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研究

陈莹

33068219880219002X

摘要: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不但代表着我国科技的进步,更是促进社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导,带动我国电力行业走向全新的发展道路。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要给予电气自动化技术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到该项技术的优势与价值,将其灵活运用在电力系统运行管控中,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运用研究
DOI:10.12721/ccn.2023.15705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电力需求的增长,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其高效、精确和智能化的特点,为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保护和调度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概述及其应用价值

1.1.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高效、便捷等优势特点,在电力系统中运用该项技术,能够促使相关技术与科研人员对电力系统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维护与管理,使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得到有效保障。在技术手段的辅助下,能够使系统运行期间的风险系数得到降低,实际的电力工作质量及效率值也会显著提高。不仅如此,电气自动化通过搭建仿真平台,在先进的模拟与仿真模式下,促使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状况,能够在保证电力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1.2.提高电力系统服务质量

充分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服务质量,促进智能化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电气自动化属于现代智能化技术形式,伴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技术功能逐步完善,智能化水平也在逐步提升,能够为系统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便于对用户群体的用电需求及实际情况准确掌握,保证电力能源的运行及使用安全。不仅如此,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实时反馈故障问题,便于系统监管人员对电网故障问题的及时发现、妥善处理,根据自身以往工作经验,做好系统漏洞的修补,进而大幅度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

1.3.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空间

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系统运行,能够全面优化电力系统内部的组织结构与技术结合,有助于系统运行成本控制。不仅如此,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对系统中较为落后的产能实施有效控制,进而提升其经济效益。正因如此,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电气自动化技术属于现代社会的新型产物,其中所包含的PLC技术、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电力系统中的功能得到完善与优化,在技术手段的辅助与帮助下,使以往系统运行期间的弊端问题得以有效改善,促进整个电力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便于全面自动化控制的实现,这在社会未来发展中产生一定的积极性影响

2.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创新。随着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智能化与自适应控制

电气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和自适应控制方向发展。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电力系统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学习和优化,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动态变化,实时调整控制策略和参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2)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技术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支持。通过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如物联网、5G和云计算,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和系统可以实现更加高效和可靠的通信和信息交互。这使得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管理更加灵活和智能化。

(3)数据分析与预测技术

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隐藏的规律和关联性,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能力。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进行负荷预测、故障诊断、设备健康管理等,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

3.1.自动化监测与控制

自动化监测与控制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核心应用之一。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监控软件等,实时监测和采集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和参数的状态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利用控制器进行智能化调节和控制,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自动化监测与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的状态监测和诊断,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通过实时采集和分析设备的工作参数,可以进行故障预警和预防性维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此外,自动化监测与控制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负荷的实时监测和预测。通过采集负荷数据和外部环境数据,结合智能算法和模型预测,可以准确预测负荷需求,并进行负荷优化调度,实现负荷均衡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3.2.智能保护与安全

智能保护与安全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关键应用领域。它通过智能保护装置、故障诊断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等,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和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和保护,智能保护与安全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与定位。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迅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此外,智能保护与安全技术还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故障隔离与恢复。通过智能保护装置的自动切除和重新合闸控制,可以快速隔离故障区域,减少故障影响范围,并实现电力系统的快速恢复,安全监测系统可以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安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如电压、电流、频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3.电力系统优化调度

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它通过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对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和配电进行优化调度和管理,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负荷均衡。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负荷需求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并结合发电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状态,实现电力系统的负荷均衡,确保电力供需的平衡,此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技术还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能源优化配置。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设备进行智能调度和控制,结合能源价格和市场需求,实现电力系统的能源资源最优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性,调度计划优化是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的模型和算法,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优化分析和计划制定,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调度计划的优化。

3.4.能源管理

能源管理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新兴应用领域。利用电力系统自动化监测与控制技术、能源计量与管理系统和能源信息化平台等,对电力系统中的能源消耗、供需平衡和能源效率进行监测和管理,通过对电力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能源浪费和低效现象,并通过智能控制和优化调度等手段,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管理技术还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碳排放减少。通过监测电力系统中的碳排放情况,结合能源调度和管理手段,实现对碳排放的控制和减少,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在电力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自动化监测与控制、智能保护与安全、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和能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浓.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9):47-48.

[2]孙震.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39(0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