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报
中国教育学报
《中国教育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本刊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和交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教育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249

《中国教育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社区学习共同体》:中国原创生长型社区教育理论的基石 下载:85 浏览:402
  • 丁红玲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10期
  • 摘要: 社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自我发起、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携带并生发资源的非正式组织,是基于人的本质意志的共同学习的生命体。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与养护,将成为破解世纪三大难题——"学习无‘初心’、人生无‘自己’和城市无‘社区’"的重要途径。《社区学习共同体》一书基于社区教育,但又超越社区教育。融合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和生命学,成为内容自成一体的独创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原创生长型社区教育理论的基石,具有广泛的实践应用性和可推广性,推进了终身学习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区教育的根本性变革,有利于破解长期以来社区教育参与率低、满意率低的现实困境。

  • 居民参与式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对策研究 下载:96 浏览:496
  • 赵小花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10期
  • 摘要: 居民参与式社区教育共同体,将社区教育和学习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有助于社区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在对"教、研""学""管理""互联网+"诸类居民参与式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研究中,发现教、研活动中居民参与率低;学习共同体稳定性差;社区教育管理中居民缺乏自主性;"互联网+"共同体发展遭遇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居民主体性缺失、参与机制不健全、经费短缺、技术推广落后等。因此,必须加强居民参与式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完善社区教育共同体中的居民参与机制,强化居民在社区教育协同治理体制中的地位,加强对学习型共同体的引导和扶持,加快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开发。

  • 民族村寨社区教育的特征及发展理念——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下载:65 浏览:419
  • 杨新宇 马元丽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10期
  • 摘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期的一个重大战略。发展民族村寨社区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实现全面脱贫的有力举措。民族村寨社区教育的特征表现在:以行政推动为核心;以村寨文化中心为依托;以可持续发展为内容;以学校—社区双向滋养为动力。民族村寨社区教育应坚守"民主、个性、公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以解决现实中面临的社区教育管理不民主、民族文化受轻视、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社区教育发展缺少动力四个紧迫问题。

  • 高等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研究——以广东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例 下载:87 浏览:425
  • 唐雅文 李惠 程小柳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10期
  • 摘要: 在网络学习的背景下,网络课程的发展使得我国现代继续教育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本文在梳理了国内有关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分析高等继续教育教学需求与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管理机制、团队建设、需求分析、目标确定、网络课程设计、网络课程开发、网络课程运营及评价修改八大要素组成的高等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建设模式,并对各要素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归纳和总结了在广东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课程建设实践下覆盖"前期准备—课程准备—课程开发—课程运营"四个阶段的建设流程。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教育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发文量
访问量
下载量
总被引次数
影响因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