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外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以《中医外科学》为例 下载:94 浏览:491

王和平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6期

摘要: 在当代医学教育领域,案例教学已成为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亲验式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步骤包括:课前精选案例,课中展示、研讨案例,课后反思、评述案例研讨结果。案例教学应成为中医学课程的改革方向,为此教师应掌握案例教学知识,并编制经典临床案例。

地龙提取物抗肺纤维化的有效成分分析 下载:36 浏览:210

陈宏1,2 张伟2 郭建波2 宋倩男2 王伟明1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地龙提取物抗肺纤维化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地龙组。用暴露式气管内注入法造模后,于7 d、28 d处死动物,测定其肺指数、肺病理形态变化及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地龙组与模型组比较,肺指数明显降低(P<0.05);病理结果明显好于模型对照组;光镜下,正常对照组肺组织结构清析,无明显炎症;其他两组在7 d时均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大量炎细胞浸润,细胞间隔水肿增厚,各组间镜下差异不明显;28 d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纤维组织增生间隔增宽,模型对照组尤为严重,而地龙组显示轻度纤维化改变。HYP含量方面比较,7 d时,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28 d时,地龙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龙提取物可不同程度改善博莱霉素所致的小鼠肺纤维,能够为临床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肺纤维化患者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支持。

电针百会及神庭穴对抑郁小鼠行为学及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下载:50 浏览:313

邹天雨1 赵宇2 马莉3 程为平4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通过电针百会及神庭穴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模型小鼠的干预,观察小鼠行为学及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方法:将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和治疗组(电针组)各12只。建立CUMS模型,除空白组外的36只小鼠接受21 d慢性不可预知刺激,建模后对照组灌服氟西汀混悬液,治疗组采用电针百会及神庭穴治疗21 d,每天20 min。干预结束后,进行糖水消耗及旷场实验。取材前额叶及海马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DA的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CUMS模型可降低模型小鼠糖水消耗量和旷场运动参数,对照组和治疗组干预后可以改善以上指标。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前额叶和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DA的含量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和治疗组则可显著改善以上指标(P<0.05)。结论:电针百会及神庭穴可以改善CUMS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增加小鼠前额叶和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DA的含量。

基于fMRI针刺太白、太冲单穴脑激活区对比研究 下载:46 浏览:312

李晓陵1 关昕1 姚家琪1 纪亚红1 许宇飞1 曹丹娜1 温颖1 曲冰1 王丰1 徐佐宇2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分析针刺太白(SP3)、太冲(LR3)单穴脑激活效应的差异,验证针刺腧穴在脑中枢效应的特异性。方法:采集15名健康青年志愿者针刺太白、太冲单穴的fMRI数据,利用DPARSF、SPM12及XJVIEW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针刺太白、太冲单穴共同激活脑区为:左侧额上回(BA6)、左侧额下回(BA46)、左侧颞中回(BA37)、左侧丘脑、右侧脑干。针刺太冲与针刺太白穴相比正激活脑区为:左侧颞下回(BA19)、双侧额中回(BA8)、双侧背外侧额上回(BA9)、左侧楔叶及顶上小叶(BA7/31);负激活脑区为左侧岛叶(BA13)。结论:针刺太白、太冲单穴的脑激活区存在明显差异,与腧穴所属经络的循行相关,也与腧穴的临床主治有一定关联。

1554例超重/肥胖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及临床防治思路探索 下载:66 浏览:437

尹艳1 王世燕2 孙志新3 吕娜4 李宛芝5 方可仁6 王奕丹7 凌桂晨8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超重/肥胖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成因,探索超重/肥胖的中医预防治疗思路及健康管理模式。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收治的体检人员2 988例,用标准化中医体质辨识量表判断中医体质类型,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超重和肥胖相关性较高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该样本中超重和肥胖人群共1 554例(52.01%,1 554/2 988),其中平和质455例(29.28%,455/1 554),偏颇体质1 099例(70.72%,1 099/1 554);偏颇体质中包括单一偏颇体质448例(40.76%,448/1 099),兼夹体质651例(59.24%,651/1 099);超重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气虚质、阳虚质为主,分别为42.36%(405/956)和32.22%(308/956);肥胖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气虚质、湿热质为主,分别为38.13%(228/598)和36.12%(216/598);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与肥胖者所占的比重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男性超重与肥胖的比例是女性的1.30倍和2.56倍。结论: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较高,中医体质类型以偏颇体质为主,且多为兼夹体质。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是与超重和肥胖密切相关的中医体质类型,男性超重和肥胖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穴位埋线治疗肩周炎有效性的Meta分析 下载:78 浏览:477

