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技术研究
工程与技术研究
《工程与技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工程科学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工程科学领域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494

《工程与技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梅汕客专枫江特大桥施工钢栈桥安全性分析 下载:40 浏览:427
  • 李克智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 摘要:
    针对梅汕客专枫江特大桥施工所用钢栈桥,利用Midas Civil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主要控制工况下贝雷梁、钢管桩等临时支撑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规范限值进行比较,表明栈桥结构满足安全和使用要求。在计算工况作用下,荷载移动到墩顶一侧时对贝雷梁斜杆、竖杆受力最为不利,在施工时应给予重点关注。
  • 富水围岩引水隧洞斜井施工排水智能控制技术 下载:46 浏览:390
  • 李延浩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 摘要:
    为解决陡坡富水长斜井施工期间排水存在的问题:(1)斜井穿越活动断层带涌水量大,达249m3/h;(2)斜井坡比-31.8%,高差349m;(3)传统人工排水劳动强度大;(4)施工期长,排水费用高。施工中设置水仓阶梯排水,建立以PLC控制作为处理核心的智能控制排水系统。排水方案在分析排水智能控制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智能控制系统组成和系统监测与控制技术以及为实现智能排水控制功能方面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如真空度检测以及防水锤危害等,依据水仓水位和排水泵真空度等检测数据为主控基础并按均匀磨损、节能原则启动水泵,实现无人值守智能控制高效率排水。应用效果良好。
  • 连续梁长线法分节段预制测量控制技术 下载:76 浏览:377
  • 张立欣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 摘要:
    国内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预制胶结拼装法施工的不多。结合郑阜铁路周淮特大桥跨新运河三联(40+56+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从控制网的建立、测点的设置、首浇段及待浇段的测量控制等方面,对梁体长线法分节段预制的测量方法进行了介绍。实践表明该测量方法易于操作,精度可控,技术先进。
  • 蒙华铁路洞庭湖大桥边跨钢梁顶推施工技术 下载:67 浏览:369
  • 张智勇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 摘要:
    蒙华铁路洞庭湖大桥主桥为三塔双索面钢箱钢桁结合梁斜拉桥,主桥钢梁采用先架设下弦钢箱梁后安装上部钢桁梁杆件的整体施工方案,边跨下弦钢箱梁采用三向大行程步履式顶推法架设,顶推由中跨往边跨方向进行。对边跨钢梁顶推架设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指导顶推施工中临时墩、导梁等大临结构设计。下弦钢箱底部布置两台步履式顶推器并通过垫梁组成一个顶推支点,解决了顶推施工中下弦钢箱斜腹板局部受力的问题;利用已有步履式顶推器进行墩顶节间钢梁架设,优化了常规墩顶节间钢梁架设方法;上墩施工中利用大行程步履式顶推器解决了导梁前端位移过大、导梁上墩困难的难题;三向大行程步履式顶推施工技术、实时动态纠偏等技术确保了边跨钢梁顶推的质量和安全。
  • 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位置测量新方法 下载:47 浏览:378
  • 曹明春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 摘要:
    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已得到大规模的使用,实践中大部分采用工具轨轨排支撑架法施工。为保证精调质量,通常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配合轨排框架进行道床板浇筑后的复测,但存在复测时间较难控制、结果失真的问题。为保证所测轨枕位置的准确,提出通过小钳孔定位对道床板成品进行复测。通过RTTS数据分析轨距、水平、轨座支距等指标的偏差量,判断轨枕施工中是否存在漏装、错装扣件及轨排变形等问题。此方法不但检测过程方便快捷、数据真实可靠,而且加快了轨排框架使用周期,有较好的利用性及经济性。
  • 搅拌桩联合排水板复合地基在机场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63 浏览:488
  • 刘希成 刘纯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 摘要:
    机场建设中,深厚淤泥软土道基的处治质量直接关系到上部结构道面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机场地基处理的关键问题。对珠海通用机场站坪区域采用搅拌桩联合排水板复合地基处理方式进行论述,并分析了其沉降监测数据,得出以下结论:搅拌桩可以显著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浅层地基的承载力,排水板可以有效的加速施工期间深层软基的沉降,减小工后沉降;采用双曲线法预测复合地基的沉降具有较好的效果。
  • 寒冷地区高铁隧道冬期衬砌施工智能台车技术 下载:44 浏览:427
  • 秦明成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 摘要:
    京张高铁东花园隧道位于张家口市,所在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目前,我国寒冷地区修建高速铁路工程的案例较少。东花园隧道通过对衬砌模板台车进行智能化技术升级、增加加热保温养护措施及信息化管理手段,有效避免了衬砌混凝土冻害的发生,实现了施工全程的质量控制。为我国今后承建类似隧道工程积累了技术经验。
  • 多雨地区废弃岩渣填筑高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及绿色防护技术 下载:63 浏览:443
  • 郝进京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 摘要: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节能减排、绿色交通发展战略的推进,道路施工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多雨地区高填方路堤如何保证边坡稳定及实施防护成为了技术难题。结合向莆铁路尤溪车站36m高岩渣路堤工程,研究分析了降雨强度、降雨时长对高路堤稳定性影响及边坡失稳规律。结果表明:强降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在坡面表层出现径流现象,长时间强降雨会引起边坡中部局部失稳,并扩展连通至路堤顶部;低强度降雨对路堤稳定性影响相对较小,坡面表层未出现径流现象,随着时长增加,边坡坡脚处出现局部失稳,失稳范围随时长增长变化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加筋柔性排水绿色生态护坡技术,并进行了设计计算。研究结果对路基边坡防护计算设计及绿色护坡技术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 高速铁路路基泡沫轻质土的应用 下载:41 浏览:430
