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晋华宫矿煤矸石山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

李侠1,2 任豪1 贝水宽2 何广2 戎婷婷1 苏世鸣3

1.山西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摘要: 为明确煤矸石山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素,以山西省大同市晋华宫矿自然恢复煤矸石山(恢复年限约50~60年)为研究对象,对该煤矸石不同部位植物群落的空间变化及土壤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煤矸石山共分布有9科14属18种植物,优势种为万年蒿,亚优势种为白茅、狗尾草和猪毛菜;煤矸石山不同部位间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密度和盖度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植物总生产力、总盖度和总密度从煤矸石底部到顶部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植物群落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有机质是影响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含水量、速效磷和AM真菌是影响植物群落的重要因素。相关结果可为今后煤矸石山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煤矸石山;空间分布;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丛枝菌根真菌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