李洪涛1 霍煜廷2 周茜3 魏心然4 孙晓伟5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埋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穴位埋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纳入文献,采用Cochrane手册临床试验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用RevMan5.3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包括7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埋线治疗肩周炎临床总有效率[OR=4.91,95%CI(2.85,8.46)],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安全性评价:纳入的7项研究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穴位埋线治疗肩周炎安全性较高。结论:穴位埋线能有效提高肩周炎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从脾论治掌跖脓疱病探析 下载:77 浏览:467

王和平1 谢钞2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掌跖脓疱病(PPP)是一种双侧对称性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学认为其发病可能与银屑病史、感染、金属过敏和免疫等因素有关。尝试从"脾虚"致掌跖脓疱病的病因入手,兼顾扶正与祛邪,重视治疗过程中辨证思维的运用,使正气复,邪气祛,标本兼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至于扶正与祛邪之力,孰重孰轻,方药选择,临床上则当视其病证而作权衡。

益肾祛痰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下载:76 浏览:487

陈京京1 陈莹莹2 裴丽3 李响4 张多加5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益肾祛痰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痰瘀互结型青春期PCOS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达英-35口服治疗3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祛痰汤连续口服3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痤疮评分、多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及经腹超声下平均卵巢体积、窦卵泡数目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最终收集到有效病例41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有效率90.48%(19/21)优于对照组70%(14/2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卵巢体积、窦卵泡数目、T、LH、LH/FSH水平以及痤疮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多毛评分方面比较并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单独应用达英-35或联合益肾祛痰汤均可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与排卵功能,但联合治疗方案疗效远优于仅使用达英-35,并能改善患者生殖系统外症状。

基于体质可调论分析宫颈人乳头瘤(HPV)病毒感染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下载:79 浏览:496

刘影1 田新2 沈影2 韩凤娟3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可调论观察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探讨通过调节体质防治宫颈HPV感染。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与同期未感染HPV病毒的80例健康女性进行观察对照,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对160例问卷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5个主要成分,发现宫颈HPV感染与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和气郁质存在相关性,对两组因子均值进行比较,发现患病组与对照组中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和平和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平和质人群与宫颈HPV感染呈正相关;气郁质、阳虚质和气虚质人群与宫颈HPV感染呈负相关。结论:平和质人群较偏颇体质人群更不易感染HPV病毒,气虚质、阳虚质和气郁质人群较其他偏颇体质人群感染HPV病毒的几率更高。基于体质可调论可以采取相应手段改善体质,从而降低宫颈HPV感染的风险。

三个不同产地人参中皂苷含量的差异性研究 下载:49 浏览:232

王震1 马伟1 李洪源1 刘振鹏1 顾嫒嫒1 马明2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比较人参三个主产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产人参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质量分数,分析评价其质量状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60批不同产地人参药材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质量分数,色谱柱为安捷伦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4 nm,柱温为(25±5)℃,流速为1.0 mL/min。结果:辽宁省人参皂苷Rg1、Re、Rb1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23 2、1.576 4、2.403 0;吉林省为2.289 7、1.907 3、2.435 4;黑龙江省为2.082 4、1.620 2、2.214 7,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标准规定含量的合格率为80%。结论:吉林省人参皂苷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辽宁省,然后为黑龙江省,其中吉林抚松地区生产的人参质量最佳。

电针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下载:81 浏览:487

​代晓光1 刘勇2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观察电针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采用电针结合归脾汤治疗,针刺每次30 min,每日1次,归脾汤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27例单用归脾汤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5-HT、5-HIAA水平及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PSQI评定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92.9%(26/28),对照组有效率为70.4%(19/2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电针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情况,改善5-HT和5-HIAA水平,且临床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贝牡莪消丸对PTU致甲状腺肿伴甲减大鼠TSH值及行为学方面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487

​杜丽坤1杨超2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通过丙硫氧嘧啶(PTU)造成大鼠甲状腺肿伴甲减的模型,观察贝牡莪消丸对甲状腺肿伴甲减大鼠TSH值及行为学方面的影响,进而探究该药物对本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其中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30只给予丙硫氧嘧啶0.15 mg/g,每日1次,持续灌胃40天。造模成功后,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对照组、贝牡莪消丸组、优甲乐组,分别喂以生理盐水、贝牡莪消丸、优甲乐。给药30天后,以10天为1个周期,分别于给药前、给药10天后、给药20天后、给药30天后,进行大鼠行为学指标检测(敞箱实验)及新奇事物认知试验检测,并于给药30天后处死大鼠,镜下观察大鼠甲状腺细胞形态,并取血清测定TSH。结果:丙基硫氧嘧啶能够导致大鼠的甲状腺肿大并发甲减;贝牡莪消丸组的血清TSH值较优甲乐组显著降低;显著改善甲减大鼠异常空间认知能力。结论:PTU能够导致大鼠甲状腺肿大并发甲减,贝牡莪消丸可以促使甲状腺肿伴甲减大鼠TSH水平降低,并且显著改善甲减大鼠异常空间认知能力。