  • 王建军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 摘要:
    为减小新填路基荷载对京沪高铁路基沉降的影响,新建石家庄至济南客运专线工程与京沪高铁衔接部分采用了泡沫轻质土。结合施工实践,详细介绍了现浇泡沫轻质土配合比的室内试验及其现场施工工艺。施工实践表明,路基工程中使用泡沫轻质土大大节约了施工时间、减少了成本投入,施工及工后沉降得到有效控制,施工效果良好。
  • 高水流速及深水裸岩条件下钢栈桥及钢平台施工技术 下载:40 浏览:255
  • 刘仁圣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 摘要:
    在浅、无覆盖层裸岩区的水库区施工钢栈桥和钢平台,需要考虑倾斜岩面影响、钢管桩打入深度以及插打钢管桩时底端易屈曲而导致钢管桩承载能力不足等不利因素。结合新建兴国至泉州铁路六角宫中桥施工,介绍采用钻孔平台两侧支栈桥合并、加大栈桥纵梁强度以及钢管桩采用扩大基础及双支墩锚固等具体措施,确保了钢栈桥及平台满足受力及施工要求。施工效果良好,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 奥维互动地图在铁路项目施工初期测量中的应用 下载:64 浏览:264
  • 周京全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奥维互动地图利用智能手机GPS定位被应用到工程建设中来。详细介绍奥维互动数据转换方法,即将线路及构筑物坐标经过转换导入手机奥维地图,随时随地准确了解当前设计线路与实际地物的位置关系;同时介绍了奥维地图在铁路项目施工初期外业测量中实际应用技巧。应用实践证明奥维互动地图为工程前期布设控制网、临时道路选线、弃土场选址等提供极大的便利。
  • 基于水土保持理念的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下载:71 浏览:390
  • 张超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 摘要: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时,常遇到路基存在深层较软弱土层需要处理且受周边生态环境限制的问题。以长安街西延道路工程为例,从水土保持角度,通过方案比选,介绍如何利用强夯法在保证道路路基稳定的同时,又能尽快恢复建设场区生态功能、利于水土保持的施工技术方法。结合具体施工实践,阐明了相关施工监控技术及水土保持评价要点。施工实践证明,此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良好。
  • 狭窄空间下大跨度钢箱梁构件滑移法组装施工 下载:71 浏览:397
  • 郑维通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 摘要:
    以和平路高架西延跨石太铁路钢箱梁桥为例,介绍了在施工环境、条件较为复杂的工程施工中钢箱梁的滑移组装施工方法。滑移施工方法是按照常规施工方法完成下部支撑支架系统后,通过在支架上部设置分配梁、贝雷梁、滑移轨道、滑移小车构建滑移系统,然后使用吊车将钢箱梁构件吊装至滑移小车上,滑移至安装位置。此项施工方法可以减少施工对于周边铁路环境、市政通行、征地拆迁需求面积的影响,能够降低大型起重设备和特殊工器具的使用,同时确保了钢箱梁组装的施工精度,减少了安装风险。
  • 浅埋管道对沥青面层受力影响试验研究 下载:46 浏览:481
  • 许海亮 任合欢 覃吉宁 陈宇 陈征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 摘要:
    城市沥青路面结构中,埋地管道(特别是浅埋管道)部位是路面结构受力的薄弱环节。根据相关规范和力学指标要求,设计沥青路面结构试验模型,通过应变片采集的应变数据,对比不同荷载作用下无管道埋设与浅埋管道沥青各面层应变值,进而分析浅埋管道对沥青各面层应变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路面结构深度的增加应变值逐渐增大,在沥青下面层应变值达到最大;标准荷载下,埋地管道与无管道相比,沥青各层的应变值减小;超载与标准荷载相比,超载增大了埋地管道工况下沥青各层的应变值,其中沥青上面层应变增幅明显。
  • 铁路除沙车固定铲集沙效率分析及优化 下载:42 浏览:501
  • 郜建忠1 杨摄2 赵晨磊2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 摘要:
    根据Hertz-Mindlin接触模型,结合离散元理论,研究分析沙粒接触的数学模型。以风沙地区沙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获得沙子物理参数,并以此建立基于EDEM软件的单叶片集沙仿真模型。对比除沙车固定铲圆弧角度为90°、80°、70°、60°时,活动铲向后抛沙过程中沙粒的聚集程度、速度及方向,计算出在额定工况下4种固定铲角度下排沙所需功率。总结得出当固定铲圆弧角度在70~80°时,沙粒聚集程度最大,同时高度适中便于排沙机构的安装,效率最好。
  • 某舟桥作业车的设计开发 下载:86 浏览:384
  • 余文明 焦宝山 黄新磊 梁敏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 摘要:
    舟桥作业车是重要的战备机械设备,它为舟桥的顺利架设提供了良好的作业平台,对它的设计开发有重大意义。介绍了某舟桥作业车的系统构成及功能设计分析,主要包括总体结构方案、底盘车、作业装置、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以及车辆稳定性计算等内容及实施方案。计算表明,舟桥作业车结构部件及控制系统满足车辆设计指标要求。
  • 预防路面接缝开裂的沥青抹缝技术应用 下载:73 浏览:487
  • 庞世华 马增峰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 摘要:
    针对沥青路面维修过程中新老路面施工缝开裂、雨水渗入路面内部的工程问题,采用以高性能密封胶为主要材料的抹缝施工技术,对铣刨施工槽四周侧立面进行粘结密封。结果表明抹缝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后期施工缝开裂、雨水下渗问题的产生,实现了事后处治养护向事前预防性养护的转变,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和提高路面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工程与技术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2
访问量 150962
下载量 43682
总被引次数 669
影响因子 0.886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