;制造业;发展
DOI:10.12721/ccn.2022.15723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我国制造业发展概况

始终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到 2019 年,全国工业产值增加值由 24.54 万亿元增加到 31.71 万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 5.9%,远高于同期世界工业 2.9%的年均增长速。全国制造业 2019 年增加值为 26.9 万亿元,占全球 28.1%,连续十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且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43%,提前超额完成规划预期的 1.26%目标。制造业整体营业收入增速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虽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呈现增长趋势,我国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 2019 年达到 380581.5 亿元,同比增长 3.44%,但增速较 2018 年有所放缓。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 年上半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营业收入为 167454.2 亿元,同比下降 6.94%。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逐年提升。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已超过10%。2020 年,按高端装备的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为 20%来推算,产值超过 19 万亿元,保持目前的增长态势,预计 2022 年有望超过 23 万亿元。

二、金融支持制造业现状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国家相继出台金融政策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0 年起,叠加疫情、贸易冲突等多种因素交织,政府、监管部门更是纷纷加大制造业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 5G 应用等。全国各地政府借此契机,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及具体措施。同时要求驻本地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服务创新,创新专项金融产品,降低制造业融资成本。

第一,逐步加大制造业融资支持。自 2019 年 6 月以来,加大制造业的信贷投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多次成为国务院常委会的重要议题,银保监会也出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的信贷投放。在宏观政策积极鼓励下,商业银行普遍出台制造业信贷推动措施,加大制造业融资支持力度。例如中国工商银行 2020 年大力开展“制造业金融服务提升年”活动,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要领域,持续加大金融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中国农业银行印发《关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制造业重点营销方向,提出积极拓展优质客户群体,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强化政策保障等新举措。

第二,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制造业多层次需求。一是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以制造业供应链核心企业为切入点,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设计个性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助力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二是丰富跨境金融产品,为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金融服务,通过项目融资、出口信贷等产品,支持制造业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三是扩大抵押担保物范围,加大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知识产权质押、政府项目应收款抵押等,推动优化抵押流程;四是加快推广投行业务,积极开展投贷联动、产业基金、并购贷款等业务,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造业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提高科创型企业融资产品的匹配度。

三、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一,制造业增速放缓需求不振。受经济增速下行、产能过剩、要素成本上升、环保限制以及转型升级等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信心严重不足、增速持续下滑。2018—2020年,全国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为 9.5%、3.1%、-2.2%,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疫情冲击下,制造业投资需求持续走低,导致制造业融资需求不强。

第二,金融支持服务体系亟须完善。当前我国制造业门类众多,不同门类之间发展差异较大,所处的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参差不齐。处于成长期、成熟期的行业经营发展相对稳定,金融机构比较容易把握其运行规律和经营风险,但对于初创期、起步期的行业,商业模式尚不成熟,风险识别难度相对较大。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项目评估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信贷人员短期内难以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对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风险评估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四、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借鉴浙江省构建的成熟新型政商关系的有益经验,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对话平台,提升金融行业对制造业企业生产投资积极性。二是加大对企业财务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规范会所、律所等中介服务市场,提高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违规成本,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行为。三是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设立专项财政资金,作为用于缓释、代偿制造业企业信贷风险的强有效手段,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资金投入。

第二,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一是制造业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要求,提升企业经营风险的识别能力,加强风险管理对决策的指导作用,集中自身力量大力发展实业,做优、做强、做精主业。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人才引入,缩短转型过程,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进度。二是抓住机遇,借助资本力量。舍得释放企业部分股权吸引资本投资,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抓住机遇参与并购重组,推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加大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一是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推广动产抵押、知识产权质押、未来收益权质押等模式,设置符合制造业发展模式的专项产品;二是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运用 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新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效率,建立金融服务共享平台,整合各类金融资源,促进各方信息透明化,建立共享机制,给予制造业企业更高效的金融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立奎.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以赤峰市为例[J].北方金融,2020(10).

[2]郑学党.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金融,2020(09).

[3]张厚明.制造业投资下滑:新冠疫情下的原因及建议[J].银行家,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