平喘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及诱导痰中炎性介质的影响 下载:16 浏览:126

迟媛1 蒋巍2 佟丽丽3 郭菲菲1 陈群4 宋倩男1 尹美娜1 陈宏2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评价平喘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干预治疗对患儿肺功能及诱导痰中炎性介质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治疗组)和孟鲁司特钠组(对照组),每组120例。其中治疗组患儿选用平喘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选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诱导痰中炎性介质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 83%(115/12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74. 17%(89/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白细胞介素IL-5、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1 s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中段流量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平喘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干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降低患儿气道炎症水平,且能改善部分大小气道功能,比单纯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疗效可靠。

“傍刺阿是穴”结合音乐疗法治疗亚健康失眠 下载:75 浏览:394

李崖雪1 刘梦佳2 张洋2 曹丹娜1 赵旭1 刘潇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傍刺阿是穴"结合音乐疗法与常规针刺结合艾司唑仑片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亚健康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傍刺阿是穴"结合音乐疗法及艾司唑仑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结合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γ-氨基丁酸(GABA)、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肽Y(NP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治疗后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PSQI总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 <0. 05);对照组治疗后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PSQI总分方面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 <0. 05);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方面,治疗组睡眠障碍、日间功能、PSQI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 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SP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NPY、GABA、IL-1、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傍刺阿是穴"结合音乐疗法在治疗亚健康失眠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日间功能及睡眠质量,对其体内相关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物质具有良性的调节作用,因此在临床应用及推广上价值颇高。

王俊志教授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证经验 下载:97 浏览:510

​张海龙 刘畅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王俊志教授认为激素依赖性皮炎辨证主要有"热毒炽盛,阴虚血燥证""肾阳亏虚,虚火浮越证"和"寒饮内停,郁热上冲证"三种证候,临床常以皮炎汤、潜阳封髓丹、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加减,疗效显著。现将王俊志教授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飧同道。

针药联合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临床研究 下载:86 浏览:492

​胡喜姣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研究分析针刺配合口服膈下逐瘀冲剂对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进行输卵管通液术,对照组口服膈下逐瘀冲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输卵管复通率及受孕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2.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更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受孕率为24.00%,观察组受孕率为48.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孕率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能有效提高输卵管复通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有利于提高输卵管炎性不孕症临床治疗效果,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及受孕率。

耳聋2号治疗突聋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下载:94 浏览:503

​唐英 裴喜玲 魏博洋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探讨耳聋2号治疗突聋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60例突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0耳),对照组30例(30耳)。对照组采用西药凯时注射液静推及维生素B1,B12肌注治疗,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耳聋2号,1次/日,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耳聋、眩晕症状上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耳鸣症状改善上,两组疗效相当,经秩和检验,P>0.05。在凝血功能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0.05。两组患者的愈显率分别为66.7%、43.3%,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6.7%,两组总体疗效经秩和检验,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耳聋2号在治疗突聋临床疗效及在改善凝血功能上效果显著。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研究进展综述 下载:157 浏览:1625

陈朝蓬1 马建2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4期

摘要: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给全球卫生系统和人民带来巨大负担。在所有患病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患者为老年人,其临床特征、发病过程、用药方案均与其他年龄段患者不同。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法和技术,但仍有大量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出现严重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对晚年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几十年来,中医药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相关临床实践证实,其对于缓解临床症状、减缓并发症进展具有满意的效果。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通过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广泛应用,临床优势明显。但由于老年糖尿病的特殊性,目前探索中医药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对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发病过程、治疗原则和中西医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为老年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视角。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研究进展综述 下载:166 浏览:1726

陈朝蓬1 马建2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期

摘要: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给全球卫生系统和人民带来巨大负担。在所有患病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患者为老年人,其临床特征、发病过程、用药方案均与其他年龄段患者不同。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法和技术,但仍有大量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出现严重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对晚年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几十年来,中医药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相关临床实践证实,其对于缓解临床症状、减缓并发症进展具有满意的效果。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通过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广泛应用,临床优势明显。但由于老年糖尿病的特殊性,目前探索中医药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对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发病过程、治疗原则和中西医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为老年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视角。

翻转课堂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对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79 浏览:798

李百韬 程光宇 闫禹竹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随着神经内科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为了打造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进一步研究翻转课堂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整体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掌握更多关于神经内科的知识,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通过进一步分析,本文总结了神经内科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联合情景模拟教学的意义,探索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联系:400-2568-668
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